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妈妈朱霞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妈妈叫朱霞,生于1924年。</p><p class="ql-block"> 相片中的妈妈时年30岁,却已具有不同寻常的气韵与风范。这是源自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她童年的熏染;是音乐与文学在心灵沉潜后的外化;是革命经历与社会实践对人生锤炼后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青年时代的妈妈就读于北平私立京华高等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与美术。也是在那个时期,她偶然接触到了中共地下党,在背着家庭并更改了姓名的情况下,于1946年在地下党的带领下偷偷地奔赴到解放区,很快被送往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学习。在校期间,妈妈创作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习在战斗间》。歌曲表达了战争年代的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情境。这首作品有幸被当时音乐系的系主任李焕之先生发现并提出修改意见,完稿后被收入《华北军区解放战争歌曲集》。</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学习在战斗间》,创作于1946 年 </b></p><p class="ql-block"><b>妈妈时年22 岁</b></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的妈妈被调往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1949年8月,剧社更名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也是现在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的前身)。妈妈在乐队里拉小提琴和手风琴,同时也开始了音乐创作。抗美援朝期间,妈妈曾随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为前线将士进行慰问演出,历时一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b> 1951 年,妈妈随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前线将士(右一为妈妈)</b></p> <p class="ql-block"><b> 部队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妈妈创作歌曲的同时,又拉手风琴和拉小提琴,连竹笛都在行</b></p> <p class="ql-block"> 妈妈原名王兰淑,参加革命后更名为朱霞。听妈妈说起过,名字出自《南史刘怀珍传附刘訏传》中“訏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半天朱霞”比喻人品高洁,超凡脱俗。由此不难看出,妈妈追求崇高的人格品质,向往人生的理想境界。 </p> <p class="ql-block"><b> 参加革命前的妈妈</b></p> <p class="ql-block"><b> 在战友文工团期间的妈妈</b></p> <p class="ql-block"> 1955年,妈妈转业到地方,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外国音乐组组长 ,并从事音乐编辑及录音导演工作;后调任中国广播说唱团任副团长。1973 年,妈妈结束了在五七干校的劳动锻炼,重回工作单位后,就任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组组长,并从事专职作曲至离休。</p> <p class="ql-block"><b> 转业后的妈妈依然穿着她钟爱的列宁装</b></p><p class="ql-block"><b>(照片摄于1956 年,我在妈妈的孕育中)</b></p> <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妈妈很少有时间陪伴我们兄妹,生活上也从不对我们娇惯。她所在的单位地处北京西郊复兴门外的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而我家住在北郊黄寺一带的总政大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并不发达,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无暇顾及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自小都是在大院食堂里吃饭,周日能吃上几顿妈妈做的饭菜,那是我童年最渴望的事。对于妈妈擅长做的焦溜肉片、红烧肉炖粉条、韭黄猪肉馅儿的馄饨,摊鸡蛋葱花饼、蒜黄炒肉丝等色香味的记忆,直到现在想起来都会令我垂涎,只是再也寻不到妈妈的味道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在广播说唱团担任领导期间的妈妈(二排左四。右边一张熟悉的面孔是侯宝林先生)</b></p> <p class="ql-block"><b> 42岁的妈妈早已成熟稳健(前排左五)。</b></p> <p class="ql-block"> 注重精神生活的妈妈,伴随一生的爱好是读书。妈妈在学龄前已经会背诵许多古诗文,还能流畅地倒背《金刚经》。