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5月11日,这是一个温馨的初夏之日,“康养福地、衢州有礼”文学社团的社员们在衢江区宣传委员戴如祥及衢江区文学协会主席叶大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衢南乌溪江流域进行采风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采风活动,和这么多学识渊博的老师们一同前往,既学习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真是有些兴奋。<br></h3> <h3> 乌溪江流域,全长161.5公里,历来以风景秀美、环境清幽而著称。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流域沿经的山区乡、村两级政府特别注重山水旅游这一块的投资开发,辖区山民的水土环保意识也非常强烈,乌溪江流域的水质因而也越来越好。<br></h3> <h3> 上午8时整,我们乘坐的旅行中巴准时从衢城斗潭出发。当车辆驶进乌溪江山区仙霞余脉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头朝车窗外探去,只见一路上山光水影,薄雾冥冥,朝阳映照下的乌溪江波光潋滟,旖旎得像一条弯弯的玉带。<br></h3> <h3> 一下汽车,大家都迫不及待几乎以一路小跑的速度扑向了本次采风的第一站——湖南镇。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小镇,说她诗意,不只是因为这里山环水绕,云雾缥缈。更是由于镇上散落着一座座较为完好的,明、清朝代的古建筑,她们参差错落、风格逈异;青墙黛瓦,古朴古香。我们徜徉此间,如幻如梦,几疑已经穿越轮回到明清时代……<br></h3> <h3> 参观完古建筑,我们又都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乌溪江岸边,近距离地触摸凝视乌溪江之美:这里群山起伏,江波浩淼,江上莺歌燕翔,江岸古樟苍翠。大家醉在其中,都靓出各路法宝,拿出手机或是照相机,纷纷摄影留念;我也深受感染,于是,一首不是很成熟的七律便油然而生:<br></h3> <h3> 七律 吟乌溪江<br> 乌溪旖秀水生华,翠柳烟波入彩霞。 云醉苍山扶绿树,影迷碧水吻青虾。 蛙鸣咏唱春光调,蝉噪催开夏季纱。 一曲歌谣馨好梦,衢南遍处泛诗花。<br></h3> <h3> 从江边回来,我们便到附近的农家乐餐馆用膳,这里你尽可享受农家美食,尤其是乌溪江鱼的美味。这里的渔人除了捕捞江中自然生长的鱼外,还有利用网箱和乌溪江的水资源养鱼,他们养的鱼,除了鲫鱼,鲢鱼,草鱼,还有鲈鱼、鳜鱼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网箱养鱼虽给小湖南人民带来了丰厚利润,可为了游客看到更干净、清澈的乌溪江水,如今他们正在放弃网箱养殖。小湖南人民的胸襟啊,就如这一江碧水般开阔,我们的内心对他们也油然升起一股敬意!<br></h3> <h3> 午饭后,我们在戴如祥,叶大洪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湖南镇的山尖岙村。山尖岙村,是地处乌溪江大山里的一个原始古村落,这里灌木幽深,岖径蜿蜒,山鸟鸣唱,溪水弦琴;山脚炊烟缭绕,山中梯田层层,好一座世外桃源,好一处小桥流水人家!我们一行人一踏入此境,就被眼前的美妙景象深深吸引。霎时间大家都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诗情画意,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就连一向才思愚钝,文墨不通的我,也脱口吟出三首轱辘体六言小诗:<br></h3> <h3>小桥流水人家,曲径芳林紫霞。探胜登山染露,情恰嘻嘻哈哈。 梯田烟村静洼,小桥流水人家。泉盘石壁飞瀑,入山处处景佳。 耳听叽叽喳喳,原是杜鹃野鸭。路转峰回忽见,小桥流水人家。<br></h3> <h3> 离开山尖岙村,我们又参观了湖南镇上的空中铁索桥。该桥没有任何桥墩,只用两端架设的几根钢索绳悬吊架设而成,人们走在上面,感觉和其他有桥墩的桥面没什么两样,非常的稳固。我们在桥上尽情赏玩风光的同时,心中也暗暗对该桥梁设计师独具的匠心钦佩不已。<br></h3> <h3> 接着我们又驱车来到本次采风的第二站——国家级生态乡镇岭洋乡,先后参观了仙霞湖,岭洋渔村,破石村。这里的明清古建筑,宗祠楼阁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其中,破石村还是典型的乌溪江山区耕读文化村,民风淳朴,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每到一地,都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对当地政府对民间文化的扶持,挖掘,开发之完美举措由衷赞赏。 从岭洋乡回来后,当晚我们就在湖南镇的樟树底农家乐住宿。<br></h3> <h3><br> 第二天,我们接着驱车沿乌溪江去了本次采风的第三个驿站——举村乡。参观了翁源村及洋坑村,翁源村的民居大都沿翁源古溪两侧的山坡而落居,院落借崖坎而立,曲折勾连,高低错落有致,是举村乡重点保护的仿古村落;洋坑村则是全国生态文化村,也是少数民族畲族集居村,民风质朴,民俗底蕴浓厚,保留沿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有茶灯戏,木偶戏,马灯戏与喝山节。我们在村居委会的楼上还发现了该村两委精心收藏的犁耙耕耖、风车、石磨、草鞋及上世纪70年代课桌椅一副。大家都情不自已地上去坐了坐,这也让我们重温了一段孩提读书时代的美好时光……<br></h3> <h3> 欢乐的时光总觉得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中,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就已经走到了尾声,带着依依难舍的心情,我们深情挥手,向秀丽的乌溪江告别,也向前来欢送的举村乡干部揖别。临上车前,总有万千思绪缠绕心头:勤劳智慧的乌溪江干群之所以这么不遗余力、千方百计保护好乌溪江水质,保护好乌溪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历史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为的不就是让乌溪江的明天天更蓝,水更清,悠久的华夏文化不断传承并得以发扬光大?这一路下来,又有多少感慨萦于脑际,为此再赋五律《沉醉乌溪》一首:<br></h3> <h3>五律 沉醉乌溪 采风心旷怡,沉醉在乌溪。夜宿农家乐,昼行曲径迷。席间斟酒笑,饭后沏茶嘻。挥手言辞去,依依惜别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