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韵、古迹?

huangqingxin

<h3> 上个月,趁广西三月三的小长假,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跟团去旅游了几天,看了湖北及河南两省的一些景点: 武汉的黄鹤楼;襄阳的古隆中、大唐影视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开封的小宋城、清明上河园;最后一站是河南省会郑州市。这次旅游,我把它看成是古文化之旅,各景点对古文化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原汁原味,有的新瓶装老酒,新造的古建筑物比比皆是,这一切,都令我深有感触。</h3> <h3>  我们这次出游,最期待看牡丹花,希望能拍到牡丹的秀丽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h3><div>&nbsp; 据说洛阳牡丹开得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一周。我们4月20日到达洛阳。导游说洛阳的大多数牡丹花已经凋谢,只有大棚里的牡丹花还开得比较好,所以导游带我们到神州牡丹园观赏大棚牡丹花。</div><div><br></div><div>&nbsp;</div> <h3>尽管是大棚里的牡丹,没有风吹雨打,但是我们看到的牡丹花已经不再嫣然、不再绚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可能还比较应景: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h3> <h3>这朵多色的牡丹花是摆放在展厅里的,也快枯萎了。</h3> <h3>同行的姐妹们穿上汉服,笑吟吟地走在牡丹花丛中,颇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觉。</h3> <h3>在大棚里偶尔会拍到几朵比较鲜艳的牡丹花。</h3> <h3>牡丹花都用栏杆拦起来,拍人像不方便。</h3> <h3>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多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于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div> </div><div><br></div> <h3>我用鱼眼镜头拍了一张龙门石窟的全景图。</h3> <h3>龙门石窟的游客非常多,人山人海,想要拍一张没有陌生游客同框的照片非常困难。同行的姐妹们好话说尽,把别的游客暂时赶到一旁,拍了一张漂亮的合影,与大佛同框。</h3> <h3>为了拍到清净的人像,同时又尽可能多地拍到龙门石窟的面貌,我用鱼眼镜头帮肖大姐试拍了一张,然后叫她帮我也拍一张,效果不错。</h3> <h3>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外国文物商人收购。</h3><div><br></div> <h3>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北魏佛像活泼、清秀,人物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唐代佛像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肥唐,瘦魏。</h3> <h3> 龙门石窟景区内,还有一个小景点:白园。这是一个为纪念唐代文豪白居易而修建的人文自然景点。里面的亭台楼阁和石碑,再现了白居易与好友论诗听琴、煮茶对弈的情态。景点建在洛阳山间树海之中,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h3>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曾贵为太傅,但是一生清贫,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他仙逝后,人们遵从他的遗嘱,把他埋葬在如今的白园内。 白居易写过的一些著名诗歌,在白园里的石碑上能看到,如《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h3>  白园是一个纪念性的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曲径通幽。</h3> <h3> 洛阳曾经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老城的丽京门建于隋唐,是洛阳城的西大门,历经元、明、清朝代,几次被毁然后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丽景门,是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以其青砖灰瓦小楼房再现古代洛阳城的风貌。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到处摆卖着河南特产。挂着招客幌子的酒馆、茶楼、书斋,给人穿越古今的感觉。</h3> <h3>  我的身后是丽景门的外墙,墙内是繁华的步行街。</h3> <h3> 丽景门城楼内设有天后宫、九龙殿、贤良庙、观音阁、城隍庙等大宫殿。</h3> <h3>  原来是古老的建筑物,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十几年前建起来的。建筑物的形状是古式的,但它的用途是现代的: 酒吧、歌厅、饭店、银行……在建筑物方面,古为今用的例子,比比皆是。是好现象还是不好的现象?本人不敢妄加评论。</h3> <h3>十三朝古都洛阳,如今有许多新建的古式建筑用于现代商业。开封也不例外。</h3> <h3> 河南的开封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之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 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在开封,导游带我们看的第一个景点是小宋城。小宋城以木质仿古建筑为主,回廊流水,亭台楼榭,仿佛把人们带回了古朴的北宋时代。小宋城里的美食广场,是一个热闹的夜市。四周是一间间饭馆,广场上方用板块封顶,板块上喷绘的蓝天白云,看上去像天空。无论外面狂风暴雨,还是冰雹大雪,里面四季如春。“小宋城”汇聚了流传千年的开封传统小吃上百种。</h3> <h3> 开封的小宋城于2013年开业。据说是模仿杭州宋城建成的,叫小宋城。而杭州的宋城,是按照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设计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不要看假的宋城,我要看真的宋城。可是,真的宋城在宋朝才有,除非人们能穿越一千多年回到宋朝,否则就不可能看到真正的宋城。<br></h3> <h3> 小宋城里有各种古装戏演出。