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
</div><div> 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致敬母爱,表达母爱的心灵鸡汤,可能真的和年龄有关,自己四舍五入也约等于40了,又恰好有亲戚家孩子过生日,于是放下手头的一切,骑车一路往老家奔去,回家看望母亲……
</div><div> 爸妈为了方便照顾妹妹的孩子,已经和妹妹在市里租房住了三年了,她们在市里,我回村里的机会就更少了,老家的房子只有哥嫂居住,我们村离介休市区不远,骑电动车也只需10多分钟即可到达,因已和母亲电话相约,在亲戚家等候,我到时母亲已早早等上了,又怕我不识路,早已派出侄女在路口迎接,看到母亲的一刹那,眼泪不争气的夺眶而出,母亲老了,最近腿一直疼,医生让静养,可她老闲不住,趁妹妹上班不在家总偷偷溜回村里,到地里忙活一阵子,常说,“在家窝不住,地里空气好,一进菜地心情也舒畅,哪儿也不疼了”,唉,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60多了还舍不得她的那块地,看看母亲觉得背也比以前弯了,又多了一些发白的银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有使不完的力,永远不会老……是啊,我的女儿都已经10周岁了,我们兄妹三人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母亲帮忙照顾孙子孙女外甥,现在他们5个也都已长大,母亲怎会不老?!
</div><div> 放好车子,母亲笑着说,“你倒能找到你表哥家来?村里家家都修房盖楼,路都修得和以前不一样了。”我笑笑说,“怎会不认得?虽不常回来,但这是我的老家啊!小时候这条巷子出,那个路口入和小伙伴们成天的玩儿闹,现在是大变样了,但总能找到个大概吧!”母亲笑了,赶忙迎我进了表哥家,表哥已经在饭店迎接亲朋好友了,表嫂在家等候亲戚,聊着聊着,自然又聊到了我,说我赶紧生个二胎吧,看看我们,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不也都过来了,现在儿孙满堂……我听了,很无奈的笑笑,不再作答,好容易熬到饭点了,我们起身前往饭店……
</div><div> 饭店里人来人往,大家一般以家庭关系入座,都忙着招呼自己的人,我已好久不参加村里的宴席,以前总是让母亲代为随礼,找借口不参加,一是嫌乱,二是怕见到亲人们拽着你的手,问这问那,怎么没带孩儿回来啊?你国华怎么不回来?还是一个孩儿?赶紧再生一个吧!……诸如此类,真是结婚以来老生常谈的问题,所以,慢慢的,慢慢的,我回村里次数越来越少,少到一只手的指头还用不了……村里的饭虽不及城里饭店那么高端上档次,也是有自己的特色,四个凉菜,六个肉菜,十全十美,外加主食,这次席上以肉菜居多,饭桌上人们还聊起,猪肉价格近期低的厉害,你们看,桌上肉菜,以前是肉少菜多,现在巴不得给上一整盘肉,我一看,还真是,农村人实在,每个盘子都是满满当当,有的都快要溢出来了,我们村最有名的是豆腐,以前家家户户做豆腐,卖豆腐为生,现在条件好了,坚持下来的也没几家,但都已成规模,很少有走街串巷卖的,更多的是送往饭店,菜场,豆腐常被做成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绿椒配红胡萝卜,十分养眼也有食欲;也有的大厨酷爱做虾酱炒豆腐,每次宴席豆腐都作为压轴菜,人们一看到豆腐,就意味着宴席即将结束,应该给下一拨人让座了。
</div><div> 匆匆吃完,便又找借口返家了,不是不想呆,是村里的亲戚邻居太热情,不是邀请让去这家,就是去那家坐坐,真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也怕又聊到自己,他们的世界我已生疏,我的世界他们也不理解,就像个逃兵一样回到家,仔细想想,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谁会这样嘘寒问暖,谁会每次见面都看你反感还是继续催你再生个孩子呢,恐怕他们是觉得我事业稳定,家庭美满,最要紧的就是再给女儿添个弟弟或妹妹了,想到这儿,我又有点后悔,真应该多陪陪他们,多聊聊家常,聊聊他们的身体,看看他们新盖的楼,新买的车。
</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