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912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苦命、坚强、博爱、善良、勤劳、勇敢</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善解人意、只知奉献从不索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面对困境斗志弥坚!</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没有文化 同样伟大!</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儿子对母亲一生的评价</b></h1> <h3>我的母亲,摄于2009年4月9日汉中新时代照相馆,时年75周岁</h3> <h1><b>写在2018年母亲节的话:这一年84岁的母亲身体日渐憔悴,感情脆弱,经常在我面前动情流泪,这是母亲近来的最大变化!常常一件事情就会触动母亲的内心情弦,感情真实流露了出来,就像童真的孩子的表现一样!老小孩和返老还童是我对84岁母亲而今的认识。又到一年母亲节,巧合的是今年的母亲节又是我的生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很想为母亲制作一本图文并貌的美篇书,写给母亲,留给未来!做为母亲84岁人生的回忆录,也算是2018母亲节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b></h1> <h3>母亲生于1934年3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五,祖籍河北武安。两哥一姐,两个弟弟(其中大弟弟过继给人),排行老四,姐姐14岁时夭折,13岁丧母,母亲带着自己7岁的小弟弟和我姥爷一起在农村务农。两个哥哥在关外经商,从事药品买卖。1954年腊月十八暨公历1955年1月11日,与我父亲见一次面后,登记结婚,四天后的腊月二十二日暨公历1月15日父母亲结婚典礼。1955年10月21日,大女儿降生。1967年6月1日带着我的两个姐姐还有2岁不到的哥哥离开了老家农村,坐火车前往东北哈尔滨投奔父亲。在哈尔滨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打零工,听母亲和姐姐讲还在家里纺过石棉。1972年母亲招工进入了哈一工家属办木工车间,参加了工作,属于大集体性质。1975年母亲跟随父亲举家搬迁至陕西汉中75号信箱,暨现在的汉江工具厂,参加三线建设。1985年12月光荣退休。先后与1984年6月,1988年9月,1992年12月,2001年4月为我们四个儿女结婚成家。并为我们四姐弟,带大了各自的儿女,【四个外孙(女)孙子(女)】2005年4月,二姐两口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遇难,母亲71岁丧女。2014年1月28日,母亲精心照顾护理了十年之久的患帕金森病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丧偶。2016年8月,因小肠斜疝发作,而入院手术,这是时年82岁母亲人生中的第一次住院。2017年大年初五,辛劳一生的母亲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持续了半年之久,期间几度复发。2018年大年初八,腰病再次复发,足以说明84岁高龄的母亲依然为我们的大家庭仍在操劳!积劳成疾是母亲为我们整个大家庭一生辛劳的诠释!而今保护好母亲,让母亲有尊严地安享晚年,是我们做子女的最大心愿!</h3> <h3>这是为2018年母亲节制作的视频,时长1分钟11秒</h3> <h3>这是2015年母亲节制作的视频,时长7分钟</h3> <h3>夫转妇隨,情定汉工</h3><h3> 母亲在汉工的日子</h3><h3> 1975年12月,响应国家号召,时年41岁的母亲跟随父亲从东北搬迁来到陕西汉中汉江工具厂,投身到三线建设中。父亲在生产车间工作,母亲被安排到大集体体制下的家属办木工车间,从事包装箱加工。从农村到城市,从东北到汉工。母亲由一个农民,走进了工厂,也因此而要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新的生活。母亲只上过二年学,但天性勤奋好学的母亲很快适应了工厂的工作!母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为四个子女的家庭主妇,更多地承担起了家庭重任,并且支持父亲全身心地投入到汉工的发展建设中!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就是母亲在汉工的生活。 </h3><h3> 父亲在生产车间一线上班,每到月底的时候,常常要加班延点,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我们这个大家,以便让父亲能够安心车间的工作,直至1992底父亲退休返聘的那段日子。