沉淀着岁月,深埋着记忆的老宅子

珊瑚虫

<h3>家人告知老家的老宅子已转让给邻人,不久就要拆除,有丝淡淡的优伤!听上辈人说这老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历经沧桑,尽显古朴!这是我童年励志追梦的场所,也是我现在梦里经常出现的地方!</h3> <h3>历经风雨沧桑,老房子 已成残垣断壁,往日充满欢声笑语的 老房子 ,如今已人去房空,冷冷清清,只有那个石墩子诉说着往日的热闹。</h3> <h3>站在这斑驳陆离的大门前,不由得让人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外人看来这等的破旧,可我看到的只有熟悉和亲切,抚摸着两边的门方,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儿时总觉得这两扇大门厚重又结实,每天外出或夜晚插上门拴就极有安全感。门前的两个石墎是我们小孩子最爱争抢的“宝座“,如今一角已破损,但看上去还是那么亲切!</h3> <h3>这个木楼梯,每次上下都有一种温暖感。这个老宅曾经住了二个大家庭16人,客堂大家共用又堆放一些柴火及杂物,没有饭厅,吃饭都在小楼上吃。大人做好饭端着上楼梯,我们小孩子就急盼着上楼,两个家庭的孩子不分彼此,不管那一家先做好饭,尤其幼儿就爬上楼梯到对方家取食。虽然饭菜很粗糙,但在那个到处都饥饿的时代,每顿饭都显得难忘,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的那种感情,吃在一起,玩左一起,甚至有时睡也在一起……那种亲密无间在这个年代难于理解!</h3> <h3>忍不住来一张,我仿佛看到楼梯里儿时的兄妹们在这里坐着听大一点的哥哥们讲他们的趣事😇😇也仿佛看到了堂弟堂妹带上他们的小碗爬着楼梯来准备吃饭的可爱样🙇🙇</h3> <h3>对面的楼房是叔叔婶婶家的“饭厅和客厅",他们家孩子多,常常从那里传来了孩子们,欢笑声吵闹声,整个屋子充满了生机;阴雨天从这里看出去,满瓦沟的那个肉肉啊,让人眼馋。那静静沥沥的小雨,让人觉得多愁又缠绵!</h3> <h3>这个石狮是我们家的镇宅神兽,你看多尽责! 那个烟窗可是人间烟火的标志,晨雾中那袅袅的饮烟让人永远有对家的牵挂!</h3> <h3>中间大楼家坛永远让人敬畏并充满了无尽神秘。逢年过节我们两家人就把最好的饭菜供奉在这里,祈求祖宗保佑,平安幸福如意!我们小孩子平常都不敢来这里,可过年过节都主动来这里叩头祈福🙏🙏🙏🙏🙏🙏🙏</h3> <h3>这大楼紧挨着中间楼,联想到那神秘的家坛,且这大楼后面不开窗子,前面虽开了木窗,又被楼梯和小楼遮挡了光线,胆子最小的我,老觉得那里常有老鼠有些害怕,小时候,那墙角是堆糠麸的地方,每次去取糠喂猪,都嘴里哼着小调给自己壮胆😆😆</h3> <h3>楼梯头的这个小窗子,不知为什么,由我记事起一直很少开,也许是这里不常要光线吧。那时只知这这个窗就连接着外面的人家,所有的窗都是向大门内开的,只有这个例外,但是高高的,我们是无法看到外面,那时好想看看对着邻家的什么位置呢😜😜</h3> <h3>这个有所不同,是小楼上对路的小窗子,很喜欢这个不起眼的小窗。也许是细胞里有爱热闹的因子吧,因为小窗下面就是我和奶奶睡的床。每天晚上睡觉常常听到路过的人在说笑,白天也会由这个小窗里飘来小孩的戏笑声。</h3> <h3>现在看来如此破旧的房间,可别小看啦,那是两代人以上曾经的新房呢👏👏,这里可是透着喜气的地方👻👻</h3> <h3>土灶里似乎弥漫着饭菜的诱人香味。冬天里我最爱的事是围着老灶台烧火、取暖。看着奶奶、妈妈挂上围裙,在灶台边忙碌,我往灶肚里填着柴火,炒菜的油烟和水蒸气在厨房蔓延,虽然饭菜很简单,甚至是粗陋的,但在那饥饿的年代,一丝丝的食物香味也钻进我的鼻孔,记忆深刻。最好的零食是灶火还有余温的时候,偷一把马料~蚕豆往灶肚里烧着吃,如果有洋芋那就是难得的大餐了,当然也有抗浪鱼小干鱼,那个香味啊可真是十里香!那就是我童年的味道!</h3> <h3>厨柜里还有爸妈二老的食物吗?</h3> <h3>爸妈晚年的灶台和饭厅。家电的普及,尤其是电磁炉、液化灶的运用,让主妇由繁杂的柴火做饭中解脱。七十多岁的妈妈爱学习,也要偿试新事物,在许多老人愄惧新式灶具时,妈妈敢于使用,好样的!妈妈还常常按她的设想做出不同材质的食物。她食素,由她做的蕨菜豆腐饺子就很有特点😄😄</h3> <h3>每到周末回家,陪伴爸妈做饭,聊天是爸妈最快乐的事情。当然他们自做的食物给最牵挂的重孙女们分享时,孩子们只要夸一声好吃,爸妈的脸上那个幸福就弥漫了整个小屋……</h3> <h3>走在巷子里的嫂子身后隐藏着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身影,那欢乐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小巷</h3> <h3>你们也来想像感受一下我们那个时代的快乐!</h3> <h3>家乡的老房子,那承载了我童年和少年酸甜苦辣的老房子,记载着我简单而又快乐的老房子,将是我人生中永远不老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