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藏21天大环线深度游</h3> <h3>有一种心情,叫想去旅行</h3><h3>有一种旅行的情结,叫想去西藏</h3><h3>那片遥远的雪域高原</h3><h3>多少人把故事留在了那里</h3><h3>多少人带着故事来到这里</h3><h3>这些故事赋于了西藏神秘的色彩</h3><h3>吸引着无数的人对西藏的向往</h3><h3>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h3><h3>或许时光老了</h3><h3>却独独绕过了西藏</h3><h3>成为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h3> <h3>我们的梦想终于不再是梦,六人组,出发!</h3><h3>先认识一下我们吧!</h3> <h3>2018年4月13日,第一天,淄博_西安,全程1000公里,历时13小时。</h3><h3>早5.30分,火炬大厦集合,出发。虽互相不认识,相逢即是有缘人,很快便能融入到一起。一路欢声笑语,到达西安。</h3><h3>晚上夜宿回民街附近,吃各种小吃,逛钟楼,鼓楼......</h3><h3>愉的一天,美好的开端!</h3> <h3>2018年4月14日,第二天,西安_成都,全程711公里,历时8小时。</h3><h3>我们穿越秦岭,秦岭隧道群,让每个人为之震撼。自古以来,秦岭便是南北的一个分界,而秦岭隧道群穿越了中国地理的这个分界线,可谓一洞穿南北。在秦岭一号隧道的北口时,还是北方的天,北方的人和北方的植物。而只需经过十多分钟到达秦岭三号隧道的南口时,你看见的便是南方的天空与花草,短短18多公里的穿越,南北两景观,确实让人叹为观止。</h3><h3>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我们逛锦里老街,品小吃,看当地的风土人情,体会成都慢生活的节奏。排队吃一回正宗的四川火锅,鹦鹉学舌般的学上几句四川方言,开怀大笑😂</h3> <h3>2018年4月15日,第三天,成都。</h3><h3>修整一天,准备进藏。</h3><h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h3> <h3>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青城山,依山傍水,植被茂盛,天然的氧吧,的确是值得一去!</h3> <h3>2018年4月16日,第四天。成都_泸定桥_康定_新都桥,全程440公里。</h3><h3>成都出发,一路向西,途经雅安,进入318川藏线。二郎山隧道位于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二郎山,洞口海拔2200米,是川藏线改造的咽喉工程。</h3><h3>二郎山隧道是进入318线的标志性建筑,一般都会在这拍照留念的,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大家都有一些小激动哦……</h3> <h3>初见雪山,心情嗨到了极致,在心里已经尖叫了无数次,只是怕高反,没敢喊出声而已。一路雪山相伴,来到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桥,大渡河磅礴依旧,硝烟早已散去,沿着勇士们的足迹,在桥上走一走,看着桥下湍急的河水,还是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当年过这没有木板的桥,需要怎样的胆量和勇气呢!我和无数旅人一样,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祭奠英灵!</h3><h3>康定,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听着溜溜的情歌,看着溜溜的山,溜溜的城,就是没看到那个溜溜的他,然后我们就溜溜的来到了折多山口。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3><h3>翻过折多山,我们可以大声的说"青藏高原,我们来了!"</h3><h3><br /></h3> <h3>翻过折多山口,大片的草甸子,成群的牦牛,把我们从冰雪世界拽回到牛羊成群,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弯弯的溪流,连绵起伏的山峦,零星散落的藏族民宅,牛羊悠闲的吃草......一片美丽的草原风光在这里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h3> <h3>美景当前,惊呼--这太美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只想把所有的美都刻在脑海中,既然,美带不走,那就让我们尽情的享受这美景吧!什么高反,不适,统统抛到了九宵云外了,各种拍,各种嗨......</h3><h3>这就是我们,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我们。</h3> <h3>2018年4.17,第五天。新都桥_雅江_理塘_芒康。</h3><h3>新都桥早起出发,经过一天一夜,高反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头晕,气喘,走几步就觉得累......