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我们的芳华

胡鸣强

<h3> 写在母校杭师大百十年庆之际</h3> <h3>  恋恋风尘,转眼间时光已过了四十年。<br>  1978年5月,我们走进了这个校门。那一年我们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起初学校的名称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简称杭师专,而后又叫过浙师院杭州分校,几经变换最后确定下来的名称就是杭州师范学院,简称杭师院。我们有幸成了杭师院的第一届学生,我们是物理系771班。<br>  其实这个校园是杭州师范学校的,我们刚入学的时候是与杭师的学生同在一个校园的,所谓一门两制。后来他们全都去了玉皇山路的一所学校,也就是后来杭师院音乐系的校区。再后来杭师就停办了,整个学校连同它的历史一起并入了我们杭师院,从此我们杭师院就整整年长了七十年。然而在我们同学的心目中,我们才是杭师院的初创者。<br>  学校位于文二路上,与教工路相邻。我们读书那会,教工路以东是城市,以西就是农村了。一望无边的桑树,那时杭州周边很多地方的农家都是养蚕为生的。我们刚好就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记得那时公交10路汽车站就在学校门口,站名好像叫团校。团校与我们对门,同在文二路上,现在还在呢。我们的东边是外国语学校,再不远还有丝绸工学院,商校等好多学校。那个时候学校大都集中在文一路到文三路,这应当是杭州市解放后的新城市规划吧。。。<br>  四十年来沧海桑田,如今的这里早已成了城市中心,杭师院的这个校区也被商业开发,校园成了别人的家园。我们的学校也在教职员工和校友的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好。学校有了多个校区,一个比一个高大上。学校也从杭师院变成了杭师大,如今已是国内著名的师范类学校了。</h3><h1></h1><h3>  然而我们最怀念的还是这个地方。</h3> <h3>  这是当年的教学楼,也是学校唯一的教学楼。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非常典型的五六十年代的学校建筑。一共三层,左右对称,中间是教职工办公室,两边是教室。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是学校开办之初,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学校的宿舍很少,只能满足外地和少部分本市同学,于是我们大部分家在杭州的同学就只能选择走读,因此我们在读的两年多时间,大都是在这栋楼里度过的。我们物理系在三楼,上课、自习以及班级活动等等基本上就在这里了。记忆深刻,以至于梦里常常回到教室。。。<br>  然而这栋曾经留下过我们的芳华的大楼,连同整个校园于上世纪末被全部拆除。可惜了。。。</h3> <h3>  这是当年母校的全貌,后来叫做文二路校区。很不起眼吧,它可是杭师大的‘’龙兴之地‘’。<br>  今天的杭师大早已是今非昔比,学校也已经完全接轨国际,新的仓前校区不输国内任何一所大学。此时也不禁想起前几天校友马云在百年校庆发言时豪迈宣称:‘’杭师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呵呵,马总你不是来搞笑的吧!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伙伴们听听算了,就别当真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杭师大有了马云这个校友名气确实大了很多。<br>  很可惜这个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最初校区上世纪末被商业开发,全部房子拆的干干净净,没留下一砖片瓦。现在也只能根据各位同学的回忆,大致复原当时的面貌。希望它能够给我们同学留下恋想。</h3> <h3>励志电影《乡村女教师》</h3> <h3>  入学后不久,我们在学校的操场看了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据说是师范生必看的励志电影。电影从一场毕业舞会开始,女主角的好同学带着她的哥哥一起来到舞会,并把他介绍给女主角。这位哥哥是个革命者,他们一见钟情。我大概还记得他们两站在舞会外的平台上的一段对话:<br></h3><div> ‘’。。。涅瓦河汹涌的澎湃,堤岸上大理石的走道。‘’</div><div> ‘’听说你要去西伯利亚,去教孩子?‘’</div><div> ‘’怎么?那儿不好吗?‘’</div><div> ‘’那可是我们同胞犯罪充军的地方,可你是自愿的,你是坚强的。‘’</div><div> “你的理想正和我的心愿,但愿西伯利亚的风暴别让它连根拔掉,别吹断它,别冻坏它。”</div><div> 女主角如期来到了西伯利亚的一个小村庄的小学校。这是个矿工居住的村子,人们宁愿让孩子去矿上干活。开始好几天没孩子来学校,那个打铃的教工老是念叨:“盼着吧!盼着吧!”有一天她一个人对着空空的教室:“同学们好!我的名字叫:瓦尔瓦娜瓦西里耶维娜(我天啊!这么长的名字),你们跟着说一遍。”真的有孩子在外面跟着说了起来,女教师一阵惊喜冲了出去,原来门口站着好几个来上学的孩子。女教师高兴地把他们引进课堂坐下:“从今天开始你们不是普通的人,你们是学生。我要教你们读书,写字,算术。我要告诉你们白天为什么会变成黑夜,风为什么会吹,河水流向哪里。。。我要让你们成为有用的人。”瓦尔瓦娜的女教师生涯从此开始。。。</div><div> 影片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沙俄时期到二战胜利。乡村小学成了中学,瓦尔瓦娜从稚气未脱女教师变成满头白发的女校长。她也收获满满,最后桃李满天下,并得到了苏联国家勋章。影片以一场同学会结束,女教师各个时期的学生都来祝福她,他们个个功成名就。真是知识改变命运,他们都是矿工的孩子。