时事政治也是她非常关注的,所以阅读报纸和内参是每天的必需。</p><p class="ql-block"> 着装上,妈妈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在她身上见不到五颜六色花哨的衣服,黑白灰三色是她的偏好。妈妈所有的服装款式均是按照男款军装的样式剪裁并订做的,无论冬装还是夏装,妈妈都会在领口处缀上风纪扣,且四季紧系,脚上穿的永远是一双军胶鞋。在妈妈身上,儿女们感受深刻并应该传承的,是她那质朴善良,高情远致,自律谦和,与乐观豪爽的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岁月已将妈妈身上那朴素、热情、大气又宽和的性情,雕琢在了她的精神风貌中。</b></p> <p class="ql-block"><b> 夏天的短袖衣,也被妈妈缀上了风纪扣。</b></p> <p class="ql-block"><b> 妈妈一直喜欢穿军装样式的衣服,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她患病卧床</b></p> <p class="ql-block"> 记得妈妈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的那些年,也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她喜欢写信,每半月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挥洒的都是她在劳动中所体会和修炼到的另一番心境,从不诉说劳动的艰辛和那特殊年代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所带给人的困扰,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情趣盎然的妈妈,常会在信封里装进花的种子,教我如何栽种和美化家里的阳台。用在干校挣的那点儿少之又少的“工分”,为女儿积攒各种漂亮的花布寄回家。</p><p class="ql-block"> 当时干校周边就只有那么一个小布店,可供大家在劳动之余闲逛一下以放松身心。心灵相通的朋友在那里遇见,说上几句暖心的话,相互道声珍重,都能给予对方莫大的慰藉。其实那个小布店早已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又心之向往的地方,是在那个特定时期与环境下,自然形成的一种别具特色的“社交场所”。布店老板人称老林,他为人风趣幽默,常常善意地和大家开玩笑,加上他一口流利的河南腔,甚是讨人喜欢。和妈妈同在干校劳动锻炼的著名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阿姨,当年还根据他这个原型,创作了单弦《老林卖布》,她在我家惟妙惟肖的表演,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期间的妈妈(右一)</b></p> <p class="ql-block"> 在干校期间,妈妈时常惦记家中她与爸爸一起栽种的几棵葡萄树。在我家的阳台前,有一个公家配给、钢管材质搭建的高大的葡萄架,以及几棵品种各异的葡萄树。每到春天万物复苏时,葡萄藤蔓便开始踊跃地向上攀缘,直至爬满整个葡萄架,随之开出黄绿色的小花,并伴有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盛夏里骄阳似火,我家的葡萄架下却是清爽宜人,阳光透过浓密的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在那里喝茶聊天最是惬意。到了收获的季节,紫色与绿色相间的串串葡萄,参差交错地累累缀满架上,亲朋邻里送上一些,大家共享收获的喜悦。入冬前夕,爸妈又会带着大哥将葡萄藤深埋地下等待来年。那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场景,早已定格成多幅鲜活的画面,深深地贮藏在了我青春的记忆中,想起那葡萄架,眼前就会浮现出爸爸妈妈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妈妈性情豪爽,这一点可从她那洒脱不羁的字迹中探知一二,可谓字如其人。在妈妈的信中,一篇纸写下来没多少字,但那并不是因为文字内容上的匮乏,而是字迹过大占据了篇幅。妈妈的字总是洋洋洒洒、龙飞凤舞,甚至偏于潦草,这与她工作中擅于速记的习惯不无关系,总是自己认识就行了,但别人阅读起来却比较费劲。阅读妈妈的信,爸爸和哥哥是高手,而我连蒙带猜也读不完整。妈妈的每封来信都会分量超重,信封上也总是夸张地贴满了邮票。</p> <p class="ql-block"><b> 妈妈信件的署名—— 朱霞</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待朋友,妈妈热情真诚,光明磊落;对待亲戚们,她更是倾囊相助,不遗余力。</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家对门住的是电影《英雄儿女》编剧之一的毛烽伯伯,他和爸爸常相互串门,有说不完的话。虽然对门住着,但每每毛伯伯来家时,妈妈都是会热情地招呼和款待,炒些下酒菜,爸爸和毛伯伯边吃边聊。记得有一次,毛伯伯没有吃晚饭,妈妈便迅速地给他煮了一碗挂面,里面竟然卧了8个鸡蛋,回忆妈妈那些生活点滴,日后都成为了我们津津乐道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 年代,是国家经济相对困难的时期,爸爸和妈妈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在较长一段世间内,帮助了亲戚们的多个子女度过了他们最为艰难的成长期。包括生活上的资助,情感上的体恤,政治上的引导,和精神上的支撑,被誉为再生父母。对爸爸家乡的亲人,尤其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妈妈也是没有二话,尽其所能。