里面的演员、饭店里的厨师、服务员都穿古装。食客和游客很多,热闹非凡。</h3> <h3>  在中国,现在有好多叫宋城的地方,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的一些城市都有。为什么那么多宋城?为什么没有清城,元城?也许人们对宋朝情有独钟吧。<br></h3> <h3> 宋朝(960年—1279年)的经济很繁荣,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都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宋朝完成或开始应用。宋城到底什么样子?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给了现代人许多灵感,成了今天一些古典风景点的设计图。</h3> <h3> 开封的热门景点清明上河园,每张门票的正常价格是120元(老年人和学生半票),1992年开始动工,1998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清明上河园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h3> <h3> 清明上河园的建设,是以宋朝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据说杭州的宋城也是以《清明上河图》为建设图纸。画家张择端当年作画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他的那幅画,会在一千年以后成为人们建造古宋城的设计图。 </h3> <h3>  《清明上河图》 最早是画家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其主题是描绘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各种牲畜共56匹,车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我们在园里看到的《清明上河图》,是把原图按一定的比例搬到了石碑上。</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真正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在北京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搬到石碑上的《清明上河图》。</h3> <h3>  按照《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风景,清明上河园集中再现了原图风物景观,再现了古都汴京繁华的盛况。</h3> <h3> 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的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等等。该照片右上角是一个大看台,观众很多。园里每天都有表演节目: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燕青打擂……</h3> <h3>  《清明上河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汴京时期的社会生活:房舍、舟车、城郭、树木、桥梁、河流……清明上河园里的工作人员,穿着各种古装戏服,在园里演绎当年宋城的各种民俗。<br></h3> <h3>我的两位好朋友,穿上汉服在园里拍照,颇有古风古韵味。</h3> <h3> 除了亭台楼阁,清明上河园里还建了一些民房,估计是仿照《清明上河图》里画的房子来建成的。明知道是假的宋朝房子,我们还是拍了几张照片,感受一下一千年前宋朝人在家门口休闲的情景。</h3> <h3>  清明上河园对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进行广泛征集,对失传的古老艺术进行挖掘、抢救,并在园内集中体现。在园中人们可欣赏汴绣、木版年画、官瓷、茶道、纺织、面人、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博彩、驯鸟、斗鸡、斗狗等民俗风情表演。</h3> <h3> 古迹新建,古图新再现。在河南,这种现象很多。在湖北的襄阳市和武汉市,这样的景点也不少。</h3> <h3>襄阳的古城门</h3> 襄阳一些街道的建筑物是仿古建筑物,夜晚的灯光把仿古建筑物照得金碧辉煌。 <h3>  襄阳有一个唐城影视基地。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魔幻电影《妖猫传》是在那里拍摄的。唐城影视城的主要景点有: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五大片区,建有皇宫、明德门、青龙寺、长生殿、花萼相辉楼、胡月楼等多个仿古建筑。</h3> 影视城,顾名思义,是用来拍影视作品的。真正的唐朝皇宫、御花园、护城河等等已不复存在,要再现当年的情景,只能靠新建的影视城。我们参观大唐影视城时,正好有剧组在那里拍电影,看到很多穿古装的演员。 大约是在1999年暑假,我在北京的故宫里参观。当时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故宫里人山人海,许多学生,尤其是十几岁的女生,是冲着还珠格格去看故宫的。当时有两个小女生从我身边匆匆走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其中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女生在大声问:“漱芳斋在哪里?小燕子住的漱芳斋在哪里?”满脸的焦急样子。可怜的娃! 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纯粹是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那个人,也没有她生活在故宫漱芳斋的历史传说。可是,就有小女生笃信能够在故宫里看到小燕子住的漱芳斋。小燕子在电视剧里调皮捣蛋、古灵精怪,又不失其活泼可爱的一面,受到许多小女生的追捧。这不,追小燕子追到故宫里来了。其实当年拍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只有极少的镜头是在故宫拍的,大多数的拍摄场景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影棚、 恭王府、北京大观园、老北京民俗园、 承德避暑山庄等地(承德山庄里的烟雨楼就是小燕子的“漱芳斋”)。<div><br></div><div><br></div> <h3> 影视城里的朱雀之门为世人呈现大气磅礴的盛唐景象。</h3> <h3>影视城里摆放有很多古旧的道具</h3> <h3>唐城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盛唐文化,把汉江活水引入城内,通过8座桥梁与城内8条水系连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格局。