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三日。仝氏福新公后裔第十次重修暨第六次合谱颁谱庆典仪式在山东省郓城县潘渡镇仝林村“仝氏家祠”广场隆重举行。</h3> <h3>首先,全国各地的仝氏福新公后裔族人代表与来自江苏省睢宁县的文瑞公后裔族人代表共同参加了祭祖活动。</h3> <h3></h3><h3> 祭祖文</h3>点香神知,闻香神现,列祖列宗,在天神佑,<h3>元末明初,新国两公,子侄十人。</h3><h3>镇守潼关,天下扬威。元帝昏庸,奸臣当道,</h3><h3>两公心冷。辞官归隐,更佟为仝。始祖定郓,</h3><h3>叔祖居睢,六百余春,子承孙继。传世二十有八。</h3><h3>数万余众,缺相少将,子孙不孝,国泰民祥,</h3><h3>太平盛世,耕读伤政,家业和平,人才济济,</h3><h3>先祖稍慰,岁在丁酉,寒衣时节,族中贤达,</h3><h3>祖风传后,追宗念祖,十次续谱,鲁苏豫皖,</h3><h3>族众响应。二世四门,强公子三,自郓分离,</h3><h3>年久代长。今时得聚,实乃重幸,子孙稍憾,</h3><h3>先祖含笑,历经冬春,续谱完工,吉时今日,</h3><h3>庆谱大会,喜事禀祖,人神共乐,报本追远,</h3><h3>传代教后,先祖灵英,神佑子孙,</h3><h3>族众愚孙,庙前敢告。</h3><h3><br></h3> <h3>上午9时30分,庆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拜谱仪式</font></b></h1> <h3>仝氏福新公后裔族谱联谊会仝军会长讲话:</h3><h3>各位来宾、各位族人:</h3><h3>大家上午好!</h3><h3>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此举行福新公后裔第十次重修暨第六次合谱颁谱庆典,首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经过5个多月的艰辛和努力,在各位族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编委人员的辛勤工作,我们续修的《仝氏族谱》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这部族谱的问世,是仝氏家族续谱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依然继承了先人遗留下来的“孔氏族谱”风格,同时又大胆创新,编撰了《仝氏族谱》特卷,将诸多仝氏家族信息整合到一起,为大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仝族历史提供便利。</h3><h3>2017年12月初,仝氏福新公后裔续谱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这次续谱正式启动。在这近六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内核外查,查缺补漏,修正错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续谱任务,没有辜负族人们对我们的期望。</h3><h3>我深深的记得第一次续谱动员会后,各地族人代表积极行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涉及到的4个省90多个村子的新增男丁统计上来,并缴纳了续谱费。这让我非常感动,也深感责任重大。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这次续谱深得人心,为全族人所愿!</h3><h3> 这次续谱共新增男孩4568人,收到续谱费27万多元。为了使这部分资金充分利用到续谱工作中,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并成立资金监管委员会,让孩子们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防止资金非正常流失。</h3><h3>这次续谱我们不仅仅补录了我们原有各门支系的后裔子孙,同时又新增了枣庄、开封两地的部分宗亲,特别是开封杞县族人乃我们二世祖四门志强公后裔,填补了历来族谱“四门失联”的遗憾,使我们的族谱支系更加完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和外界加强联系,寻找更多的宗亲加入我们的大家庭。</h3><h3>在续谱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修缮仝氏墓祠的工作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们的家祠始建于明代,大修于清雍正十二年,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期间已经进行了多次修缮,这次修缮我们刷新了大殿,修缮了门楼,描绘了衮龙柱四根,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修铺了神路,硬化了院内外地面,重植了松柏树木,以示我仝氏家族万古长青,使之古风犹存,庄严肃穆。</h3><h3>仝氏家祠西邻即为仝氏古墓遗址。我们在周边新栽植了松柏树近1000棵,也新铺了神路。更令我们备受鼓舞的是,今年春节后新近出土了仝氏十一世祖文英公武德将军石碑,该石碑为大清康熙皇帝敕造将军墓。碑长四米多,上部为雕龙石刻,并有篆字体“敕命”两字。