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首次披露——愚园路上老弄堂"兰畹"前世今生揭秘记(之三)【原创】

繆新亚

<h3><b>新兰畹之490弄</b></h3><div> 原490弄(现已不存在)是新兰畹三部分当中变化最大,人口最多的部分。</div><div> 本来一片矮平房,80年代初,变成2幢4个门牌号码的6层新工房。</div><div> 这里的矮平房原址本是上海沪西"煤球大王"叶伯英的堆栈,</div><div> 叶伯英在上海沪西经营多家煤球店,经营着煤球、木炭、柴爿之类的燃料生意,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愚园路490弄底本是他的堆栈,里面有前栈房后栈房两个堆栈,还有一些平房,住着几家人家。</div> <h3>  8•13之后大批难民涌入租界。</h3><div> "1937年,我跟着阿爸姆母从闸北逃到了这里,住下了,那年我"叫鸣"10岁"——91岁的陈懋声老人回忆着当年的情景:</div><div> 那时,一下子涌进了许多逃难的人家,两个堆栈住满了人,空地上有搭起了很多平房。</div><div> "那时,我们真是苦啊,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点的是火油灯,那时这里有2口井,喝的是井水,热天热煞,冬天冻死!"——陈老先生继续对笔者诉说着。</div> <h3>  陈老先生继续说着当年490弄的一些情况:"为了生活,阿爸从叶老板那里赊了些木炭、柴爿在静安寺旁的和平路摆起了摊头,那时,许多人家都做起了煤炭、柴爿生意来。那时,因为叶伯英是宁波人,所以这里也以宁波人比较多。</h3><div> 后来,叶伯英年纪大了,把生意交给他女婿钱文麟。</div><div> 叶伯英的2个女儿叶秋华和叶寒华,一个去了重庆,一个去了延安。解放后都回来了。叶寒华后来担任过上海虹口区宣传部长和党校副校长的职务,事迹写入《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div><div><br></div> <h3>  陈懋声老人记忆力奇佳,完全得益于他酷爱下象棋,据说他年轻时可以同时和几个人下"盲棋",即使到现在,虽然已91岁高龄,每天坚持去静安公园找人下棋——虽然许多老棋友,有的先他而去,有的已老得走不出家门了,只有他还坚持着,现在和他下棋的都比他要小一辈,也都六七十岁了——说到这里他的神情有点黯然,也有几分自豪。</h3><div> 话题又回到490弄,老陈的父亲后来盘下陕西路的一家煤球店,家里的日子才好过了些,供他读书一直到初中毕业,后来他也进入煤炭行业,1956年公私合营,成了立了合作社,老陈成了社主任,管着6家煤球店。</div><div> 这期间,490弄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电灯线接进来了,给水站建起来了,家家用上了电灯,喝上了自来水。</div> <h3> 老陈酷爱象棋,而且棋艺很高。</h3><div>"记得1958年,新成区举行象棋比赛,参赛的共有40队,那时我代表粮油煤队,是一号选手,最后我们粮油煤队获得了冠军"——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都发亮了。</div><div> 老人记忆力特好,说起当年的许多事情,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连文革之初破"四旧"时,静安寺的烂泥菩萨都敲掉了,敲下的泥土足足有30吨,后来都做成煤饼炉的炉膛,玉佛寺的香樟木大木鱼有500斤,敲掉之后都成了柴爿,全部放到煤球店里卖,这些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div> <h3>  笔者和老陈娓娓而谈,他说:"我这一辈子先苦后甜,老话说,老来福是真正的福。这辈子,我碰到了慈母贤妻孝女,是我个人的幸福;我还遇上了好时代,这是全体老百姓的福气!"</h3><div> "我有4个女儿,现在女儿女婿都退休了,5个第三代中有3个大学生、一个硕士,还有一个读大专,还是志愿没填好!"老人不无遗憾地补充了一句。</div><div> ——陈老先生在愚园路490 弄生活了81年,是490弄变迁的见证者!</div> <h3>兰畹的今生今世 80年的岁月沧桑,80岁的风雅依旧…… 岁月会把过去的现实撕成碎片,记忆,可以把逝去的当年拼凑成鲜活的画面,历史已经过去,历史还在进行。 现在的兰畹合三为一,成为一个居民大家园。进入兰畹 ,满眼整洁和清新,老兰畹楼房乳黄色的墙壁上镶嵌着由清水红砖构成的"腰带",显得洋气而别致,飞挑的弧形阳台勾勒出曼妙的线条。 走到现在兰畹的弄底一堵文化墙,"兰畹家苑"四个赭色大字映入眼帘。</h3> <h3>这里场地不大,环境整洁优雅,功能齐全。这里俨然成了兰畹居民的活动中心 。</h3><div> 这里有兰畹书屋、青春社区、妇女之家、侨之家、同乐生活分享室、同行志愿者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劳模工作室……</div><div><br></div> <h3>居民们在这里议事论事,共同讨论"家住兰畹,共建家园"社区事务 ,有心事可以到这里释放,有了疑问可以到这里释惑,有了困难可以到这里求助,志愿行动从这里出发,兴趣爱好在这里可以满足……</h3> <h3>  居民到这里可以聊天、打牌、下棋、唱歌、看书、娱乐。这里是居民的公共客厅、精神驿站、邻里中心、娱乐场所。这里有拳操队、笛子组、编结组、合唱队经常在这里开展活动。</h3> <h3> 院子墙面上镌刻着一些含有"兰畹"的古诗句,还有梅兰芳题写的"兰畹国香佳人来,芳华春雨双燕来栖"的佳句。显得古朴典雅。</h3><div> 在兰畹家苑的院子的墙面上的浮雕,既透露出些许怀旧意味,也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活力!</div><div> 这就是兰畹,这就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兰畹。80年的兰畹散发着兰花的幽香,焕发着18岁的青春芳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