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四下《父亲的菜园》一课。</h3><h3> 王老师的教学,我认为总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四个新词引导孩子们尝试概括课文内容,这可以说是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以及对概括这一能力的训练。共有三个学生回答,前两位学生都较倾向复述。后与王老师交流,其实当学生已在尝试作复述课文的时候也就是当你预料他接下去仍将大篇幅地复述行将下去时,或许可以给孩子作已有内容的整合、概括的示范,"如果你接下去也能这样简单清楚地讲,那一定更好。"或许,学生也会因此而明确怎样才更倾向于概括。在这一部分耗时较多,于是第二部分本应作为重点讲解部分便显得略微仓促了些,不免有些可惜了。 </h3> <h3> 第二部分,王老师"传授"了孩子们一套"读人术"。"要了解这个人物,我要教给你们三招。"怎样三招呢?分别是"读背景"、"读言行"、"读对比"。出于时间关系,王老师将这三个方向的研读以学生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由于王老师在介绍时,将这三招以难易分级,"背景"为一级,逐级加难。孩子们兴味正浓,自然都贪"难",都选了研读"言行"与"对比"。所以在最后,老师将"读背景"作为课外自主学习。其它部分,学生似乎都能合作完成,或是在老师的稍加引导下明白。在"读对比"中,对于文中事件的分布,与父亲的态度变化的对比,学生很难领会。情节的呈现跌宕起伏,而父亲的态度却如一根直线般平静,这样更能体现出父亲在面对挫折时的坚持与忍耐,而不仅仅局限于孩子们眼中的勤劳等等。整堂课,从能力上而言,训练是有的。但让人觉得有些太过"紧凑",没有一个稍加缓冲的环节。能力的多重"锻炼",是否也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与接受,有待讨论。</h3> <h3> 《父亲的菜园》是王树槐的作品。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因为父亲是从头至尾为之努力的人。菜园的开垦动机很有意思。因为修路导致我们失去了原有的菜园,这对于平时吃惯了蔬菜的我们家而言"就像婴儿断了奶"。"断奶"应是十分痛苦的,而稳重却是说"不大舒畅",这是因为我们一家都习惯于逆来顺受,当命运剥夺了我们幸福的权益时,我们只会"不大舒畅",而不是想要奋斗改变。父亲"终于"说要重新开垦菜地,是怎样的情况下才"终于"?全家人的"诧异"正可理解这个"终于",这是一种作好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意孤行。</h3> <h3> 还应注意一些地方。对于父亲刚开垦这片土地时,作者并未细加描写,而在被暴雨冲刷后却写的细致多了,"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难道第一次开垦的时候会不红肿、不起泡吗?大雨冲刷后写到"狰狞的岩石",难道开垦前就没有这样的岩石吗?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开垦时就这样写?</h3><h3> 当我们身处黑暗时,或许并不绝望,因为我们可以寻找光。当我们在低谷时,我们依旧可以抱有希望。有时候,与得到希望又随之破灭的失望相比,低谷也不可怕。当父亲第一次开垦完土地,"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他没有笑。这本是希望的开启。而当泥土被大雨冲去,继而又费尽辛苦重新铺设的时候,"父亲笑了"。他在笑什么?只是菜园又有希望吗?</h3><h3> 当"我"满怀希望的时候"做着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又将这希望掩埋"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h3><h3>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勤劳、耐心、坚持,确实。我们可以从文初看到,这也曾是一个服从于命运的男人,或许如王老师所说是"总也盛不满的菜碗"唤起了他作为当家人的责任感。之后,是他与命运的一次次博弈,哪怕只是开垦一个小小的菜园,但于一个"普通的农家"而言,这不是他生活乃至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事吗?父亲对于挫折有越来越好的承受与应变,哪怕最后"春有菠菜……"也是顺应命运(时令)而作出对应。孩子们不需要往这样的理解走,但我想,于我们成人而言,这篇文章传递着这样的勇气与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