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晨,打开窗,天儿晴得真好,没有一丝风。阴雨多日的江南想必也有了阳光吧,这对母亲来说又是一个洗洗晒晒的好日子。很多次,电话响到没人接,微信许久才有回复,退休以后的母亲似乎仍然没有空闲的时候,忙忙碌碌是她给我的最深印象。</h1><h1> 我在微信里打好了一行字,“妈,母亲节快乐!”随后很快又删除了,说不清理由是什么,长这么大,还是不习惯这样的表达。因为,我知道,远方的母亲从来不在意这样的节日,她的心里只在意我,我的弟弟。小时候是这样,我们长大后依然是,现在只是又多了一个调皮的外孙和一个可爱的孙子。</h1><h1> 我们小时候,母亲吃了不少苦,在农村小学任复式班教学数十载。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仍很清晰,简陋的校舍,繁重的教学,拖儿带女行走于家庭和工作间,却从来都是教学的佼佼者和生活的能手……这么多年,时常想起我们仨在学校办公室里用炭炉煮的饭,装在玻璃瓶里的菜,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最香的饭菜,永远忘不了……</h1><h1> 长大后的我们终于如了母亲的心愿,走出了农村。寒假,暑假,一年最多回家两次。每一次离开,母亲总是要把我们的背包塞得满满的,直到再装拉链就拉不上为止,每当这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那滋味,只有远行的人才能体会。纵有再多的牵挂,便只化作母亲的一句:在外面,好好的。</h1><h1> </h1> <h1> 降温了,多穿点;晚上早点休息,别熬夜;孩子还小,不要太苛刻,要跟他好好说话……这样的心事,母亲一直捏在指尖藏在眉梢。小桥流水人家、烟雨石板古巷,是我眼中的风景。而在母亲心里,我们灿烂的笑容、我们顺利的旅程和我们健康的身体就是母爱文化的全部,那心,盛放的早已充盈而厚重。那里,没有一个角落是她自己。</h1><div><br></div><div><br></div> <h1> 记得有一年冬天,母亲来淮看望我们,带了大包小包老家的特产,还有一纸箱家里的土鸡蛋,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儿子兴奋地从锯末粉里掏出一个个新鲜的鸡蛋,一个,两个……整整一百五十个,一个破壳的都没有,要知道,从老家到这里要换乘五次,要坐汽车,火车,中途还要打的,这一路上,她要怎样地小心呵护?母亲说因为是铺一层锯末粉再放一层鸡蛋,再撒锯末再放鸡蛋……这样鸡蛋之间减少了碰撞就不会碎了。儿子说外婆真聪明。是啊!真正的母亲都这样聪明,为了给儿女带去他们小时候爱吃的或是家里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不辞辛劳,煞费苦心。她们只会在对待自己的时候失去创造力地将就着。这个世界,所有美丽的设计,源头都是一份——爱,母爱。</h1><h3> </h3> <h1> 5.13,母亲节,阴雨多日的江南,天,很人文地放晴了。它知道,母亲有一堆衣服要洗,母亲有一屋潮湿要晾晒,母亲,不在乎这个属于她的节日。儿女回家的日子就是她的节日,儿女平安的日子便是她的节日。每个日子,都是她做不完的一桌桌饭食,都是她洗不尽的一盆盆衣物,都是她扫不完的一地地尘埃,都是她操不到头的一肚肚心事。只有当我们快乐健康幸福的时候,母亲才有了欣慰和笑容。冈察洛夫说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其实,母亲的牵挂最是永远不会枯竭。弟弟的连续出差,我慌乱摔的一跤都会在母亲心头染起牵挂的尘烟,飘飘渺渺,一直系在我们的影子上。“无论你是咿呀学语的娃娃,还是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在自己伟大的母亲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叮咛、唠叨、挂牵会时刻伴随她直到生命的终点!”风乍起,吹皱母亲一池心事。叶飘零,即成母亲满腹牵挂。</h1><h3> </h3><div> </div> <h1> 中国式的母亲大多如此,我的母亲亦是。子女逐渐占据了她们喜怒哀乐的全部,即使在属于她们的节日里,又何曾停下忙碌的身影?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无处不在却又藏得很深。许你肆意索取,也让你坦然接受。世界上有一个人,她生来平凡却又无限伟大。护我远离风浪,也教我勇敢前行。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h1><h1> 今天,母亲节,没有陪母亲吃顿饭,没有给母亲买礼物,没能把爱说出口……</h1><h1> 今天,母亲节,特别想读这首诗:</h1><h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h1><h1>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h1><h1> 谁要寸草心,报得三春晖。</h1><h1> 庆幸这是一个周末,让我有时间写下心底的涟漪……我想,通过微信看到美篇的母亲一定是欣慰地牵挂,我们在外面,都好好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