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蔚县去过两次,都是去游周边山水自然景观,诸如空中草原、小五台山及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峪,在蔚县住过一宿,城里没转。这次专门把蔚州古城游作为塞上寻古的重要内容,故从代王城遗址出来,便进到蔚州古城之中。</h1><h1>蔚州古城位于京西河北省蔚县,地处内外长城之间,号称"锁钥重地",也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还有一种说法,源自清朝康、乾年间一本类似地方志的书《蔚州景物志》中记载蔚州始于商汤时所封代国,历史则要上溯到3000多年以前了。所以《蔚州颂辞》中写道:"九朝古城,京西蔚州。古之先民,聚于壶流。商封代国,即我蔚州。.......四周环山,中川壶流。村镇八百,文物丰厚。南安寺塔,玉皇阁楼。名镇暖泉,古韵悠悠。释迦兰若,重泰古刹。三教並重,教化众生。戏楼寺庙,村堡皆存......"。这一段写明了蔚州古城的悠久历史、山川形胜、名胜古迹及传统文化,到了蔚州按图索骥便是了。</h1><h1>蔚州古城不大,又不是旅游旺季,我按照以往经验,在古城中心鼓楼边上,选了一家名为"古韵客栈"的酒店,谈不上豪华,但干净整洁,关键是地理位置好,又有一个大院子能停二三十辆车。古城街道狭窄,景点又相隔不远,故弃车步行,便于游逛。</h1><h1>古城有近十个景点,可买套票(80元一位)游览,但服务员告诉我们一下午时间不可能都转,你们又60以上,可购半票,但套票不打折,还不如临时买打折票划算。</h1> <h1>说到蔚州有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话题,那就是"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即今天的京、冿全境、河北北部及山西西北地区,包括燕(北京)、蓟(天津)、涿(涿州)、瀛(河间)、莫(任丘)、檀(密云)、顺(顺义)、云(大同)、儒(延庆)、妫(怀来)、武(宣化)、新(涿鹿)、蔚(蔚县)、应(应县)、寰(朔州东)、朔(朔州),共十六州,位于太行山西北和东南的长城以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是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唐(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提出割让燕云十六州并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人称"儿皇帝"。从此中原王朝赤裸裸地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下,450多年来燕云十六州一直不为中原王朝所有,辽、金、蒙古无一不是据此南下逐鹿中原的,直到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占大都(北京),燕云十六州才得以重新并入汉族政权势力范围。</h1> <h1>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州古城北城垣上,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卫指挥史周房重修蔚州古城时所建。蔚州古城重修时仅设东、南、西三门,城北无门,遂建玉皇阁与三门遥相对峙。玉皇阁由天王殿、厢房、钟鼓楼和玉皇殿组成,玉皇殿座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琉璃花脊上有文殊、普贤、八仙等精美砖雕,楼阁外观三层,内为二层,殿内除了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外,还绘有玉帝及众神壁画,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殿下有眀清碑林陈列,其中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644年)苏志皋所撰书《天仙子》词碑,既有史料价值也有书法价值。</h1> <h1>玉皇阁天王殿</h1> <h1>彩塑四大天王</h1> <h1>颇有气势的玉皇阁</h1> <h1>玉皇殿</h1> <h1>玉皇大帝</h1> <h1>玉皇殿中色彩斑斓的明代壁画,人物生动,线条细腻,栩栩如生。</h1> <h1>锺楼</h1> <h1>明代苏志皋碑刻《天仙子》</h1><h1>苏志皋眀代进士,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外族进犯紫荆关,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的苏志皋赴蔚州征摧粮饷,督大军经飞狐峪进发涞源增援紫荊关,乘月色登蔚州玉皇阁,环视群山,乃作《天仙子》词一阕。</h1><h1>"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h1><h1>行草刻石,用笔流畅自然,字体飘逸潇洒,风格豪放,堪称珍品。</h1> 靖边楼匾额 <h1>城头旌旗招展,城外壶流绕环。刁斗画角声绝,铁马金戈不现。</h1><h1>凭栏感慨温旧事,耶律腥膻恨千年。边风习习吹古陉,斜阳依旧挂山川。</h1> <h1>玉皇阁东面有一匾额,上书"目穷千里"四个大字。</h1> <h1>蔚县母亲河____壶流河</h1> <h1>街头小店</h1> <h1>吉星楼也是一处百年古建,但现在吉星楼的豆腐也是当地一绝。</h1> <h1>蔚州文蔚书院为蔚州知府靳荣藩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在原东乡义学基础上捐资修建,现为蔚州教育博物馆。</h1> <h1>蔚州古城南门___景仙门,这是古城东、西、南三座城门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城门之上的万山楼为五开间三重檐歇山式建筑。登楼远晀,翠屏映目,群山连绵,美不胜收。</h1> <h1>景仙门和万山楼</h1> <h1>沿马道登临万山楼</h1> <h1>万山楼</h1> <h1>万山楼飞檐上的风铃</h1> <h1>万山楼与鼓楼遥相对应</h1> <h1>南安寺塔位于蔚州古城西南,始建于北魏,后修于辽天佑元年(公元1111年),是一座八角形13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南安寺为燕云名刹,历史悠久,相传建于汉代,北魏至辽时香火旺盛。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主)建蔚州古城时,南安寺已有相当规模,因此蔚县历来有"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之说。