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戴着芋叶的女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潘金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翠芸是我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小学毕业后即未再谋面,我们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小学毕业后,我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读下来,硕士、博士、博士后则是工作以后再读的。虽说当时家境贫寒,但家里人还是很有远见的,对我们读书绝对鼎力支持、从不含糊,因此求学之路虽然艰辛却也顺风顺水。她则完全不一样。初中毕业后,家境困难,说是女孩子不能读书,于是进入针织厂当了女工,辍学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这个还是得顺便批判一下闽南人重男轻女的陋习。早几年,老家随处可见的针织厂是家庭创收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但是也耽误了不少人,特别是女孩。家里经济收入少,父母亲可能就会让女孩辍学去打工以支持男孩上学。可以预见,大多数女孩的人生轨迹就是:女工、结婚生小孩、老工人、直到回家带孙子,一辈子差不多就是这样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这一规律对翠芸就不灵了。在针织厂上班一年后,出于对教师的强烈向往,她争取到一个代课的位置,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代课之余,她自学完中专课程,后来又以极大毅力逐步完成大专自考、本科自考。再后面,甚至以非科班出身的身份通过了"天下第一考"--司法考试,成为一名法律人。这样,一个初中毕业即辍学的女孩却逆袭成为南安市第一个拥有双本科学历的老师、律师!一路下来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知道,但是别人应该能体会到。如果当时家里让我辍学了,现在我肯定当不成医生,而是老老实实在老家当农民。但有的人即使辍学了,依然很精彩甚至更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这位同学的毅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大学毕业后我在厦门中山医院工作。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翠芸的电话,她说,她现在怀孕24周,因为准备司法考试,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不幸发生了羊水早破,就在厦门中山医院妇产科住院。羊水早破是胎膜早破的通俗说法。这是产科的急重症,将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窘迫,对母体则会造成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及时终止妊娠以保证母婴安全。但由于这时胎龄过小,只有24周,如果引产将保不住胎儿。通常只有胎龄大于28周的早产儿才能存活。然而,不终止妊娠对母体则是一个严重威胁,因为存在的开放性伤口将造成致命的宫内感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引产保不住胎儿,不引产则不能保证母体安全。医生、父母亲和爱人轮流给她做工作,建议及时引产。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确保母体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由于这是她的第一胎,并且如果这时引产意味着自己前面六个月所受的煎熬就要付诸东流。经过慎重考虑,她在病情告知书写下“拒绝引产”,并郑重其事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可不是签收快递时写自己名字那样潇洒、随意,而是签下生死状,自己生死由天,与人无尤了!作出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保胎则更难熬。羊水早破孕妇必须绝对卧床,哪怕是斜倚着也不行,大小便更是不能下床。一般人如果身体无恙,连续躺四五个小时都很难忍受,而翠芸一躺就是十个星期,硬是扛到可以剖宫产,最后成功了。各位医生对她的毅力都惊叹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依靠足够强大的意志力,翠芸同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实现了人生的华丽升级,堪称我辈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小学毕业后未再谋面可能未必准确。依稀记得有次暑假,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一个女孩戴着芋叶不紧不慢执着地前行。下着雨看得不是很真切,但从走路的样子看却又分明是这位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潘金水,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先后担任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入选厦门市拔尖人才,目前担任海医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肝病学组副组长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973子课题1项,主持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重点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epatology、Hepatology等肝病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各1篇,发表其他SCI论文近20篇。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