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摩洛哥,走进撒哈拉

刘振英

<h3>  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距离北京万里之遥(12923km)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国人大多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忠诚信奉着真主,一天五次的祈祷。摩洛哥就像伊斯兰教带面纱的女性一样神秘难窥其面目。</h3><h3> &nbsp;</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h3> <h3>  经历近30个小时的飞行,转机,等待到达了目的地马拉喀什。它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历史上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贸易路线起点。图为库图比亚清真寺。</h3> <h3>非洲最大的传统市场。广场内商摊成百上千,商品一应具全,要到第二天凌晨才收摊。</h3> <h3>随着夜幕降临,人们擦肩接踵熙熙攘攘,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h3> <h3>这里是伊夫·圣·洛朗的私家花园马若尔花园。这所花园的每个角落都经过主人精心设计,巧妙大胆的颜色,世界各地的花卉,使得整个花园生机蓬勃 。一片清凉绿洲。</h3> <h3>伊夫·圣·洛朗私家花园。主人不仅是这座花园创作者,他还是伊夫圣罗兰时尚品牌的创始人。延续几十年的品牌经久不衰。</h3> <h3>阿伊特·本·本哈杜筑垒村。由摩洛哥原居民柏柏尔人建成的古城村落。最具特色而又保存得最完整的土堆城堡。古城利用了当地特有的赤土泥砖堆垒而成。</h3> <h3>阿本哈杜面临瓦迪河,密密麻麻的屋子聚集在上坡上,山脚下筑起防御行的城墙。抵御外敌。</h3> <h3>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如今这里鲜有人住,只为观光客来探访。这里也是许多部电影的拍摄地。</h3> <h3>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相当于美国整个国土面积。摩洛哥国土面积有三分之一在沙漠。</h3> <h3>沙漠,骆驼亘古不变的最佳组合。骑着🐫走进沙漠。</h3> <h3>太阳为沙漠点缀着多彩的颜色。风儿使沙丘变换着无穷的姿态。</h3> <h3>随着夕阳余晖下的沙漠由金黄;澄黄;变成赤红。所以撒哈拉沙粒是红色的那是真的。</h3> <h3>住宿在沙漠酒店。设备一应俱全,早餐也极具特色。</h3> <h3>非斯是摩洛哥四大古城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Medina(城市城镇)。其内遍布清真寺、广场、市场、各种工匠作坊。</h3> <h3>非斯的皮革业非常有名,保持着皮革染色原料为纯天然。五颜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张完整的画板,蔚为壮观。</h3> <h3>这里有最古老的伊斯兰高等学府。</h3> <h3>舍夫沙万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一座处处洋溢着阿拉伯风情,回教国家的小城。</h3> <h3>这里远离大都市的繁华。大多数民宅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h3> <h3>舍夫沙万临近地中海,空气清新,古香古色,漫步其中满满的惬意。</h3> <h3>精致美丽的山城。安静的小巷,淳朴的民风。也是购物的好去处哟。</h3> <h3>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也是四大皇城之一。</h3> <h3>巴拉特王宫。</h3> <h3>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城市像卡萨布兰卡这样因为一部电影而名扬天下。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文中为白色宫殿。人们搞不清卡萨布兰卡和白色房子的先后顺序,只是这个城市满街都是白色建筑物。</h3> <h3>这座城市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是它的经济中心。</h3> <h3>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建筑—哈桑二世清真寺。高高耸立在大西洋边。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伊斯兰教寺院。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镶满了精致而缤纷的花纹,用了一万名工匠五年时间才建成。</h3> <h3>它的喷水池、拱廊、每扇门都是装饰艺术中心精品,令人看了目眩神迷。</h3> <h3>卡萨布兰卡的瑞克咖啡馆更早于"哈桑二世清真寺"知晓于世。与咖啡馆关联的电影【北非谍影】早在1942年就上映。并成为美国百年最佳电影排行前三。</h3> <h3>虽然电影里的咖啡馆是虚构的。但这部电影让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成为好莱坞巨星的同时,也使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闻名遐迩。前美国大使太喜欢摩洛哥了,退休后留在这里,模仿电影场景开办了这家同名的咖啡馆。</h3><h3> 咖啡馆内环境优雅,侍者彬彬有礼。店里的牛排,夹着果仁的冰激凌也很好吃。</h3> <h3>结束语:十几天的旅游,匆匆一瞥。仅把对摩洛哥少之又少的认知奉上。</h3><h3> 2018年5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