远远的看了眼贡嘎雪山--这座白色的冰山,继续前行,经过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然后是世界高城--理塘。理塘系藏语,"理"意为"铜","塘"为"坝子",即广阔坝子有如铜镜。在理塘,我们遇到几个骑行的年轻人,还有几个象我们一样自驾来藏的烟台老乡,相逢亦是有缘,都是被西藏吸引而来的旅人。</h3> <h3>理塘寺,又称长青春科尔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寺内珍藏有各种类型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佛教经典、三世达赖用过的马鞍、明清时代的壁画等珍贵文物,该寺每年藏历正月十五的酥油塑花会,喻为"康区一绝"。寺外矗立的白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藏族的老阿妈,手持转经筒,嘴里念念有词的,庄重的围着白塔转了一圈又一圈,不知她在祈祷着什么,愿他的虔诚能够打动上仓,如愿以偿……</h3> <h3>不得不感叹,天路的美,蓝天白云伸手可及的感觉,好想扯下一大块白云,高反影响下的我们,又满血复活了,又痛痛快快的嗨了一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h3><h3> 沿着G318国道往西而行,翻过沙鲁里山脉中段的一个垭口,拐个弯就能看到两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这就是海子山姊妹湖,海拔4685米。这个季节的湖面,冰层还没有融化,我们看到的只是两个冰湖,寒冷不仅冻住了湖水也冻住了风景。这个季节的姐妹湖象一幅水墨画,宁静而淡雅。</h3> <h3>金沙江.......毛主席笔下的"金沙水拍云崖暖",曾是那样的气势如虹,如今也不过如此。</h3><h3>我们终于进入西藏了,进藏后,路窄难行,左有峭壁,右是悬崖,道路颠簸,相当考验司机的车技与经验......到达芒康时已是晚上十点了。</h3> <h3>2018年4.17.第六天。芒康_尼农_雨崩村</h3><h3>芒康,海拔3800米,早起头很疼。收拾行囊,又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今天的目的地是雨崩村,雨崩位于云南梅里雪山东麓德钦县云岭乡境内,所以今天我们将从川藏线转战滇藏线。高反的原因,一路上都晕晕的,无心看沿路的风景,只记得有雪山,村庄一路相伴。中午时分,到达尼农村。进入雨崩有西当方向和尼农方向两条驿道,我们将沿着尼农大峡谷进入雨崩村。</h3><h3><br /></h3> <h3>从尼农村到雨崩村,全程约25公里,一路上坡,我和女伴骑螺子进雨崩村。山路难行,有些路段比较危险,需下来步行,真的很累,还好一路上景色不错,孱孱的流水与我们相伴。</h3> <h3>历时4小时,我们骑行到达雨崩村。"上有天堂 下有雨崩,不去天堂就来雨崩",雨崩我们来了。</h3><h3>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真乃世外桃源。"雨崩"在藏语的意思里是"珠宝聚集的地方",目前还没有公路可通,进入雨崩,需徒步或骑马,就因为这样才造就了雨崩纯朴独特的自然风光。雨崩村人烟稀少,要不是近几年被外界发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恐怕雨崩村的淳朴气息会保留的更好,来了才知道什么是世外桃源。</h3><h3>徒步的英雄们用了6小时终于胜利抵达,你们是最棒的哦!</h3> <h3>2018年4.19,第七天。雨崩村_冰湖</h3><h3>雨崩村分上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和冰湖,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我们今天打算徒步去冰湖,全程18公里。</h3><h3>雨崩村周遭高耸的雪山静静地守候着,就像一个忠实的保护神一样,村子里的田园、房子散落其间,草色刚开始返青,牲畜们在草甸上放牧,看起来就像一幅壮美宁静的风景画。<br /></h3><h3><br /></h3> <h3>去冰湖的路远比我想象的艰辛,刚还沉浸在美景中,它便用一路陡峭的上坡来考验我们的意志,无限风光在险峰,加油!不能落下一个人,我们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h3><h3>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峰时遭遇山难,17人全部葬身于雪山冰川中,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当时的登山大本营如今早已废弃,只有这这些破旧的木屋在诉说着曾经的一切.......卡瓦格博这座巍峨壮丽,神秘莫测的雪山,你真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h3> <h3>冰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雪山怀抱中的一颗明珠,当地人眼中的圣湖。冰雪覆盖下的冰湖神秘而宁静,静静的卧在将军峰的脚下,愈发显得它的神圣不可侵犯。</h3> <h3>冰湖这边是乌云密布,而那边却是朗朗晴空,向着太阳的方向前进.......