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粗布鞋》</b></h3><h3><b> "揭被"用已经不能穿的破衣服,洗净晒干。撕成大小不一的小布片备用,叫"埔衬"。</b><b>拿一张木板或小饭桌,洗净桌面,用水贴上一层旧报纸。用蒿种子面打浆子,加水加温成糊。</b><b>然后在纸上刷一层浆糊,贴一层布,用手压平赶实。刷一层浆糊,再贴上一层布。布的大小要合适,不能重叠,各种颜色的碎布,贴到一块五颜六色很好看,回忆起来很象现在孩子玩的拼图。那时我年龄太小旧布都撕不开,只能给娘递差不多的布块,布大了娘便再撕下一块。"揭被"分两种,一种厚的是纳鞋底用的,五层布。一种是做鞋帮用的,三层布。打</b><b>完"掲被"后把桌子,板子斜对着太阳晒,晒到八九成干,揭下来再晒直到完全晒干,罗起来压到炕席底下压平。</b><b>废旧衣物统称"埔衬",当时走乡串户收废品换东西的货郎有句号子。"破埔衬,烂套子,不戴的破帽子拿来换糖吃啦,"</b></h3><h3><br></h3> <h3><b>搓麻线,</b></h3><h3><b>麻线,用麻搓成的一种比较一粗的线,用来纳鞋底,上鞋帮用,另一种麻线是用棉线几股搓成的,但股数都是双数,我经常用小指头勾着线的一头,娘用牙咬这一根,两只手来回搓另一根线,最后合成一股,用毛巾来回给线松劲或赶匀。麻线,大约2米多长一根,头是死的一头是活的,活头很细可以从针眼引线。</b></h3> <h3><b>下鞋底,下鞋帮。</b></h3><h3><b>用早量好制好的纸鞋样,在已压平整的"揭被"上用笔把</b></h3><h3><b>鞋样画出各种鞋帮,鞋底。然后剪下摞在一起,备用。</b></h3> <h3><b> 纳鞋底,</b><b>用白布条严鞋芽子,</b><b>用麻线,先用针锥扎一个孔,再用针,一针一针的穿线纳鞋底。针很难穿时,就用指头上带的顶针,顶一下,顶针上很多小坑正好顶位针鼻。纳鞋底是做鞋最繁重的一道工序。很慢一针挨着一针。很密很有规律,用力还要匀,纳好的鞋底无论你斜看,正看都能成行,针脚大小均匀,很好看,小时候经常拿娘纳鞋底玩。一双鞋底得做好多天。娘大都是晚上吃完饭,洗刷完餐具,才开始纳鞋底。中途停止,就把麻线和针缚在鞋底上把针和针锥斜插在上面,放入针线菠箩子里。</b><b>最后把做好的鞋帮,鞋底用麻线绕鞋底缝一圈算完成,这叫上鞋底。</b></h3> <h3><b> 我数过一双鞋底。大约需用针锥和针扎1400-1600针眼,一个针脚用针锥扎两针,穿针引线两针,完成一个针脚需要四针。</b></h3><h3><b>1600x2x2=6400针,再加上,沿鞋口,拾鞋口,纳鞋邦,上鞋掐子,大约还不下于1000针。鞋邦用"结被"两层,挂里、表。沿鞋芽子。缝掐子,上鞋底。<br></b></h3><h3><b>鞋底,三层结被,薄的五层,厚的6层,3x5=15层,一双鞋底加里表,总计17层布。</b></h3> <h5><b><br></b><b> 按粗布鞋算,按平原地区算每人,平均每人每年大约穿烂三双鞋。山区每年每人不会低于五双鞋,山区出来的教授兄弟曾告诉我,上学时走山路是提着鞋走几十里地,到学校才穿上鞋。放学后回家出校门就找个没人的地方脱下鞋,怕磨烂了就没鞋穿了。你家中有几口人一算便知你母亲一年在昏暗的油灯下做多少针线活,缝多少衣裤,鞋袜。不过有姐姐的会好一些,能帮助一下。反正我小时候很少见娘早睡。记忆象画像上一样在守着煤油灯,菠箩子,做鞋的娘。</b></h5> <h3><b> 据说粗布鞋始于周,曾出土过周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归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基本一致,表明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我不太想信这个时间,中国喜欢把考古时间虚夸,我认为有千层底布鞋前,必须得先有制针技术,有针前必须得能使用铁,并且有制针鼻技术,没有制针鼻技术就一切无从谈起。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千层底布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件好事,自己留了一双半新的布鞋,放在身边,有时拿出来在室内穿穿,一个可以做拖鞋用用,一个做为一种思念和寄托。</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