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我的妈妈是位好强直率、勤劳能干的女子。也许她的血管里流着浙江人的血液,使得她天生有经商头脑。但妈妈在年轻时因身体原因在家休养了好多年,如果没有这段病休历史,她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女强人”。在母亲休养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b></h3><div><b> 记得七岁那年,有天我放学(上幼儿班)回到家,家里没人,我便一个人在家门口玩起了踢毽子。突然,隔壁的大妈对我说:“红芬,你怎么还有心思玩啊?你娘生病住院了,还不赶紧去看看?!”我一愣,妈妈病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生的什么病?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毽子。由于年代久远,我有没有立刻去镇医院,已记不得了。总之,从那时起,我常常去医院看妈妈。有时候,村上的小伙伴们会陪着我去,步行去镇上的医院。后来得知,那几年爆发传染性肝炎,妈妈在奔牛上班,工作辛苦,不知不觉也患上了肝炎。不过,她所患的类型不会传染人。</b></div> <h3><b> 住院了一段时间,妈妈在家休养了。她每天要吃中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妈妈不能工作,只能由爸爸一个人工作养家。爸爸在奔牛上班,姐姐也在奔牛上小学,所以白天就我和妈妈在家。得了肝炎,会感觉精神倦怠,身上没力气。妈妈没力气洗衣服,只能让小小的我洗。第一次洗衣服,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冬季,有天早上,妈妈突然对我说:“小囡,妈妈洗不动衣服,今天开始,要你帮着洗了,现在就学。”我答应了。当时,她已经将衣服浸泡在盆里了,盆就在床前。我搬来小板凳放置盆边,坐下。躺床上的妈妈指挥我怎么洗,我抹上肥皂,先搓洗衣领,再衣袖、胸襟……我用小手用力搓着。这场景我记忆深刻,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学会了洗衣服。在我八岁时,我又学会了做饭做菜。那时的灶头还是老灶头,我一个人边烧柴火边炒菜,炒菜时,我站在板登上,否则够不着灶台。起初做米饭时,饭常常是夹生的,后来有经验了便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做的菜味道还不错。</b></h3> <h3><b> 姐姐也学会了洗衣做饭,她上学期间是住在老师家的,周末才回来。在假日,我俩是分工好的。若是她做饭,碗由我洗;我做饭,她则洗碗。包括洗衣、扫地等,我俩都分工。家中养有一只兔子、一只山羊,我放学回到家后常常先外出割草喂饱它们。假日则和姐一起出去割草,有时我们约上村上小伙伴们一起。小伙们有更多的时间玩,而我们因家务时间相对少些,有时还要去庄稼地帮忙干农活。条件的艰苦,让姐妹俩学会了干各种家务,一些乡亲挺羡慕的:“看玉明家的两个小鬼多能干,多听话多懂事!还有礼貌!”</b></h3><div><b> 爸爸一个人的工资要养四口人,经济挺拮据的。我和姐很乖,从不向父母要求买这买那。看到小伙伴们买冰棍吃,我们只能看看,虽然也馋。姐姐的衣服穿后嫌小了,就由我穿。爸爸的同事知道我家的境况,有时会将自己孩子已穿不上的衣服送给爸,让姐妹俩穿。在我记忆中,整个小学期间,我俩常穿别人的衣服。爸爸也很勤快,他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给我们做早饭,他这习惯应该是在部队养成的。</b></div><div><b> 妈妈养病需营养补身子,水果呀,麦乳精、葡萄糖呀什么的。她的营养品也吸引了村上的小伙伴,他们到我家玩时,有时看到桌上的营养品眼睛会发直。妈妈偶而会给他们解解馋,只是偶而,她很注意的,生怕自己病会传染给别人,所以不敢将自己接触过的食物给别人吃。她的碗筷是专用的,每天消毒,不让我们碰。她饮食也很注意,从不吃发物和太油腻的。妈妈常要打针,为了免去上医院的麻烦,爸爸学会了打针,帮妈妈打。妈妈也会打针,我和姐有时感冒发烧,都被她打过针。</b></div> <h3><b> 妈妈每天要吃中药调理,我和姐常帮着煎药,整个休养期间,她吃的中药估计可以装一大卡车。爸爸陪她去过上海胜利医院、常州三院、奔牛医院复查。小学六年级时,我家从罗溪搬到了奔牛镇,在假日,我也常陪妈妈去奔牛医院,并知道了看病的流程。养病期间,妈妈常胡思乱想,想得睡不好觉。去医院诊断,说是神经官能症,然后我又见妈妈吃起了调节神经的药片。因年龄小,我不懂什么叫官能症,也不知她为什么要胡思乱想。等上初中时,她的病逐渐好转了,也开始到爸爸厂里上班了,临时工,在门卫帮忙看门。上初中后,她告诉了我胡思乱想的原因。妈妈患病后,村上乡亲好多以为她的病治不好了,认为我们这家庭估计要完蛋了,爸爸以后可能会给姐妹俩找后妈。乡亲背后的议论传到了妈妈的耳朵里,本来她就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这下更焦虑了。她也敏感到了别人异样的目光,常常睡前胡思乱想,她可怜两个孩子,担心我和姐真的会有后妈。有次有位乡亲对妈妈说:“红英家娘哟,你的病哪天才能好哟?两个小鬼太可怜了!”妈妈听后心如刀割!不良情绪的日积月累,导致她常失眠最终得了神经官能症。爸爸经常劝她别瞎想,但还是没用。后来妈妈慢慢想开了,进行自我调节,她想只要配合医生,只要精心调养,病一定会好的。</b></h3><h3><b> 爸爸对妈妈的照顾很细心,他从没想过要离开妈妈。听说哪种偏方有利于调理身体,爸爸就尝试。癞蛤蟆可以抗病毒,他就起早或晚上出去抓癞蛤蟆,抓回来煮汤给妈妈喝。听说车前草可抗肝炎,他就出去挖草,洗净后水煎。我和姐姐有时也会挖车前草。听说佛珠草可治黄疸,他就在房屋后门外种下好多佛珠草,绿绿的佛珠草成了门外一景。到了秋季,长出的一串串的珠子成了我们小孩子的玩具。爸爸对妈妈的爱和责任感支撑着妈妈战胜病魔的信念。</b></h3> <h3><b> 在我初中毕业时,妈妈的病彻底痊愈了,她去了奔牛福利厂工作,厂长只敢安排她较轻松的岗位,几年后又做起了包装生意。她的聪明才智终于在病后发挥了出来,可以说是“大器晚成”,我家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其实她潜意识里也有个信念:我一定要好转起来,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妈妈真正的性格其实很好强,她从来不服输,这也遗传自外婆。</b></h3><h3><b><br></b></h3><div><b> 妈妈只要想到我小时候吃的苦,就感到心酸!她认为我从小受的苦比姐姐多,所以一直舍不得我嫁出去,怕我再受苦。其实她这担心是多余的,人生路上谁不会经历挫折呢?</b></div><div><b> 妈妈休养的那段岁月是艰苦的,但也培养和锻炼了我和姐姐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那段岁月又是有营养的。生活的困难来临时无法逃避,但只要一家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困难的坎终究会过去。感谢爸爸对妈妈的不离不弃!佩服妈妈的意志力!</b></div><div><b><br></b></div><div><b> 笔者后记:写此文时,我曾三度落泪,写到学洗衣服、母亲的焦虑和最后一节时忍不住落泪。我被自己感动,更被父亲和母亲的互爱和信念而感动!</b></div><div><b> 2018/5/13晨</b></div><div><b><br></b></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