如此皇帝赐命敕造雕龙碑,在菏泽市乃至山东省较为罕见。</h3><h3>为了使家祠和墓地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缮,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与仝家民系优良传统,传承先祖先贤美德,不忘本源,尊祖敬宗的伟大精神。我们决定在现有“郓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直接申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旦被批准下来,省里将给予相当一部分资金来修缮我们的墓祠。当然这项工作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更需要一部分资金来铺垫。这时候,广大族人一呼百应,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筹集资金10万余元,这中间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让我们备受鼓舞,感到无比欣慰。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资金尽最大努力去争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荣誉,完成全体族人的心愿。</h3><h3>家人们!通过这次续谱,我们不仅使族谱内容更加丰富,资料更加详实,世系更加明晰,同时墓祠也进一步得到修缮。但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我们全体族人团结一心,共同谱写仝氏历史新篇章!</h3><h3>最后,祝愿今天到会的族人们身体健康,全家安好。</h3><h3>谢谢大家!</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仝林村党支部书记仝丙田致欢迎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各位族亲,各姓代表:大家上午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今年三月的仝林村春意浓浓,三月的今天更是欢声笑语,首先我代表仝林行政村1300人对来自各地的族人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此次庆典在仝林村召开是咱仝氏家族史上的重大历史文化盛世,也是大喜事,我们将倾尽所能以炙热的情怀做好东道主,办好此次庆典。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此次续谱也是历经很多困难,遭受多人的质疑,但是族人们始终坚持一心为族的思想不变,最终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完成,在此我仅代表我个人向委员会全体人员,道一句辛苦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某种意义讲我们是在书写民族的历史,我坚信凭着我们对先祖的感怀再加上全族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召开好这次大会,我们绝不辜负全族对我们的嘱托。今天的庆典大会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了族人心愿。我们要团结一心,以我们真挚的感情和实际行动,共同谱写家族族谱文化新篇章,预祝庆典圆满成功。</font></h3> <h3>外族代表送来了牌匾并发表贺词</h3> <h3>外族代表王景新致贺词</h3><h3><br></h3><h3>尊敬的各位仝氏族人</h3><h3>大家好!</h3><h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仝氏家族第十次续谱暨第六次合谱请谱庆典在此举行,我应邀参加如此隆重的庆典,感到很荣幸。我代表各姓代表向参加庆典的仝氏族人表示祝贺,对各地来的仝氏族人表示热烈的欢迎。</h3><h3> 此次续谱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楷模。</h3><h3>仝氏族人在各行各业也是人才众多,希望大家更加努力,继往开来,继续弘扬家族文化。</h3><h3> 最后祝咱们到会的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h3><h3>谢谢大家!</h3><h3><br></h3> <h3>全国仝氏家族联谊会副会长仝鹏会长发表贺词:</h3><h3>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家人:</h3><h3>上午好!</h3><h3>来到郓城有三个不一样:一个是心情不一样,心情万分激动;第二个是感觉不一样,感觉倍感亲切;第三个是氛围不一样,氛围异常热烈。为什么说三个不一样呢?因为郓城的仝氏族人和睢宁的仝氏族人的始祖是一母同胞,我们的始祖是行二,郓城的始祖是老大。应该说我们的血缘关系最近,所以此时此刻我谨代表全国仝氏家族联谊会和江苏省睢宁县十万族人对这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h3><h3>借此机会,我讲几句话:一个是续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应该说“国有史、家有谱”,续谱是一个传承家族文化历史的载体,造福子孙后代。