那时我还在上学,常常是晚上父亲下班回家后,夜班的同事经常会到家里找父亲,有时是调床子,有时是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需要父亲去现场指导解决。父亲总是撂下碗筷,立马回车间了!而家里这一切就都留给了我的母亲!今天我在写到这里之时,心中就有一种疑问:是什么让父亲如此敬业,是什么又让母亲任劳任怨,一人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呢?!</h3><h3> 1984年6月,就在大姐已经确定下来的婚期即将到来的前几天,父亲因为工作的需要,被安排去外地出差,为用户解决刀具的使用问题!面对自己子女的第一尊婚事,面对突发的情况,母亲没有拖父亲的后退,独自一人为大姐如期张罗举办了婚礼!那时我们其他子女都小,全靠母亲一人跑前跑后,可想而知当时母亲的辛劳!今天我同样会有一种疑问,面对自己孩子的第一尊婚事,父亲竟然因为工作原因而无法参加,而母亲又能够一人独自承担起这一切!</h3><h3> 1990年父亲因眼疾视网膜脱落,需到西安手术治疗,车间生产任务紧张抽不出陪护人员,此时母亲带着还还没上学的外孙,又陪护父亲去西安救治,虽然最终因西安的医疗水平限制,无法手术,不得已,后又转院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最终在那里手术康复。(广州陪护换成其他人)但对于没有文化的母亲,在异地他乡二十多天的陪护,实属不易!最终陪伴父亲完成了前期的检查和治疗准备。</h3><h3> 自己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退休后又帮着我们带大四个孩子!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但是不幸又接踵而至,先是2005年我二姐和姐夫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罹难,让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最大的人间不幸!而后父亲的帕金森病又到了晚期,病魔已将父亲击垮在床,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母亲又整日整夜的在床前护理照料!照顾父亲的工作是很艰难的!父亲最后的3年,丧失了自理能力的父亲,吃喝拉撒睡,一天三顿饭,都是我母亲自己照顾,而且还必须每天喂三次药。(虽然药物治不好病,但还必须服用,否则连目前的状态都维持不住)同样高龄的母亲要照料一个体重是她近两倍的父亲,翻身喂药换尿布,可想而知有多困难!母亲患有小肠疝气,因此而常常发病!但母亲很坚强,从不要求我们做什么,总是一个人承担着!</h3><h3> 2014年1月28日,母亲陪伴父亲十多年的抗帕之路走到了终点,相濡以沫60年的父亲最终离开了母亲,让母亲一人孤零零地留在了汉工大院!从河北到东北,从东北到汉工,母亲跟随着父亲一路走来!父母大半生的经历都留在了汉工这片土地,这里洒下了父母亲工作时的汗水!这里写下了父母亲在此工作生活的难忘回忆!这里留下了扎根在此的你们的子孙,继续在此默默工作! </h3><h3> 而今84岁的母亲依然在此安度晚年!四十多年来,母亲在汉工积累沉淀的宝贵精神品质:勤劳、勇敢、坚强、善良、博爱、善解人意、只知奉献从不索取,面对困境,斗志弥坚!这些都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母亲身上的这些优良品质,陪伴着母亲有尊严地生活在温馨和谐的汉工大院,一起迎接百年汉工的到来!</h3><h3><br></h3><h3> </h3> <h3>1975年12月,搬迁来汉中时,途径北京一家六口</h3> <h3>我们姐弟四人于北京颐和园留影</h3> <h3>兄弟俩天安门前合影,1975年12月</h3> <h3>我的爷爷奶奶和大姐,1960年春节河北武安老家留影</h3> <h3>1959年父亲回家探亲,途径北京在北海公园的留影</h3> <h3>1966年父亲在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时欢送同事入伍的照片</h3> <h3>1972年,父亲在哈一工(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时的照片</h3> <h3>这是百天的笔者</h3> <h3>这是1975年从哈尔滨搬迁来汉时,摄于哈尔滨照相馆,母亲和我及姐姐的合影</h3> <h3>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家庭中最早的照片——父母和大姐一起在老家照相馆留影</h3> <h3>这是2015年6月带母亲重回北京是留下的一组镜头,以下这段话是我在汽车之家论坛发帖时的一段内容,摘录在此,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链接。</h3><h3>  四十年前的1975年,时年41岁的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六口举家搬迁到陕西汉中,建设三线,也正是那一次的长途迁栖,让我们全家在北京有了一个星期的短暂逗留。