返程吧!</h3><h3>其实,我们都累了……但天黑之前我们必需走出树林,否则我们真的可能在那片原始森林中迷失方向,所以,坚持!</h3> <h3>2018年4.20,第八天。雨崩_尼农_芒康_盐井。</h3><h3>雨崩的早晨,安祥而宁静,听说马上就有从西当到这里的车了,通车后,这片世外桃源也就不复存在了,再好好看看你吧……</h3><h3>客栈的老板娘说,这个季节的日照金山会在7点出现,当早晨的阳光照在雪山上时,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从网上看到的日照金山,很美,但无法震憾到我们,亲眼看到的才是震憾到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的美......</h3><h3>再见雨崩,此行无憾!</h3> <h3>从雨崩回尼农的路依旧还是25公里,一路下坡,强度不大,我和大家一起徒步下山。风景很美,虽然一路走的很快,但总会忍不住要停留下来,拍下我眼中认为美的东西,虽然无法复制这里的美,那就只能尽可能多的去记录它吧!</h3><h3>4个多小时的徒步,到达尼农村,我们都是最棒的哦!</h3> <h3>再次从滇藏线回到川藏线,西藏我们又回来了^_^路过盐井乡,茶马古道上的明珠,是滇藏公路上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样的 加工技艺,但在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却呈红、白两色。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h3><h3>住在盐井,一定要尝尝当地的佳加面,店主说这里的最高记录是147碗,你能吃多少呢?</h3> <h3>2018年4.21,第九天,盐井_八宿。今天的路颇具挑战性,我们将要征服进藏以来的最高点_东达山口。</h3><h3>这一路上我们将经过红拉山,海拔4448米。业拉山,海拔4658米。</h3><h3>东达山5130米。东达山是川藏南线上第二高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标高5130米,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h3><h3>"生命禁区"--东达山,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山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山的另一边是左贡。</h3> <h3>在西藏,随处可见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h3><h3>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每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h3><h3>红拉山口的经幡,带着我的美好愿望随风飞扬吧!</h3> <h3>中午到达如美镇。游子饺子馆!这家饺子馆有家的味道哦!旁边是老板的诊所!他们是四川人,因为当时西藏行,老公帮当地医生抢救了一个病人,这里医疗资源匮乏,在当地医生的建议帮助下开了这个诊所留了下来,媳妇17年开了这家饺子馆!他们正常帮助和捐赠当地藏民!</h3><h3>老板娘今天给我们讲贫困藏区的一些故事,深山里的小孩上学,有时候天气不好他们要走一周才能到学校,路上就随便找土洞挡雨睡觉,吃自己带的糌粑!有次他们去深山藏区捐赠,雪天有很多孩子光着脚因为没鞋子!女老师穿着藏族带羊毛那种围裙,来了月经走到哪里路上滴到哪里直到血迹晒干!这就是藏区,不都是象我们看到的那样美,那样的明媚,现实很残酷,让人不忍心听,不忍心去想......</h3><h3>如果想送份爱心可以捐赠冬装!</h3><h3>微信libo70老板娘的号可以通过她传递!</h3> <h3>2018年4.22,第十天,八宿_波密。行程够半,接近拉萨了,小激动。</h3><h3>然乌湖,一颗藏在藏地深处的一颗珍珠。幽蓝深遂的湖水恍若天空滑下的一滴眼泪,寂静得没有丝毫声息,犹如被久远时光凝固的女子,心头再也泛不起涟漪。当地人说,它是女神的一颗眼泪。所以才了天堂有泪,化做柔情然乌水......</h3><h3>四兄弟,在女神面前不太淡定啊,如此海拔下,跳啊……你们喘不?呵呵呵呵......</h3><h3><br /></h3> <h3>318国道3888里程碑,照一张吧……你们都跳了,我也想跳,不敢.....我是跳呢还是跳呢……</h3> <h3>在然乌湖边,路遇一藏族小男孩,很热情的向我们问好"扎西德勒",并主动帮我们拍照,其实他只是向我们索要了些饼干,零食,这里的人身上有着最原始的质朴。</h3><h3>我们的下一站是米堆冰川,没见过冰川的我,很是向往。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之一。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是一系列东南走向的高山,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能够沿雅鲁藏布江和察隅河谷北上,深入到这一系列高山之中,并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于是在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庄后的一座海拨6385米的雪峰周围,就是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h3> <h3>2018年4.23,第十一天,波密_墨脱。