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壳子:正在消失的白马山寨…

一哥

<h3>  上壳子山寨,位于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伊瓦岱惹村。背靠桑南日珠神山,南望查惹格雪峰,海拔约2700米。2010年以前,村民外出只有两条羊肠小道,2011年才通村级公路,是白马人聚集区最高的山寨。</h3> <h3>  上壳子寨白马人又叫“卡德”,直译为“上边”或“高上,云上”的意思,原来和山下下壳子“趴荄”“卡美”两个寨.落同属一村。<br>  上壳子是白马山寨中海拔最高、交通最不便利、生产生活条件最差,村民就医孩子就学问题突出,也是人口迁踄最早人数最多的山寨。<br>  上壳子出“白莫”(白马人的祭师),解放前历史最高峰有居民五十户,约近四佰人,到2004年只剩十八户,八十四人。二00五年政府出台高山移民政策村民搬迁后,上壳子只剩下2.5户5人,这5人成为山寨最后的守护者。<br>  </h3> <h3>  王稿乃,今年七十五岁,性格开朗,早年以铁匠手艺为生。妻:诺门早,今年七十一岁。育有两女一儿,均已成家,已搬迁到山下的王壩楚。 </h3> <h3>  老人们离不开山,不习惯平坝的生活,更不舍养育了他们的土地。</h3> <h3>查惹格神山下的播种</h3> <h3>火塘边的小憩,一口老山茶,一袋兰花烟。</h3> <h3>  王岱,75岁,妻,女女,70岁。育有两儿一女,都搬迁山下。</h3> <h3>王岱:“昨天你们来,我到王壩楚卫生院抓药看病去了。”</h3> <h3>自制蜂桶,每年七月采一次蜂蜜,也是他们经济来源之一。</h3> <h3>王岱说:“年轻时我当过公社的民兵。”</h3> <h3>女女:“儿女们很孝顺,常回来看我们,给我们送油送米。”</h3> <h3>  格绕才理,49岁,自称只有25岁,单身。早年应聘电站工作,因身体原因回村。</h3> <h3>无人居住的空房</h3> <h3>人去楼空</h3> <h3>老人们在自家门前合影挺高兴,说要今后留给自己的子孙。</h3> <h3>诺门早说:“我们身体不好,洋芋种迟了。”</h3> <h3>  王稿乃和王岱是亲家,因小矛盾,两家虽同寨确互不往来。我想给他们拍张合影,前一天上山王岱不在,下山治病。经做工作,才同意合影。<br>  我是第四次到上壳子,这样的聚会,寨子里不多。</h3> <h3>王稿乃和诺门早</h3> <h3>王岱和女女</h3> <h3>格绕才理</h3> <h3>我安排的合影,为了留住这段历史。</h3> <h3>  该走的走了,查惹格雪山依在。 老人们依然按他们的习惯平静的生活、劳作。或许过二十年、五十年,云端上的上壳子山寨,将会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能听到看到的是上壳子过去的故事和这些图片。 <br> 屋外还在下雨,我约好了王岱的儿子敖止和王稿乃的女儿乔女子,明天再去上壳子,给老人们送油送粮,明天天能晴吗?</h3>

壳子

山寨

白马

王稿

王岱

合影

山下

搬迁

王壩楚

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