也让当年只有4岁的我,对北京留下了依稀美好的记忆,天安门前的留影,颐和园、北海公园的白塔、大栅栏、西单、王府井这些深印脑海里的模糊记忆,如今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带上老母故地重游,寻找四十年前记忆的想法。更令人激动的是,当年最老的经历者,而今82岁的母亲依然健在,她也有这样的念头,带上老母故地重游,是我的最大愿望!但是母亲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很难实现这个心愿!母亲虽无大病,但腿脚不便,不能长时间行走,更担心的是晕车。路线的选择、交通工具决择,景点选择等等都是需要全盘可虑的!此行对母亲和我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6.20这天我和母亲开始了轮游北京天津的旅程!和母亲一起找回四十年前的记忆,既是享受,更是挑战!谨以此篇《轮游京津》,记录这段美好而难忘的旅程!并将此献给所有怀揣同样梦想的朋友,借鉴参考,一起共勉!</h3> <h3>2015年6月带母亲重返北京,故地重游寻找40年前的记忆</h3> <h3>推着轮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h3> <h3>和82岁的母亲乘坐电梯登上了天安门城楼</h3> <h3>这是母亲在汉中——北京的列车上</h3> <h3>和母亲在记忆中的北海公园合影</h3> <h3>推上轮椅,以便减轻母亲走长路的痛苦</h3> <h3>2015年82岁的老母,人生中第一次乘坐京津城际高铁</h3> <h3>天津劝业场合影</h3> <h3>这是母亲的近况</h3> <h3>2018年5月母亲观摩汉工运动会</h3> <h3>汉工运动会赛场边,与老友交流,眼神中透露着辛酸</h3> <h3>2018年4月母亲腰椎疾病好转后,再次出门买菜</h3> <h3>2018.3.18星期天,接患病的哥哥看望腰间盘突出再发的老妈</h3> <h3>这是母亲和患病的儿子在家门口</h3> <h3>这是母亲平日做家务时的一组镜头</h3> <h3>这是2018年除夕之夜,母亲在包饺子</h3> <h3>这是2004年国庆母亲在家里,摘菜做饭</h3> <h3>这是母亲在切菜,也是母亲日常生活的常态,直至今日</h3> <h3>这是母亲母亲春节给我们包饺子,2003年春节</h3> <h3>1998年二伯父来汉中探望父母时在家里包饺子</h3> <h3>这是近些年父亲走后,带着母亲自驾游的一组镜头</h3> <h3>2018年春节,驱车前往汉中兴汉新区汉人老家游玩</h3> <h3>这是84岁的老母在汉人老家前</h3> <h3>这是2017年12月31日汉中一江两岸南郑江边</h3> <h3>这是2017年11月26日大河坎滨江西路公园</h3> <h3>这是2017年10月2日,汉中鲜味人知酒店聚餐</h3> <h3>2017年国庆骆家坝景区母女俩一起</h3> <h3>这是2016年夏天带母亲和老姐华阳古镇游</h3> <h3>2016国庆前夕阆中古城自驾游,在宁强服务区兄弟俩和手术后50天的母亲合影</h3> <h3>这是2016年自驾游阆中古城时合影</h3> <h3>这是2016年春节成都自驾游在剑阁服务区和朋友一家分手时留影</h3> <h3>西汉高速德阳服务区留影</h3> <h3>这是2016年春节自驾游成都时,都江堰宾馆前合影</h3> <h3>这是黄龙溪景区</h3> <h3>这是2015年九月,母亲和我们骑自行车一起游览青木川古镇</h3> <h3>这是2015年冬天,母亲游褒河石门栈道</h3> <h3>这是母亲患病时的一组镜头</h3> <h3>2016年8月7日汉中3201医院母亲人生中第一次住院输液</h3> <h3>2016年8月母亲小肠疝气手术时,大姐照顾母亲</h3> <h3>2017年大年初五,母亲勉县骨伤医院就医</h3> <h3>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母亲身体憔悴,2017年5月</h3> <h3>这是母亲照顾患帕十年之久的父亲的一组镜头</h3> <h3>这是母亲照顾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父亲,2012年</h3> <h3>这是2013年夏天母亲推着父亲在家门前</h3> <h3>这是2013年母亲在家门口的超市前,护理照顾父亲的合影</h3> <h3>这是母亲家庭生活的点滴记录</h3> <h3>2018大年初五,汉中三味鱼府一家春节团聚</h3> <h3>2018年大年初四,汉中华盛超市上扶梯</h3> <h3>2017年母亲83岁生日</h3> <h3>为母亲过生日</h3> <h3>2017年褒河景秀山庄和母亲一起K歌</h3> <h3>2017年夏天,接阿尔茨海默病的哥哥来母亲家</h3> <h3>这是2017年夏天汉中汉江边母亲和哥哥</h3> <h3>这是2016年清明母亲和我们一起在汉中公墓父亲碑前祭奠父亲</h3> <h3>这是2015年冬天,母亲逛汉中华润万家超市</h3> <h3>这是2014年夏天母亲,在汉江新城小住时,在街头邂逅久违的老街坊</h3> <h3>这是2010年母亲和我们一起在汉中民俗村为父亲过生日</h3> <h3>这是2009年在我家里为父亲过生日时的合影</h3> <h3>这是2008年清明假期带父母在汉中兴园湖公园游玩时的合影</h3> <h3>这是2005年我们完整家庭过的最后一个春节</h3> <h3>这是2005年3月5日汉中桥头火锅店给母亲过生日时合影。