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0年,我大学毕业。在我的同学大多选择考研的同时,我选择了资教。</h3> <h3> 缘分使然,我被分到了巴东县清太坪镇民族中学。在这里工作的两年时光,让我确信,我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工作!</h3> <h3> 那两年的我,说起学生,眼里会放光,谈及工作,头颅会高昂。</h3><div><br></div> <h3> 工作上,领导给了我很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朗诵比赛,陪学生到县城演讲。我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很多。<br></h3> <h3> 而另一方面,学生对我的喜爱,更是让我每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于是,毫无教学经验的我,在教学上开始自信满满。在介绍名著时,我唱起了相关的歌曲;在讲《阿长与山海经》时,我扮演起了老实巴交的乡下人阿长;在讲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时,我念起了自己的文章……</h3> <h3> 我所有的这些表现,换来的是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双双赞许的目光,那些场面,即便是现在回忆起来,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出色的老师,不让我的学生失望。</h3> <h3> 2012年,我参加了农村教师招考,回到了我的母校――贺家坪中心学校。在这里,承蒙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我有了更大的进步。从最初的青涩到现在的成熟,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妄到如今反思教学后的谦卑。我开始更用心地钻研我的教材,我的学生,我的课堂。</h3> <h3> 我开始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看书―听课―议课―请教―反思。</h3> <h3> 带学生出去参赛,是为了向高标准看齐。这一经历,让我在语文教学上有了更精细的目标。</h3> <h3> 在胡校长和曾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写作,教育叙事类的文章,为我记录了诸多珍贵的时光。</h3> <h3> 这几年的工作,让我对乡村教师这一群体产生了新的敬意。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都是那么敬业。现在条件改善了,我有什么理由不向他们看齐?</h3> <h3> 这是这些年来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个法学毕业生,我深知自己的短板――专业知识的不足,理论研究水平的欠缺……这一度让我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成长无止境。我想,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会拒绝成长的。</h3> <h3> 我开始更用心更用情的教学,学生感受到了。我收获了他们对我更深的爱。有个学生写了一首诗赠予我:“如果说/文学是一轮明月/它照亮了中国/那么您,就是夜空中的星/照亮了我们”。</h3> <h3> 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我的知音。他们体察我的辛苦,明白我的努力,喜爱我的课。</h3> <h3> 这期间,我也收获了自己的家庭,遇到了同为教师的他,并有了爱情的结晶。生活、工作都让我感到幸福满足。很庆幸,这些年,我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一直在努力成长。期待自己更大的进步,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