一个家族如果没有族谱,就会让子孙后代不知道始祖是谁。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参与研究族谱,三十年来,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他们很多家族都苦于不知道始祖是谁而四处奔波,这就是因为他们那个地方没有续好家谱,造成断代,留下很多疑问。所以说,作为一个家族应该把家谱续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h3><h3>在这里,我对郓城族亲的这次续谱表示祝贺,也表示钦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我们睢宁的第九次续谱做了一个样板。我来到郓城后,看到了咱们族谱的首卷,做的很好,应该说包含了很多族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大家的激情和热情是办不好这件事的。</h3><h3>第二个是是我来到郓城倍感亲切,是因为十年前我到郓城来过,当时见到了很多族亲,也祭拜了“光禄寺”,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我万分激动,有如归之感,我们真有到家的感觉。</h3><h3>第三,我知道郓城的福新公后裔族人有5万多人(仅男丁),我们睢宁福国公后裔族人有十万多人(十二万左右),占睢宁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郓城和睢宁两地的族人有十五六万人,把家谱续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怎样来弘扬家族精神,要把我们的家族事业搞好,让我们的后代子孙为祖国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我们家族应有的贡献。</h3><h3>最后,祝郓城的族人心想事成、合家美满、幸福安康,祝我们的仝氏家族兴旺发达!</h3><h3>谢谢大家!</h3><h3><br></h3> <h3>河北省唐山市族人佟合顺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到会,但赠送了书法作品,发来贺词。</h3> <h3> 唐山族人佟和顺发言稿</h3><h3>尊敬的族亲:</h3><h3>大家好!</h3><h3>首先祝贺颁谱庆典大今胜利召开!</h3><h3>仝门幸甚!</h3><h3> 我叫佟合顺,河北省唐山市大佟庄人,今年62岁。</h3><h3>十几年前经东北佟明宽老先生指引进入家谱研究和学习。</h3><h3>大佟庄本村现有村民三千多人,95%为佟姓,经多年查找已在全国各地陆续找到族人近万人已收入谱中。</h3><h3> 几年前经台前仝兴家介绍得识仝姓族人,倍感亲切。尤其经西坤家访老谱,得见我村始迁璋祖名讳,在已知多个璋祖传记中唯福新公二世二支志高三世云四世海五世镗六世璋最为接近,因村里老人口口相传祖上来自山东枣林庄且与孟姓表亲。恰好璋祖母亲姓孟!多处记载证明我们和郓城福新公后裔相似度最接近!只差一层窗户纸有待我们接开。恳望各位族亲有相关证据提供于我不胜感激!</h3><h3> 得悉颁谱庆典大会召开兴奋异常,心向往之。但因家母仙逝五七未过不能脱身远行,遗憾之至,请各位族亲鉴谅……</h3><h3> 不管怎样仝佟一家不可分离!我坚信这一点。</h3><h3>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族人来唐山叙亲游览我们也会去老家拜望大家!</h3><h3>祝庆典大会圆满成功,祝全体族亲合家欢乐、吉祥如意!</h3><h3>最后向为此次修谱做出辛苦奉献的各位表示深深地敬意!</h3><h3>祖宗和后人会记住大家!</h3><h3><br></h3> <h3>副会长仝冬峰代读佟和顺贺词</h3> <h3>民权分会长仝臣荣代表各地方协会致词!</h3> <h3>编辑部主任仝西青汇报续谱工作:</h3><h3>尊敬的各位族人,老少爷们:</h3><h3>大家好!</h3><h3>追远堂仝氏族谱第十次续谱及第六次合谱历经五个多月,在全族老少爷们的大力支持下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今天我们进行贺谱庆典大会是咱们家族史上一大喜事,永载祖史,可喜可贺。</h3><h3> 我下面就咱们这次续谱工作做一下汇报和说明,说错了,咱们这些爷们儿多批评指正。郓城福新公老爷爷这一支家谱是从清朝雍正年间直到今天一直是使用的孔府版本也就是孔版。据目前来说,咱这一版本保守估计好像只有咱们在用,中华历史5000年啊,咱们传承了也保留了这一文化瑰宝。</h3><h3>咱们福新老爷爷子孙遍布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菏泽,濮阳、开封、砀山、济宁、泰安等市。另外,外迁散支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从元朝末年到今天600多年传世28代,数万余众,从04年到17年13年的时间里,新增男丁4560多人。工作量较重,我们为了节约时间让第十套家谱及早问世,我们集思广益使用了偷懒的方法-----拆谱收录法。</h3><h3>我重点推选卷首要深入研究谱序,祖德碑文,墓地碑文。