</h3><h3>墨脱县,藏文的意思为"花朵"。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南与印度交界。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墨脱县有中国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高山寒带等立体气候。</h3><h3>从波密去墨脱的路上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天穿越四季的感觉,刚刚还是白雪皑皑的雪山,穿过隧道,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重天地。</h3> <h3>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现在波密到墨脱已经通车,路程大概有120公里左右,需要大概5_6个小时的车程!虽然通车了,但是路况还不是很理想,所以一般都是越野车和皮卡车。</h3><h3>我们从波密租用了一辆越野车进入墨脱,司机对墨脱的路况相当熟悉,如此难的山路,看得我们惊呼不己,他们却应对自己,一路上随处可见飞流直下的瀑布,湍急的河流茂密的植被,让我们大呼过瘾!</h3> <h3>2018年4.24,第十二天。波密_索松村。</h3><h3>本以为能赶上桃花盛开的尾巴,但还是晚了几天,从波密出来,去了几出,桃花都已经落了,有些遗憾......路过通麦天险,新的大桥的通车,天堑变通途,宣告天险时代的终结。</h3><h3>鲁朗,人为建的东西有不少,只是匆匆看了看,或许是已经过了刚进藏时看什么都新鲜的时期了吧,想想当初看到什么都会惊呼美,而现在,似乎没那么狂热了……</h3> <h3>今晚我们将住宿于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境内的索松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北岸,是一个游客比较少去的村落,这里还是观看南迦巴瓦峰日落的最佳地方。 与热闹的直白村相比,这里非常的安静,一排田园景色,村子旁就是雅鲁藏布江,还有一片茂盛的桃林,每年的春季,桃花盛开,融合周边的江水、雪山,简直是美不胜收。</h3> <h3>2018年4.25,第十三天,索松村_桑日县。</h3><h3>春天的索松村犹如被雪山和桃花包裹起来的世外桃源,满眼的桃花,映衬着被蓝天氲染成淡蓝色的雪山,仿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放在眼前。这个时候的索松村,虽然寒意未尽,却已是花的海洋。远方的雪峰顶上白雪皑皑,在气势磅薄的雪山怀抱中和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畔,桃花更显得娇媚动人。我们来的时候晚了些,桃花有些开败了,只是赶了个花季的尾巴,这已经能让我感受到索松村的美了,下次,一定早点来,体会索松最美的春天。</h3> <h3>这里的桃花与我们在内地所见的有不少的差异,是一种生长上百年的野毛桃,树形高大,树干粗壮,枝繁花茂的气势十分吸引眼球。野毛桃的花朵较小,不如碧桃和蜜桃的花形大,但密度很高,密密匝匝,呼啦啦有成千上万、奔涌而来的感觉。</h3><h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如来索松看一看!</h3> <h3>2018年4.26,第十四天,桑日县_拉萨。</h3><h3>为了早点赶到拉萨,早起出发。今天会经过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市泽当镇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松赞干布时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赖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h3><h3>我们来时,雍布拉康正在修葺中,所以无法进入,只是在山下看了看它。</h3> <h3>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h3><h3>羊卓雍措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其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羊卓雍错风景不言而喻,美不胜收,美的不像话,来西藏之前真的不知道湖可以美成这样,天蓝水蓝,一幅绝美的画卷。</h3><h3>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正是时候,雪还还没有融化,旁边的山头都被白雪覆盖,湖面显得更美了……我们太兴奋了,是不是有些忘乎所以了呢^_^</h3> <h3>2018年4.27,第十五天,拉萨。