而今照片中三人已永远离开了我门大家庭</h3> <h3>这是2002年父母回河北老家时在邯郸丛台公园前外甥两口合影</h3> <h3>这是2002年在汉中仁和饭庄为母亲过生日时家庭合影</h3> <h3>这是2001年夏天我结婚后在母亲家全家吃火锅</h3> <h3>这大概是1988年夏天时家里合影</h3> <h3>这是1986年搬入新房暨而今所住地时大姐一家和父母亲以及二姐的合影</h3> <h3>这是1985年的父母亲</h3> <h3>父母亲为我们四个儿女结婚成家</h3> <h3>这是1988年二姐结婚出嫁时,姐夫接亲时和母亲道别</h3> <h3>这是2001年4.12我结婚当天和父母的合影</h3> <h3>这是2001年4月12日我结婚当天和父母亲的合影</h3> <h3>这是2001年在单位招待所我的结婚典礼后全家合影</h3> <h3>这是母亲2014年3月8日,参加外孙女婚礼的时候,结婚现场</h3> <h3>母亲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又为我们四人带大了各自的孩子!</h3> <h3>这是1990年母亲带着5岁外孙陪伴父亲在西安就医时在西安动物园留影</h3> <h3>这是1990年母亲带着5岁的外孙在西安陪父亲求医时,在大雁塔前留影</h3> <h3>这是1991年在厂公园母亲带着外孙女(二姐的女儿)</h3> <h3>这是1991年母亲和大姐及外孙女在厂公园的合影</h3> <h3>这是年近70的母亲在给我带女儿,2005年春天</h3> <h3>这是母亲帮助带大的孙子孙女。</h3> <h3>这是母亲亲手带大的(外)孙女</h3> <h3>这是2016年母亲抱着玄外孙女,进入了四世同堂时代</h3> <h3>这是母亲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组镜头</h3> <h3>这是1994年4月,父母亲退休后单位退休职工组织到南湖公园春游</h3> <h3>这是母亲退休后在勉县武侯祠春游</h3> <h3>这是1991年母亲随大姐单位一起去南湖公园春游</h3> <h3>这是南湖公园母女三人合影</h3> <h3>这是1993年母亲参加厂退休人员的秧歌队参加元宵节秧歌晚会</h3> <h3>这是化妆后准备上场</h3> <h3>这是汉工退休秧歌队演出前合影,1994年</h3> <h3>我们小家和父母亲的合影</h3> <h3>这是2009年4月9日,汉中新时代照相馆和父母亲的合影</h3> <h3>我的母亲(写于2012年母亲节)</h3><h3> 母亲今年已经78周岁了!只上过两年的学,也就是说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而且那个年代的二年级基本上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就是个文盲了!13岁时,母亲的母亲就去世了,我姥爷带着我母亲还有当时只有7岁的弟弟一块生活。每当母亲讲起她童年的那段辛酸史,她眼眶都会湿润,甚至流下眼泪来!</h3><h3> 母亲结婚成家后,先后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大姐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当时母亲带着姐姐四处求医,鉴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对疾病的认识,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那时父亲在东北工厂里工作,母亲一人在农村老家带着我的姐姐和哥哥,其中还有一个残疾的姐姐!可想而知母亲那时的日子真是艰难啊!</h3><h3> 再后来,六十年代后期,母亲一人带着哥哥姐姐三人去东北"投奔"父亲,那一次的远行,对于农村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来说,就是人生的一次"罹难"!身上背着还不会走路的哥哥,最大的姐姐还拄着拐,行动不便!母亲还晕车,真是祸不单行呀!直到今天每当母亲讲到这次旅程之时,我无不被母亲的坚强所感动!也正是那次旅程,从此改变了母亲的生活轨迹!从此以后母亲就从农村走到了城市,由一个农民变成了城里人!也因此而要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城市的生活!</h3><h3> 而我也就成为我们家里唯一一个出生在大都市里的城市人!随着三线建设的步伐,1975年我们全家又举家搬迁到现在这座城市汉中!母亲以一个大集体工的身份,为国家做了十四年的"贡献"之后,于1985年为了帮助我大姐带孩子而提前从汉江工具厂退休了!</h3><h3> 自己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退休后又帮着我们带大四个孩子!