这些虽然文字不多,语言简短,但是它充分体现了出咱们仝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族谱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弘扬祖德,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要认真钻研,对自身修养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传统教育素材。</h3><h3>这次续谱,总体上来说是质量较高的,但是也避免不了错误,希望各地族人回去以后认真对所在卷进行核对,把错漏之处及时通告我们,以便咱们下次续谱减少错误。</h3><h3>我学问不高,准备也不充分,再次请求批评指正。</h3><h3>最后祝全组人族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谢谢大家!</h3><h3><br></h3> <h3>名誉会长仝凤博发表讲话,讲述墓祠修缮及下步工作计划。</h3><h3><br></h3><h3>各位族亲、老少爷们儿:</h3><h3>大家好!</h3><h3>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咱们追远堂福星公22世孙。我叫凤博。在家族文化和中外族谱传承中,我是年龄较小的一个。能在咱们第十次修谱及第六次贺谱庆典大会上发言,使我感到荣幸。</h3><h3>咱仝氏福新公和文瑞公一脉自元末镇守潼关归隐600余年,几经沧桑,世代兴旺,虽然不能封侯拜相,但凭己之力在平凡道路上也是继即人才,现传世28代。祖上虽远,然历代子孙不忘念祖报宗之恩情。</h3><h3>郓城追远堂福新公家庙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并有御赐“光禄寺”、上马台、滚龙门柱,是目前咱们周边地区为数不多的黄泛区建筑,内侧是巨木支架,双横梁加檩木登顶,外侧砖石填充,具有建筑艺术及历史研究意义。</h3><h3>仝氏家祠西邻即为仝氏古墓遗址,新出土11世祖文英公石碑上刻有敕命武德将军,可见咱们族上还是有继承始祖之风统领军官的。这次续谱又种植绿化了南林,修缮了祠堂,这是一件大事,祖上有灵,也能含笑九泉。 古墓遗址原有四十亩,现存十八亩,原有明清两代石刻数十个,考古价值很高。但因黄河泛滥,泥沙淤积,遗址大部分墓穴和石碑深埋入地下。早年此地多次被盗墓,文物遗失。</h3><h3>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修缮我们的仝氏家祠和古墓遗址,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与仝家民系优良传统,传承先祖先贤美德,不忘本源,尊祖敬宗,近几年海内外仝氏福新公后裔子孙提出将古墓遗址和古祠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在中共菏泽市委市政府、郓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定能实现。此举对吸引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人员、爱好者、及仝氏后裔回乡寻根谒祖,对于研究元未明初治理黄河以及红巾军发展史,元明清三代黄泛区建筑技术及建筑史,明未清初孔子后裔衍圣公艺术造诣及衍圣公家史,明未清初士大夫宗庙建设及祭祀特色,以及推动全国民间交流与合作亦具有重要意义。</h3><h3>国家的兴旺发达,文化繁荣是重要体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发展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引以为豪的是郓城县仝林村仝氏家祠和仝氏古墓遗址既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刚出土的历史文物,还有保存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群。我们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仝氏家祠和仝氏古墓遗址,特申请将“仝氏家祠”和“仝氏古墓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刚才仝军大爷提到咱们这个特卷将对年轻一代了解咱们仝氏历史提供便利,我们将对新一代人的教导放在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来,我们将</h3><h3>树立家族意识,培养家族观念。</h3><h3>团结家族思想,实现家族梦想。</h3><h3>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一个家族精神的传承。</h3><h3>我们要力争让族中每一个人都懂得国有史,县有志,家又谱的重要意义和国有史可知兴衰,家有谱可正本清源,族有谱有根可寻的深刻道理。</h3><h3>我年纪尚小,才学尚浅,如有错误,还望各位亲指正批评。</h3><h3> 谢谢大家!</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颁谱仪式</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舞狮表演</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颁谱庆典完整视频</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