</h3><h3>接近拉萨,那种对布达拉宫的渴望更甚了,刚进拉萨,远远的便能看到布达拉宫屹立在天与地之间,以一种王者之姿,占领了我们的视野。</h3><h3>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h3><h3>布达拉宫广场上的喷泉每晚8点到10点开放,为了看到布达拉宫完整的夜景,我们一直等到10点多,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布达拉宫,我今晚按着快们围着你转,不是为了修成正果,只为能多看你几眼,能尽可能的记住你每一刻的宏伟壮丽!</h3><h3>晚安,布达拉宫!</h3> <h3>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分散两侧,为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地,红宫居中耸立,供奉历代喇嘛的佛像!</h3><h3>布达拉宫最初为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清顺治二年重建布达拉宫。</h3><h3>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h3><h3>走进布达拉宫,仰视着这座巍峨庄丽,气势磅礴的宫殿,它高高在上的耸立在那里,以雪山蓝天为背景,它是一座天上的宫殿,我仿佛看到了神居住的地方。</h3> <h3>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的宗教气息非常重,门口随处可见都是一些叩拜的信徒,非常神圣和庄严。来到西藏,来到拉萨,这里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感受藏传佛教的魅力。</h3><h3>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这里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天天如此,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真诚而发自内心的膜拜,他们叩长头的虔诚姿态,彷佛是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雕琢一件庄严而精美的艺术品。</h3><h3><br /></h3> <h3>2018年4.28,第十六天,拉萨_安多。</h3><h3>告别拉萨,也就意味此次旅途的转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转战青藏线,领略一路不同的风景!</h3><h3>纳木措湖是西藏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湖意为天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离拉萨240公里。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h3><h3>那木错是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片云彩的天堂圣地,是人们心驰神往的天上人间,坐在湖边,仿佛一切都静止了,流动的只有天上的云,穿过指尖的风,心跟着湖面上起舞的水鸟一起飞翔......</h3> <h3>由于气候高寒,冬季那木错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到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内湖面大部分冰冻消失。纳木错地处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h3><h3>听说,冰雪融化后,那木错的湖水是湛蓝色的,象天空一般,只可惜,这个季节,我是无缘一见了。冰雪覆盖下的那木措,有着它着别样的美。</h3> <h3>2018年4.29,第十七天,安多_格尔木。</h3><h3>西藏的天气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刚才还艳阳高照,下一刻可能就是雨雪纷纷,安多的早晨是用雪来迎接我们的,银装素裹的群山,好美,处处透着青藏线上荒凉粗旷的美。雪,不仅让我看到了美,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下雪,道路结冰,山路崎岖打滑,前方长龙般的堵车,让我们也寸步难行……我们齐心协力装上防滑链,车辆终于可以通行。3个小时,冻僵了……</h3> <h3>"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h3><h3>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h3><h3>行径在青藏线上,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粗线条的山水画,粗旷豪迈。那莽莽逶迤的昆仑,浩瀚无边的草原,会使您訇然震撼,心旌摇荡,一种自然升腾而又超越自我的感受。</h3> <h3>出了西藏的北大门,进入青海省。过了沱沱河,便是茫茫无人区,可可西里。