<br></h3> <h3>  我的好友爬上古城墙拍照,红裙飘飘,低眉浅笑。我用照相机抢拍到了这个生动的画面。</h3> <h3>  影视城里的长廊,在影视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场景。</h3> <h3>这样的背景,确实有点古旧的感觉。</h3> <h3> 据说除了目前的唐城,襄阳还打算建汉城、三国城。一方面方便各类古装影视节目的拍摄,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旅游景点供游客们观赏。</h3> <h3>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已有1800年历史。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隆中是诸葛亮青年时代和他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隐居长达10年之久。</h3>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隆中对》原名《草庐对》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三次到今南阳卧龙岗(史料记载)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著名的“三顾茅庐”)。 古隆中这个石牌坊建于1893年。1958年,整个景点做过大修缮。</div> <h3> 三顾堂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而建立的,并不是诸葛亮工作过的地方。三顾堂始建于1719年,1958年当地政府修缮过三顾堂。</h3><div><br></div> <h3>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因躬耕于南阳卧龙岗而得名),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br></h3>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公元207年至208年,刘备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相见,“三顾茅庐”的故事与草庐亭应该有密切关系。 <h3> 好多地方都争当名人的故里,湖北的襄阳也不例外。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按这个说法,当年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应该是在河南的南阳,但是湖北的襄阳却认为,襄阳才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于是有了一副对联:心在汉宝,原无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的,当时的河南和湖北两省都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不敢得罪当地豪绅,又怕承担出卖家乡之恶名,便撰此对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之争。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平息。2008年以前湖北省襄阳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各执一词,都争当诸葛亮的故乡。后经专家认定,襄阳市境内古隆中是真正的隆中。 </h3> <h3> 古隆中景点外,有一个游客中心,用于卖门票及提供咨询服务。游客中心外有一个大型停车场,还提供一些木凳供游客休息。</h3> <h3>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 “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的外面有铸铜的黄鹤造型。黄鹤楼如今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br></h3><div>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当时是“军事楼”。三国归于一统后,黄鹤楼逐步演变成为观赏楼。许多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过诗词,有的成了千古绝唱,如唐代诗人崔颢就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div><div>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r></div><div>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iv><div>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div><div>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iv><div><br></div><div><br></div> <h3>  黄鹤楼的主楼像宝塔,周围还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h3><div> </div><div> </div> <h3>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现在是黄鹤楼公园。周围有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h3> <h3> 黄鹤楼共五层,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像展翅欲飞的鹤翼。</h3> <h3>  参观黄鹤楼,有人可能会认为目前的这个黄鹤楼是古代的黄鹤楼,实际上这是1983年重建的。以前有过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版本的黄鹤楼,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现代版本的黄鹤楼。为什么每个朝代都要拆前朝的黄鹤楼?然后又建新的黄鹤楼?大概是政治原因吧?或者是新皇帝的个人喜好?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h3> <h3> 这次跟团旅游,看了河南和湖北的几个名胜古迹。除了龙门石窟和古隆中,其他的古迹景点基本上都是最近二三十年建起来的。古迹新建,是为了呈现古风古韵,以仿古建筑物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古老的历史。我心中感觉又点怪,但是在古迹没有得到很好保存的情况下,新建古迹好像又成了不得已的办法。我的思绪有点乱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