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邓小平

유일한

<h3><font color="#167efb">第三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组长:宋璐</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组员:白蓉蓉 陈文婕 陈鑫妮 马宁 张雪梅</font></h3> <h3>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后由启蒙老师改名为邓希贤,出生于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h3> <h3>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h3><div><br></div><div>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iv> <h3>改革开放</h3><div>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订规划。根据他的思想,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他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全党要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提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新局面。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div> <h3>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华盛顿白宫。</h3><div><br></div><div>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7天之后,也就是1月28日,中国的大年初一,当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堪称一次破冰之旅。</div> <h3>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h3> <h3>邓小平看望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h3> <h3>邓小平会见物理学家、教育家严济慈(1988年)</h3> <h3>邓小平会见王恩茂(1988年)</h3> <h3>邓小平会见出席第五次全国文代会代表(1988)</h3> <h3>邓小平南巡在上海 即“南巡讲话”(也称南方讲话)</h3><div><br></div><div><br></div><div>1992年1月17日,88岁的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div><div><br></div><div>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理奠定了思想基础。</div><div><br></div><div>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div> <h3>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感悟他的伟大,是因为他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三下三上的人,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态度,相信自己的信念总会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我是活不到今天的”。他用自己的言行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说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力量的源泉。革命理想高于天。可以说,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因此,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h3> <h3><font color="#167efb">小组分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制作:白蓉蓉 宋璐</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视频:陈鑫妮</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材料:马宁 张雪梅 陈文婕</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