</div><div> 再回到影片开头,瓦尔瓦娜的那位好同学在舞会上一段台词我至今还记得,她在与舞伴跳舞时说:“我活在世上就是喜欢跳舞!我要跳舞,跳舞,决不放过一个舞会。”当年国内跳舞没有开始流行,我们这些文革时期读书的也没有见过舞会。她怎么那么喜欢跳舞啊,很不理解。但这段当时听起来搞笑话我却记住了。</div> <h3>寝室的窗外~远处一片桑树林</h3> <h3>  那时文二路上有个露天电影院,是同学们晚上消遣的好去处。电影院很简陋,一排排水泥凳,一场电影看下来屁股吃不消,于是后来大家就自己拿着坐垫去看电影,水泥凳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坐垫,很是壮观。露天电影院的对面是外国语学校,当年学校借用了他们一栋宿舍,正好对着电影院,住在三楼的同学在房间里就能看到免费电影了。</h3><h3> 那时候看电影是最好的娱乐节目,离学校最近的是少年宫电影院,班里有个金同学好像认识人有门路,经常会带着大家去那里看进口的内部电影,这在当年是很好的享受。说起来这些来,我们现在都还很感激他。。。</h3> <h3>泛舟西湖</h3> <h3>西湖旁孤山下</h3> <h3>  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同学之间的年龄相差很大,最小的初中毕业十六岁,最大的老三届三十多岁。刚入学时老师同学是傻傻分不清楚,不过没多久我们同学就关系融洽,没了隔阂。年纪大的同学有农村插队的,有工厂做工人的,还有做老师的。有个老三届同学说自己在农村老家是五类分子,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感觉老三届的大哥大姐经历蛮丰富的,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应届生跟他们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班里几个年龄大的来自农村的老三届同学都已经成家有孩子了,他们来学校读书的同时也断了家庭收入来源,生活就很艰苦了。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的孩子重病,家里需要花钱看病,情况非常严峻,这位同学面临退学照顾家庭。这时班里的干部带头伸出援手,号召全部同学捐款相助,帮他度过了难关。满满的爱心。这样的事情以后就成为惯例,让家庭困难的同学没有了后顾之忧。</h3><div> 学校的两年多时间,同学们最开心的是周末一起郊游活动,我们比较多的是西湖划船,孤山下留影。。。快乐的时光历历在目。</div> <h3>听郭同学讲课</h3> <h3>  郭同学是老三届的,他知道的真多。</h3><div> 他们这代人本该高中毕业就考大学的,但是文革开始了,他们只能去了农村,工厂。虽然没有了深造的机会,他们却没有放弃学习,自我深造。郭同学喜欢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历史。我们常常请他为大家讲这方面的课。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早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家,活动家我都是第一次听到,还知道了这些西方人早年在美洲做过一些社会主义的实验示范,都是自掏钱财,当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于是有了后来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他还向我们介绍过黑格尔等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div><div> 郭同学后来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财大从事教学工作,后期参与筹办上海财大金华分校 并任校长直到退休。</div> <h3>夷同学的歌声</h3> <h3>  班里有个姓夷的女同学,是文艺委员。擅长唱歌与舞蹈,是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班里的文艺活动都是由她组织编排的。她也常常唱歌给我们听,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港台歌曲也开始进来了。记得有一次班级活动在西湖划船,我们在一条船上,她说刚学会一首邓丽君的歌《美酒加咖啡》,我们就请她唱了,真好听,我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这首歌就是她的翻唱。她为人很好,落落大方,我们请她唱歌她都会满足。二年多的时间里她带给我们很多快乐。。。。</h3><div> 夷同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可惜几年后因病离世,令人唏嘘。。。每逢我们同学聚会都会说起她,大家都很怀念她。</div> <h3>那一年我们毕业了</h3> <h3>郭同学的毕业歌~可以看到那个年代印迹。</h3><h3><br></h3><h3><br></h3><h3>四十年后我们再次相聚。<br>时光荏苒,岁月静好。<br>往事依稀,韶华空明。<br>我们都已从青丝变成了白发,很多人都有了第三代。<br>当然老同学再次相见少不了要说说这些年来各自的故事。。。</h3> <h3>好多年没见了</h3> <h3>我把故事说给你听</h3> <h3>我们听你说故事</h3> <h3>说说我的故事</h3> <h3>孙校长也说说自己</h3> <h3>我有话说。。。</h3> <h3>让我们举起杯</h3> <h3>干杯</h3> <h3>四十年后再合影</h3> <h3>青丝已成白发</h3> <h3>好同学很怀念</h3> <h3>四十年不长,往事就在昨天,</h3><h3>四十年不短,青年到了老年。</h3><h3>感谢上苍让我们有缘相逢在那个年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