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但是不幸又接踵而至,先是我姐姐和姐夫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罹难,让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最大的人间不幸!而今父亲的帕金森病又到了晚期,病魔已将父亲击垮在床,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母亲又整日整夜的在床前护理照料!</h3><h3>照顾父亲的工作是很艰难的!现在的父亲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吃喝拉撒睡,而且还必须每天喂三次药。(虽然药物治不好病,但还必须服用,否则连目前的状态都维持不住)同样高龄的母亲要照料一个体重是她近两倍的父亲,翻身喂药换尿布,可想而知有多困难!母亲因此而常常发病!但母亲很坚强,从不要求我们做什么,总是一个人承担着!</h3><h3> 苦命的母亲一生都很勤俭持家,自己很节约,直到现在吃剩的饭菜还总千方百计地等下次时热了再吃!</h3><h3> 母亲很善解人意!从不给儿女找任何麻烦!也从不要求儿女必须做什么!只知道付出从不索取什么!我常常"教导"母亲要学会爱憎分明,对于自己的儿女,总是处处站在我们的角度,不论我们时而自私的行为触及到他的利益之时,也是如此!譬如在照顾父亲上,我哥和姐的态度和做法,我是看不惯的,但每次母亲在我面前都找到理解他们行为的理由!</h3><h3> 78岁高龄的母亲现在一个人护理着父亲,这让我倍感自责和难受!真不知日日夜夜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总想尽量协助母亲,多少给她减轻些负担,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不论怎样,也不管别人怎样做,我都要尽全力帮助母亲,陪护着父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h3><h3> 接触过很多人的母亲,但是像我母亲这样"苦命"而又"坚强"的母亲甚少,我将把母亲面对困境斗志弥坚的生活态度传承下去!</h3> <h3>如有兴趣可以看看,2017年3月我的美篇作品《和父母亲在一起的日子——父母亲的28个生日》上篇</h3> <h3>这是下篇</h3> <h3>母亲人生中的重要时间节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母亲大事记:</b></h1><h3><br /></h3><h3>1. 1934年3月10日,母亲出生在河北武安县大洺远村。</h3><h3>2. 1955年1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二)与父亲结婚</h3><h3>3. 1955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六)大女儿降生</h3><h3>4. 1967年6月1日,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老家,经北京抵哈尔滨投奔父亲,从此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市</h3><h3>5. 1972年招工进入哈一工(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参加工作,属于大集体性质</h3><h3>6. 1975年12月23日跟随父亲一家六口举家搬迁,来到陕西汉中75号信箱暨汉江工具厂,参加三线建设。</h3><h3>7. 1985年12月,52岁的母亲退休。</h3><h3>8. 1984年6.20,1988年9.28,1992年12.28,2001年4.12,母亲先后为四个孩子举办婚礼,四子女全部结婚成家。</h3><h3>9. 2005年,二女儿两口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双亡71岁的母亲丧女。</h3><h3>10. 2014年1月28日,就在父母亲钻石婚到来前夕,相濡以沫近60载的老伴离世,母亲丧偶。</h3><h1><b><br />苦命、坚强、博爱、善良、勤劳、勇敢善解人意、只知奉献从不索取,<br />面对困境斗志弥坚!<br />没有文化 同样伟大!<br />这是我对母亲一生的评价</b></h1> <h3>后记:本篇中所选用的老照片(2003年之前的)基本是从家里的老影集或相框中筛选出的,好在而今这个时代手机技术的发展,足以让我们下载一个照片扫描软件就可以立马转化为数码照片,后期照片基本上是数码相机或手机平板拍摄的!这些照片也仅仅反映了母亲不同阶段的点滴生活片段。其实真的很难仅仅用照片来诠释母亲走过的84个春秋!这些苍白的文字也很难记录母亲走过的艰难岁月!但在我看来,也唯有这样的方式,才是我对母亲最长情的告白和祝福!愿母亲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安享晚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