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褪色 只为怀初心

风雨同舟

<h3>坚守山村小学二十余年的冯启水老师</h3> <h3>  他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在神圣的讲台上默默地耕耘了三十四年。身上挂满了光环:他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镇十佳敬业模范,镇最美教师,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如今他已白发满头,脸上皱纹加深,脊背开始弯曲……</h3><h3> 然而,他,其秀不减,老而不褪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一直走在街道前列。他说:"做老师,就是为初心。"</h3><h3> 他就是坚守山村小学任教几十年,现在山阳小学执教三年级一班数学兼班主任工作的冯启水老师。</h3> <h3>  三十四年前,踌躇满志的冯启水老师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山村教育发展的痴情,对山里孩子的厚爱,他提着行李,背着干粮走进了乡里最偏僻,环境最恶劣的山村——马安前小学,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填补了村庄无教师的空白。</h3><h3> 那时的马安前小学是三间低矮破旧的三间茅屋,其中的两间是所谓的教室,用土堆支撑起来的石板做课桌,学生自带板凳来上学。其中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和宿舍合用。靠窗的是一张陈旧的办公桌和一张长条板凳,是老师用来办公用的。一张摇晃的旧床紧靠北墙放着,上面铺着参差不齐的高粱杆,是老师晚上住宿休息的"卧铺"。</h3><h3> 那时的马安前小学虽说村庄小,学生少,但是五个年级班班有学生,他担负起四级复式教学的重任(五年级学生去学区小学上学),四级复式教学在整个乡里是独一无二的学校。一位教师一节课同时给四个年级的学生上课?说起这事,现在的年轻教师觉得很可笑,课怎么上呢?但是,这是事实。他克服种种困难,优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因为他有一颗对学生热爱的痴情。</h3><h3> 那时的山村小学,没有电灯,没有蜡烛,用煤油灯照明。晚上他点起煤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给四个年级的学生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四个年级的上课内容,累了躺在摇晃的床上闭闭眼。夜深了,山里的猫头鹰不停地咕咕叫,夜不能寐。</h3><h3>&nbsp; 那时通往山村的路是羊肠小道,山路崎岖。离家十几里地,他一周回家一次,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家访沟通。当时,作为一名民办教师,全靠家里种地维持生活。为了山里的孩子,他舍小家为大家,把家中所有的农活托给了家人,不知道多少次被家人责备,他忍了,就是为了初心。</h3><h3> 白天面对四个年级的学生,晚上面对着微弱的灯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这里坚守了三年,后来合班并校到山村里一所学区小学任教。临走时山里的孩子家长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恋恋不舍,感谢他三年的坚守,感谢他三年对孩子的教育,感谢他对孩子的关心呵护。<br></h3><h3> 他在"我的教学故事"中写到:马安前,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学校背靠马鞍山,四个年级,教师1人,学生27名。校舍3间:教室两间,宿舍、伙房、办公室合三为一间。任课情况:四级复式。</h3><h3>从未教过学且远离家乡,周六中午回家,周日晚上带一周的饭菜回到学校办公,面对着四个年级27个学生,我眼含泪水望着眼前的群山给学生上了第一课:音乐课《桃花红梨花白》,嘹亮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震颤了山里村民。好奇的村民把矮小的房门围得密密麻麻:这老师还会唱歌?这山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歌声了。 </h3><h3> 第一周末,到县城用家里积攒的10元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回校把所有男生的"毛子"头全部"突突"了一遍,孩子摸着头发参差不齐的脑袋高兴的满校园跑。</h3><h3> 三年的时间,虽说不长,但是对他来说是漫长的。领导的认可,家长的赞许,学生的成长,他深深记忆着,累并快乐着。苦并收获着。</h3> <h3>  2011年,因生源缺少,学校再次合并,他所在的山村小学部分班级合并到条件较好的小学,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易合并,一、二年级学生继续保留。他毅然选择和学生坚持在山村。生活的不便,教学条件的差异没有动摇他教学的决心,他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连续几年名列街道前列。就这样,他在这里又坚守了三年。每次去那里指导工作的领导总是感慨地说:他们的坚守让人感动!"</h3><h3> 让人感动的是他做教师的初心。</h3><h3><br></h3> <h3>  2013年9月,因他所在的山村小学的校园安全环境发生变化,学校不易再保留,合并到山阳小学。</h3><h3> 这时的冯启水老师已经50周岁。来到山阳小学任教五年级两个班级(100余名学生)的数学课兼班主任工作。</h3><h3> 在山村小学都是单行班,突然接任这么重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让他觉不能宁,饭不能香。半年时间身体体重减少20余斤。</h3><h3> 不忘初心,做一个好老师。他的不懈努力,所教两个班数学成绩有很大提升。赢得领导、同行、家长的高度评价。