</h3><h3>"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是目前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h3><h3>杰桑·索南达杰(1954年-1994年),曾致力于可可西里地区生态保育的工作。1994年1月18日,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牺牲。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h3><h3>如今我们穿行在可可西里,随处可见可爱的藏羚羊,各种野生动物的足迹,长眠于此的英雄,如此景象是否让您感到欣慰了呢……</h3> <h3>2018年4.30,第十八天,格尔木_湟源县。</h3><h3>出格尔木,一路向东,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人烟,别说看到个人影子了,就连看到一株小草都会让人觉得亲切。满目的荒凉,只有那树立的电线塔,时时提醒着我,这里曾有人来过。</h3> <h3>中午时分到达茶卡镇。茶卡盐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南侧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h3><h3>茶卡盐湖的湖水极浅,不足10公分,湖底盐白如雪,没有风的天气湖水平滑如镜,拍照的效果好极了,天上的白云、远处的山峦,与游人的倒影一起呈现在湖面上,如在镜中。</h3> <h3>青海湖,古称"西海"。湖面海拔3195米,面积广达4583平方公里,绕湖一周共约360公里。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h3><h3>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草原间,构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青海湖拥有辽阔的水域,天水之间水鸟翔集,蓝天白云和湖光山色相互辉映。</h3> <h3>2018年5.1,第十九天,湟源县_陕西定边。</h3><h3>原计划今天要赶到沙坡头,考虑到路程较远,故早早出发!早上6点,集合出发......十几分钟后,车出现故障,停在了路边,一直到下午故障才排除,放弃去沙坡头,只奔平遥古城方向......</h3><h3>狂奔一天,我们穿越四省,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h3> <h3>蓝天,白云,大片的太阳山风力发电,中国最美的风电场!夕阳余晖下,巨大的风车,美极了。好想多待一会儿,静静的看着夕阳落下,夜幕降临......</h3> <h3>2018年5.2,第二十天,陕西定边_山西平遥。</h3><h3>这一路的风光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特色,黄土,窑洞......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h3> <h3>下午3点多,到达平遥,住宿平遥古城,逛逛古城,洗去连日奔波的风尘。</h3><h3>我在平遥古城等你.......</h3> <h3>晚上小酌一杯,感谢一路有你,一生的朋友!</h3><h3>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同行21天,那我们该是几生几世扭断脖子的交情啊!我们一起克服高反的不适,一起征服千山万水,一起战胜冰天雪地的堵车,一起渡过车辆故障的滞留,回头看看,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每一天,看看我们的足迹,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样的留恋.....</h3><h3>时光不老,我们不散!</h3> <h3>2018年5.3,第二十一天,平遥_淄博。</h3><h3>G20青银高速,熟悉的路线,感觉离家好近,此时的我们归心似箭……</h3><h3>下午4点,我们胜利归来!大淄博,我们回来了!</h3> <h3>西藏_淄博,历时21天,行驶一万多公里,跨越10个省,转战川藏,青藏和滇藏公路,我们穿越在中国的景观大道上,近距离的领略西藏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h3><h3>那些曾在地图上熟知的嘉陵江,大渡河,金沙江,澜仓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都一一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翻越了进藏的第一道关口二郎山,第一个海拔过四千米的折多山口,挑战了川藏第一高峰5130米的东达山口,海拔5231米号称风雪仓库的唐古拉山口,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我们亲眼目睹了日照金山的惊艳,可可西里的荒凉,然乌湖的柔美,惊鄂于羊卓雍措和那木措的神秘和宁静,青海湖的广阔……所有的这一切,只有来过才能体会到。</h3><h3>西藏,我们曾经来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