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东风巷(原月城街)历史文化街区坐落宜兴市中心,老城区东部。街区南为宜城解放中路,东北为东仓河,西在段家巷东侧,大部分建筑为明清至民国的房屋,街巷及道路结构基本保持明清格局。街道两旁多为两层楼房,街面不宽,店铺房开间门面较小。两幢房屋之间有宽仅容身的河巷隔弄相连,小隔弄通河埠和大路。街区有河埠、水井,外围东仓河为原护城河,南北向,呈圆弧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及商铺建设的典型特点。</h3> <h3>第一次来到东风巷</h3> <h3>月城街已有600余年历史。据《重刊宜兴县旧志》记载,唐宋间,宜兴即建造存储漕米稻麦的官仓以及用于积谷防荒的社仓。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为宜兴社仓作记。在城东建造的储粮仓库,称东仓。南宋宝庆年间,为加强县城和官仓之间的联系,县尉赵汝迈建造东仓桥。宋元之际,"东仓"已成为宜兴官府存储漕米稻麦的主要仓库,官仓附近逐渐成为街市。元末,朱元璋部将杨国兴攻占宜兴城,至永乐年间,宜兴大规模修造城墙,明清县城城垣和街巷格局,至此基本定型。东城门称百渎门,雄视宜兴东乡及太湖渎港。又利用东仓河为护城河,在百渎门到东仓河之间建月城,即主城之卫城,又称域城。域城里主街道即月城街,月城街沟通原东仓桥到东水关城河之间的联系,呈南、东北向,为宜兴进城第一街,俗呼"域城里"。</h3> <h3>六百年东仓桥,目前城里唯一的石拱桥。由于周围的环境,我只拍了曾经沧海。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留下东仓桥上魅力。</h3> <h3>摄友说,东风巷晚上更有韵味,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已经华东初上,去得太晚只能顺手抓了几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