</h3> <h3> </h3> <h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他送走了一批批毕业生,又迎来一批批新生。他头发白了,脸上的皱纹深了,脊背开始弯曲了。但是,他对工作的忘我精神没有变,他对教学的初心没有忘。</h3> <h3>  如果把数学课堂比作一湖清澈平静的水,那么数学老师就是这湖清水的主人。数学老师就应该用出不同法术,让湖水发生变化,才会赢得观赏者的喝彩。冯启水老师就是让湖水发生变化的群体中的一人。</h3> <h3>  他的数学教学课堂始终保持思维—引导—思维的教学模式。有时像蜻蜓点水,把课堂点起一点涟漪,引导学生发起思维,解决简易问题;有时像沉石落水,点起浪花,引导孩子再次发起思维,解决较深的问题;有时像狂风,惊起波浪,又一次引导学生思维,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他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启迪学生,用幽雅得当的肢体吸引着学生,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激活着学生的思维。一湖清澈的水,在他的法术中变换着不同的色彩,赢得观赏着啧啧称道。</h3><h3> 他说:"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学生喜欢的方法就是提升质量的好方法。"</h3><h3> 他就是利用这样的课堂和这样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教学成绩街道第一名。</h3> <h3>  他的数学教学课堂与其说给学生传授解惑,不如说在点击学生的心灵。</h3> <h3>  他不同的教学示范动作,时刻引导着学生发起思维。由易到难,步步紧扣。学生易学好懂,记忆深刻。</h3> <h3>  如果把班级比做成一个多彩的生活乐园,那么 班主任就是这个乐园的设计师。设计师不仅能育才,更重要的育人。冯启水老师就是众多设计师中的一位佼佼者。</h3><h3><br></h3> <h3>  他做教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以身垂范,教育学生怎样做人。</h3><h3> 2014年是他最难忘的一年。 秋收是个忙日,妻子因为不小心,把腰摔伤。家中的一切农活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他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与时间争跑。他心中惦记的是他的那一群天真活泼的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没有请过一节假,没有因为这些少给学生上过一节课。</h3><h3> 年迈80的老父亲,忽然得了眼病需要住院治疗。他踌躇了,为了孩子,不能照顾老父亲,世人会说三道四;为了父亲。不给孩子上课,家长们会说七道八。他,选择了孩子,他利用晚上时间去医院照顾父亲,白天来给孩子上课。晚上熬累了,中午趴在桌上打个瞌睡。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依旧那样风采。</h3><h3> 女儿生了孩子,是自己的亲外甥呀。因为妻子腰病,不能去医院看望女儿和外甥。自己晚上要照顾住院的老父亲,白天还要给学生上课。不能陪妻子一起看女儿和外甥。妻子的埋怨,世人的不理解,他都忍了。他自己说:“今年的事怎么全让他摊上了。”事是多了,但是没有因为事多了而耽误工作。</h3><h3> 他说,幸福莫过于与孩子在一起。</h3><h3> 他用行动告诫学生:做人就要堂堂正正,乐于奉献。</h3><h3><br></h3> <h3>  他用慈祥的心感化学生,用和蔼的的语言温暖学生,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教室布置四人围坐,形成合作探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h3><h3>他的班级管理口头禅“腿勤、嘴勤、眼勤、手勤”。</h3><h3> 腿勤:每天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进教室,环顾四周,桌凳不整体了,拖把挂歪了,黑板没有擦----他一一做完。-</h3><h3> 嘴勤:班里学生谁没有来?谁生病了------他一一电话过问一遍。</h3><h3> 眼勤:他说,一个好班主任关键有一双灵犀的眼睛。及时发现班里的不正常现象,及时遏制,才不会酿成大事。</h3><h3> 手勤:他同学生一起做值日,拖地,整理忙碌于学生中间。</h3><h3>家长们称赞他:“冯老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保姆。”</h3><h3><br></h3> <h3>  他在“我的教学故事”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h3><h3> 杨晨。是三年级一班的一个瘦弱的女生,因父母进城里工作。她应该随父母去城里学校上学,可是杨晨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舍不得离开这里,妈妈只好接送杨芹上学。</h3><h3> 有一次,妈妈因为下班有事到了很晚才来接学生,我和学生站在学校大门口等,一直等到太阳落山,杨晨的妈妈急急忙忙来接孩子。她看到我陪着孩子站在这里,感动的热泪盈眶。</h3><h3> 看着家长和学生远去的背影,我很欣慰,因为我做了一件让家长感动的事。</h3><h3> 这样的事,在冯启水老师的身上屡见不鲜,提起他家长们总是赞不绝口。</h3> <h3>  雨果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那么暮年就是奋斗余热的,不是静观的。冯启水老师的青春奋斗在深山的山村小学,他的暮年依旧在山阳小学的校园里发光、发热。</h3><h3> 他,其秀不减,老而不褪色,只为怀初心。</h3><h3><br></h3> <h3>  文字编辑 刘亮臣</h3><h3><br></h3><h3> 审稿 葛平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