</p> <p class="ql-block"> 妈妈喜欢旅行,工作的特点又使得她具有经常外出采风和创作的机会。祖国的名山大川她几乎都跑遍了,中国地图早已清晰地刻印在她的脑子里,无论去哪里、哪条线路上有什么名胜古迹她都很清楚。妈妈对于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是极为丰富的,每每外出前,一套完整的出行计划早已在心中酝酿成熟,还从不忘记顺路探望能之所及的亲属和挚友。然出行在外,妈妈仍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其实俭朴早已成为了她的习惯,并不刻意。她总是带很少的钱,从不坐卧铺,住最便宜的招待所,造访最具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 。而每到一处,妈妈都会有书信寄回家,详细介绍她出行在外的所见所闻,与家人分享她的旅途感受。回家时也从不忘记带给女儿礼物,哪怕是她在大海边捡拾的小贝壳,抑或是五彩斑斓的小石子,至今我都珍藏着。</p> <p class="ql-block"><b> 游走于祖国的名山大川</b></p> <p class="ql-block"><b>好有趣的一张照片,妈妈坐在乐山大佛的脚趾头上</b></p> <p class="ql-block"> 微笑是妈妈脸上最常见的表情,人们很容易亲近她。在她身上有着特有的亲和力,也正是由于这种特质,妈妈在外出期间总能吸引到一些年轻人主动与她交朋友。记得每逢妈妈外出回来后,我们的家里就会多了一些造访的客人,有的和妈妈一直都保持着通信往来。</p><p class="ql-block"> 善解人意,热情健谈,宽和律己以及学识广博,使得妈妈的人格极富魅力。她喜欢与人交流,分享快乐,有记日记和写信的好习惯。听妈妈说,在战争年代那么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她都坚持着写日记。在行军途中无论遇到什么样恶劣的天气,她都会悉心地保管好带在身上的日记本。有时战友们困乏到行军走路都能睡着,大家一路走一路减轻负重,能扔的全扔掉,尤其在人体达到极限时,甚至一支钢笔都能显出分量,即便那样,妈妈的日记始终被妥善地保管着。</p> <p class="ql-block"><b> 爸爸田光与妈妈朱霞(摄于1955 年)</b></p> <p class="ql-block"> 妈妈和爸爸都从事音乐创作,战争年代的他们,同在部队文艺团体,曾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相同的革命经历和共同的音乐事业使他们走到一起。妈妈朱霞,单名一个“霞”字,爸爸田光,单名一个“光”字,他们霞光相伴,在人生的旅途上携手走过了55载,共同谱写了他们人生的精彩乐章。妈妈是爸爸生活与事业上的内助和拍档,他们相同的话题很多,共同的朋友不少。60年代初,爸爸妈妈共同创作的歌曲《焦裕禄赞歌》,以及为瞿秋白的词谱曲的《赤潮曲》,其神妙之处就在于,两个人的乐思在同一首作品中相互碰撞后,又激发出了更为别样动听的旋律。爸爸的曲风激扬豪放、宽广大气,妈妈则是婉转细腻,别致清新。她善于将在广播说唱团工作期间所接触到的评弹、琴书以及单弦和大鼓等曲艺门类的说唱艺术,作为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到歌曲的创作中,比起后来兴起并风靡全国的京歌一类的文艺形式,可以说是远远地超前于其他同行。爸爸妈妈合作的歌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儿女们无论何时唱起都会动容不已,那是爸爸妈妈为儿女们留下的最珍贵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b> 爸爸与妈妈(1973 年摄于青年湖公园)</b></p> <p class="ql-block"> 爸爸于八十年代中期因声带癌变做了手术,从此不能正常发声,妈妈便成为爸爸音乐创作上的视唱第一人,她的音质清亮圆润,视唱功底无人能及。妈妈还是爸爸作品的第一个品头论足者,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爸爸的个别作品中,还保留着一些只有作为儿女的我们才能分辨出来的一些来自妈妈的音乐灵感与乐思。</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称得上是音乐圈里的沙龙。每逢周末,家里常汇聚一些音乐界和演艺界的名流,有的是来向爸爸索要新作的,有的是来找爸爸探讨或修改作品的,更有爸爸和妈妈共同的朋友或战友前来造访做客。爸爸妈妈的家庭生活氛围在我的感受中,从来都不是那种封闭型、稳定性强的小生活模式,而是开放流动、高朋满座、无需拘束,且创作氛围非常浓厚的大家庭环境,经常是“你方唱罢他登场”。</p><p class="ql-block"> 我家住在一层楼,有个很宽敞的阳台,6级台阶上来便可直接进入客厅。客厅正面的墙上,常年挂有一副由书法家张澄寰先生为爸爸妈妈量身打造、题写并赠与的对联,上联为“好曲吟还唱”,下联是“益友去复来”,仅十个字,便生动又巧妙地将我父母的人品及家庭的氛围做了形象又生动的概括。那副对联非常地引人注目,以至爸爸妈妈的朋友们在步入客厅后还未顾及入座寒暄,便先被墙上醒目的对联所吸引。他们会饶有兴致地站在对联前,对其审视和品评一番,许多朋友都说:这副对联的着眼点非常精准,它必须是挂在田光和朱霞的客厅里才是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b> 张澄寰先生为爸爸妈妈量身打造、题写并赠与的对联</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妈妈是客厅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她才思敏捷又健谈。父母家来客有个特点,经常是同一天造访的客人相互间却并不认识,来自天南地北的都有。