现在的南安寺是明洪武年间周房重修蔚州古城时,南城墙和南护城河从寺中穿过,遂废寺存塔。</h1> <h1>从万山楼逆光拍南安寺塔</h1> <h1>从蔚州暑衙门口拍南安寺塔</h1> <h1>蔚州署亦称蔚州衙,位于古城西南,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2010年在原址重修复建。衙署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950平方米,分东、西、中三路,共有院18处、房297间、</h1><h1>署衙大门上挂一副对联读来十分有意思,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为"保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建议为官者应谨记!</h1> <h1>署衙仪门</h1> <h1>"公生明、廉生威"牌坊。</h1> <h1>署衙大堂</h1> <h1>大堂两侧挂一幅对联,上联曰"敢对天地做好人事",下联为"面向百姓公平为官",横批"亲民堂"。</h1> <h1>署衙后花园</h1> <h1>蔚州鼓楼(文昌阁),位于古城中心,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蔚州卫指挥使周房所建,历代都有维修。鼓楼原为"谯楼",清时为"文昌阁",解放战争时期毁于战火,现为1997年重建。</h1> <h1>鼓楼南面砖券门洞上方雕嵌"初哉首基"四个大字,寓意"京西第一州"。</h1> <h1>鼓楼雄姿</h1> <h1>登鼓楼俯瞰古城</h1> <h1>常平仓位于古城鼓楼西侧,旧称"丰豫仓",俗称"北仓"。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现为"常平仓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第一仓"。因到时已闭馆,仅在外拍两张照片。</h1> <h1>傍晚时的鼓楼</h1> <h1>鼓楼下的古韵客栈</h1><h1>结束一天的行程,回到客栈,赶紧规划明天行程和返京路线。这次出来不看风景,主要是看那些有故事的"破砖烂瓦",以古城、古堡、古寺为主。蔚县古堡众多,据说大大小小的有八百多座,怪不得当地人都说"有堡必有村,有村必有堡",今天上午看了阳原开阳堡,那真是货真价实,原汁原味"有故事"的破砖烂瓦,明天再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古堡看看,然后走张石高速经紫荆关回京。</h1> <h1>蔚县古堡大多是明代所建,为什么明代会在这里修建如此众多的城堡呢?古蔚州自唐以后,与燕云十六州一道就不归中原汉族政权管辖长达500多年,这期间这里政治、经济相对平稳,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眀初朱元璋击败蒙元,收复燕云十六州,这里又重新成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区,成为边塞重镇。为了确保乡民安全和有效防止游牧民族南侵,眀代官府在蔚州修建大量州堡和屯军堡,主要为军事所用。及至后期,不少乡民为了自保又修建不少规模不等的民堡,白日出堡耕作,晚上关闭堡门。而堡内的寺庙、戏台大都是在清代康乾盛世重修城堡时后建的。</h1><h1>上网查阅后,决定明天一早到暖泉古镇西古堡游览一番。</h1> <h1>第二天一早使趋车向暖泉镇西古堡而去。西古堡门票80元,由于我们到的较早,没人售票,遂进堡免费游览,后来我才知道,早晚时间工作人员下班后和上班前可自由出入(外人)。</h1> <h1>西古堡位于蔚县暖泉镇内,集古城堡与古戏楼、寺院、宅院于一体,是古蔚州"八百庄堡"中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它建于明朝中叶,清代重修。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200多米,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堡墙为黄土夯筑高8米。有南北两座带有瓮城的堡门,均朝东开。瓮城内有地蒇寺、九天阁、观音庙、戏楼等建筑。此堡结构完整,布局富于变化,是一座典型的村寨围堡。</h1> <h1>南堡门边上的财神庙</h1> <h1>南瓮城中的双耳戏楼</h1> <h1>瓮城一层的地藏寺天井</h1> <h1>庙中端座的不知何方神圣</h1> <h1>虽然天阴,但曙光初现。</h1> <h1>观音殿中的观音塑像</h1> <h1>桃园结义殿中的刘、关、张</h1> <h1>从南堡门北望,堡中静寂无人的大街</h1> <h1>瓮城中的砖砌内堡门</h1> <h1>堡内主要大街空无一人</h1> <h1>昔日的显赫人家</h1> <h1>电视剧《亮剑》取景地之一</h1> <h1>"纸醉人家"告诉我们这是一家剪纸坊</h1> <h1>刚开门的豆腐坊,据说西古堡豆腐干不错,问老板有木有?老板说要到下午才有,只好作罢,老板推荐自制的五香腐乳,比王致和的也不差,买几瓶算是补进堡的门票钱吧!</h1> <h1>几位蹓早的堡民</h1> <h1>苍桑都写在脸上</h1> <h1>晒太阳的堡民</h1> <h1>脸上洋溢着幸福</h1> <h1>北堡门</h1> <h1>登上北堡门</h1> <h1>古寺庙</h1> <h1>古寺房脊</h1> <h1>残存堡墙</h1> <h1>从北堡门俯瞰青石板街道</h1> <h1>北堡门上紫童殿(紫童:文曲星)</h1> <h1>北堡门</h1> <h1>北瓮城</h1> <h1>北堡内门和磨光发亮的石板路</h1> <h1>北瓮城内门</h1> <h1>高大坚固的堡墙</h1> <h1>堡外耕作的农人</h1> <h1>易县紫荊关,为长城内三关之一,是华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汉时名"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太行八陉之第七陉。</h1><h1>紫荊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一代天骄的元太祖成吉思汗攻金,北京居庸关久攻不下,他分兵南下一举攻克紫荊关,大败金兵,由长城内侧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最后灭掉金国。</h1><h1>紫荆关有三道门,我只游了拒马河边的头道门,便又上张石高速北返了,留点遗憾吧!</h1> <h1>关城</h1> <h1>拒马河弯弯曲曲绕关过,紫荆关大桥。</h1> <h1>关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