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 /> 有位教师上示范课《认识千米》时,让全体学生到操场上走了1千米。听课教师在教室里等了10多分钟后,才见上课教师带领学生回来。类似的,我有一次参加一位教师的磨课活动,课题是《认识吨》,其中一个环节是体验"吨"。该教师不知道是体验1吨水好,还是1吨沙好,请教于我。<br /> 这两节课的经历让我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计量单位"的教学。</h1> <h1>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从适宜教学的角度,我将一个类别的计量单位区分为基本计量单位与衍生计量单位。基本计量单位是基于"体感"(身体对重量的体验而形成的经验判断)的定量刻画,衍生计量单位是基于数感的定量刻画。<br /> 以重量单位为例,主要有克、千克、吨三个计量单位。人对于重量的体验,主要的途径是手。对"手"而言,比较适合感知的量是"千克"。"克"过于轻,无法形成明显的体感(关于重量的体感,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手感");"吨"过于重,无法实现体感。因此,"千克"便是重量单位中比较适合体感的基本计量单位。<br /> 重量单位中有了"千克"这一基本计量单位后,就可以衍生出其他计量单位的参照标准。衍生的途径就是基于数感而形成的关于计量单位的"意感"(我经常将基于数感的体验称为意感,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供大家讨论)。<br /> 如把1千克的豆腐平均切成10块,得到了100克,继续把100克的豆腐平均切成10块,得到了10克,继续把10克的豆腐平均分成10块,得到了1克。1克的重量有多重?1克的体验在这个不断平均分的过程中,通过1000这个数感,形成了关于"克"的重量感。这种重量感的体验是通过数感来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推理来完成。<br /> 同样的,"吨"有多重?谁也无法通过身体来完成对"吨"的感知。"吨"的体验同样需要由学生在基本计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通过数感来完成对吨的重量体验。比如将2包盐的重量(手感)定量刻画为1千克,那么2000包(数感)盐的重量定量刻画为1吨。<br /> 我们对计量单位作这样的理解之后,就不会出现让学生去走1千米来认识1千米,也不会思考如何带1吨水去上课这样的事情了。</h1> <h1> 下面,我对各类计量单位中的基本计量单位与衍生计量单位作了梳理,如下表。</h1> <h1> 如果以上的分析成立,那么,计量单位的教学基本上就是两种样式,即基于体感的定量刻画与基于数感的定量刻画。下面,我作简单的分述:<br> <b>一、基于体感刻画的基本计量单位</b><br> 以千克与克的认识为例,其教学的基本流程为:<br> 环节一:经验的唤醒<br> 问题:千克是个重量单位,同学们能举出一个重量大约为1千克的东西吗?<br> 说明:千克、克、吨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是十分熟识的重量单位。千克作为表示重量的单位是常识,学生缺乏的是关于千克的定量刻画。这个问题可以检测出学生关于千克的定量刻画水平,为学生认识千克奠定基础。<br> 环节二:1千克的确认<br> 问题:这些东西真的是1千克吗?<br> 材料:物品与衡器。<br> 说明:重量是用衡器来测量的,这是常识。通过衡器的选择来测量学生列举的物品,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关于千克的经验水平,另一方面则筛选出1千克的物品,供后一环节的体验。<br> 环节三:体验1千克,比比谁是大力士<br> 操作:用手来掂掂各种1千克重的物品。<br> 材料:1千克棉花、1千克盐、1千克钢铁、1千克米。<br> 比赛:谁是大力士?<br> 材料:盐。<br> 方式:选两个自估力气最大的学生,各用单只手挎一个篮子,请其他学生往他的篮子里加1千克包装的盐,直到他拎不动为止。<br> 说明:形成1千克重的体感,将机器的定量刻画转变为手的定量刻画,或者将模糊的重量感逐渐清晰为手感的定量刻画。<br> 环节四:估一估,谁估的最准<br> 问题:这些物品大约几千克?<br> 材料:现备(根据学生的说法呈现一些相应的物品)。<br> 操作:呈现材料学生估计(用手)衡器测量最准的学生领奖品。<br> 说明:一只手托着1千克的物品,另一只手托着估测的物品,通过这种对比来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感。<br> 环节五:认识1克有多重<br> 材料:一块1千克的方块豆腐。<br> 操作一:将1千克的方块豆腐平均分成10份,问每份有多重。<br> 操作二:将100克的豆腐块平均切成10份,问每份有多重。<br> 操作三:将10克的豆腐块平均分成10份,问每份有多重。<br> 操作四:将10份1克的豆腐块分别交给每组学生轮流体验。<br> 结论:1克真的很轻。<br> 说明:对1克的体验来自对1千克的3次分解。1千克体感分解成1000份,1份的定量刻画由此完成,最后交到学生手上的1克豆腐只是验证了"1克很轻"的体验而已。因此,克的刻画由纯粹的体感建立逐渐过渡到通过数感来建立。<br> 以上提供了关于基本计量单位的教学样式。它的基本流程为:经验的呈现、工具的定量刻画、体感的定量刻画、体感的深度体验形成计量单位。整个流程基本呈现为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其他基本计量单位的教学流程也都可以按这样的方式进行,突出学生的体感。</h1> <h1> <b> 二、基于数感刻画的衍生计量单位</b><br /> 以吨的认识为例,其教学流程如下:<br /> 环节一:经验的唤醒<br /> 问题一:在同学们的观念中,哪些物品的重量有1吨?<br /> 问题二: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吨"这个计量单位?<br /> 说明:学生对吨的认识比千克与克更模糊,所以了解一下学生初始的状态,一则形成讨论基础,二则是将学生的各种伪认识暴露出来。<br /> 环节二:阅读书本,1吨有多重<br /> 讨论:书上说1吨为1000千克,同学们能想象1000千克有多重吗?<br /> 说明:1千克与1吨的重量感便替换成了1与1000的数感。<br /> 环节三:操作,一吨有多重<br /> 材料:盐。<br /> 讨论一:我们班大力士最多能拎几千克?要多少个大力士才能搬动1000千克?<br /> 讨论二:1袋米是50千克,1吨包含了几袋米?1袋米1户人家吃1个月,1吨米够1户人家吃几个月?<br /> 说明:学生在计算中强化1与1000的数感,从而形成对吨的定量刻画。</h1><h3><br /></h3> <h1> 计量单位的学习是需要体验的,体验在个人的认识中可以分为基于体感的体验与基于数感的体验。学生关于计量单位的学习起源于实实在在的体感,但绝不可以一直停留在体感。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如果将计量单位的学习视为一架飞机,那么,飞机的贴地奔跑相当于基于体感的定量刻画,而飞机的起飞则相当于基于数感的定量刻画,贴地奔跑的目的是为了飞机的起飞。数学永远是用思考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数学课就不会让学生去走过1千米而认识千米,去体验1吨沙来认识吨了。</h1> <h3>(作者: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俞正强)</h3><h3>(本文转载自琅琅之家公众号,部分图片源自网络)<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