对于不同的客人、不同的话题,不同的造访目的,爸爸妈妈都会自然默契地进入各自的角色,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爸爸改作品时,妈妈陪客聊天;妈妈准备饭菜时,爸爸又与朋友们畅聊尽欢。客人们聊天的话题无论涉及音乐还是政治,抑或是文史哲的范畴,那都是妈妈的强项和兴致所在,她有驾驭那些话题的能力。加之妈妈的爽快热情、善解人意,以及她知识面的广博和游刃有余的待客之道,还常能忙里偷闲地呈现出一桌美味佳肴来款待来客,所以会令客人及朋友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一些原本相互间并不认识的人,却意外地在我家结识到了新朋友,他们乘兴而来又尽兴而归,在留下美好而难忘印象的同时,还能唇齿留香期待下次。后经朋友们口口相传,爸爸妈妈的家庭特色及待客之道,便成为了当时圈内人经常提及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1996年,72岁的妈妈突发脑血栓,自此一病不起,我便再也没有听到过妈妈那清脆爽朗的声音。她不但丧失了语言的功能,也失去了一切行动的能力,甚至不能吞咽,靠鼻饲维持生命……妈妈卧床整整18年,小哥哥一家付出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曾经充满活力和情致的妈妈,在患病后只能每天静静地躺在病榻上看着天花板,后来又逐渐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靠听觉辨识身旁的家人。爸爸常会陪伴在妈妈身边,两个人一个看电视,一个听电视,手握着手相互依偎,彼此的安好便是对方的晴天。</p> <p class="ql-block"><b> 患病初期的妈妈眼睛还很明亮</b></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正月十六的早晨,当一轮满月还依稀可辨,元宵之夜的爆竹硝烟还未散尽,我亲爱的爸爸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间。那一刻,未曾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我们乱作一团,尽管那样,大家还是最先想到了妈妈,不能让她知道爸爸的离去,更不能让她因此而失去精神上的依托。随即,我们打开了她房间里的音响,把音量调至最大,舒缓的音乐在妈妈的房间里流动着,但一道门之隔的外面,动静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大家慌乱地布置灵堂,准备着当日下午在家中举办的吊唁活动,届时,干休所里的老人们以及听到消息后的亲朋都会前来吊唁。 </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时整,家里的大门开始频繁地发出响动,和着那杂乱的脚步声和哭泣声......而在妈妈的房间里,一切响动都被音乐淹没了,她还不知道,相伴了55载的老伴已经离她而去……</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听不到爸爸声音的日子里,我们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瞒着妈妈,对她说:“爸爸参加活动去了……” “爸爸疗养去了......” “爸爸住院了......” 但是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敏感的妈妈又何尝感知不到爸爸的离去呢?她只是没有能力向我们询问罢了。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妈妈有时会在夜里悄悄地哭泣,可以想象,失去了语言和行动能力的妈妈,在内心深处所承受的是怎样一份巨大的伤痛啊!她又是怎样艰难地度过那段时日的......</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妈妈当时的境况,病魔在让她丧失了一切生活能力之后,却唯独给她留下了一份清醒,残忍地让她饱受疾病所带给她的严重后遗症。而面对这一切,妈妈仍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力与其抗争,沉默不语的妈妈,内心是那样的坚强。</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5日,在爸爸去世后的第5个年头,妈妈悄悄地走了,和爸爸一起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八个醒目的大字“光灿霞蔚,音乐人生”来自我梦中的灵感。碑文这样写道:“长眠在这里的是作曲家田光先生和夫人朱霞女士。霞光相伴,他们将毕生的精力与才华献给了祖国的音乐事业。田光先生的传世之作《北京颂歌》跨越时间,历久弥新。岁月记忆着他们创作中的激情与碰撞、交融与契合。光灿霞蔚,音乐人生,是他们生活与事业的完美写照。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那激昂的旋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碑面图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我家有扇多彩的窗,霞光辉映总相宜</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馨香一束寄深情,献给天堂里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摄于2021 年清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背景音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李斯特《 降D大调安慰曲第三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