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永遇乐•镇北台怀古】</h1><h3><br></h3><h3> 千里长城,一台独立,边塞安固。易马西来,东行款贡,蒙汉通商旅。几回征战,几荒野塚,梦断故园归路。更谁知、烟云过眼,剩由历史评述!</h3><h3> 登高放远,城垣犹在,最是流连此处。逝水微澜,漠风吹遍,都把兴衰诉。不唯怀旧,不难回首,情境应识今古。看当下、边关重镇,炳辉再度。</h3><h3><br></h3><h3> ——题记</h3><h3><br></h3> <h3><br></h3><h3> 说到明长城,素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间夹着镇北台”之说。</h3><h3> 镇北台还被称之为“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一起,被誉为长城三大奇迹。</h3><h3><br></h3> <h3><br></h3><h3> 然而,山海关和嘉峪关那是闻名遐迩、名动天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提到八达岭、雁门关、娘子关等长城关隘也是大大有名,知之甚众,却很少有人提起过镇北台。</h3><div> 这是为什么呢?镇北台在哪儿?</div><div> 这还得从历史上西部一座特殊的边关重镇说起。</div><div><br></div> <h3><br></h3><div> 在我国西部版图上,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它那样特殊:</div><div> ——它位于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宁夏五省区交界处;</div><div> ——由于它要紧的战略地理位置,自战国以来的一千多年里,就一直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战略要地和古战场;</div><div> ——先后有魏长城、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隋长城、金长城、明长城和38座屯兵御敌城堡在这里修建,用以抵御“外族”入侵;</div><div> ——现仍以一座雄伟壮观、硕大无比、保存完好的烽火瞭望台而享誉八方,被称为长城“三绝”的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div><div> ——建有官办蒙汉贸易的交易市场(易马城)和与塞外游牧民族商议向朝廷纳供的专门城池(款贡城)。</div><div> 这座城市,就是曾经的边关重镇、现在隶属于陕西省的榆林市。</div><div><br></div> <h3><br></h3><h3> 榆林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绵延曲折的多条长城穿境而过,将陕北黄土高原和广袤的毛乌素沙漠分割开来,成就了这座历史上著名的边塞古城的独特风韵。</h3><h3> 邻城而过的浩荡黄河,流动着圆圆的落日;</h3><h3> 城外苍凉的浩瀚大漠,激荡着昔日的孤烟;</h3><h3> 登临镇北台上,目及四野,守望八方,胸怀万里雄风;</h3><h3> 伫立红碱淖旁,危岩挺立,鸥鸟飞翔,心生百般惬意;</h3><h3> 悠扬的信天游,飘过黄土高原,传颂着悠久的陕北文化; </h3><h3> 洋溢的大秧歌,舞遍陕北大地,抒发着美好的西部情怀;</h3><h3> 冬暖夏凉的土窑洞,与京城样式的四合院交相辉映;</h3><h3> 精致喜庆的陕北剪纸,与丰富可口的特色美食给人们留下了了美好的印象。</h3><h3> 榆林人用自己浓郁的南北方混杂生活方式,将这片土地装点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美。</h3><div></div> <h3><br></h3><h3> 只是,从历史文化方面看,这座曾以长城防御为特征的重镇,现在也仍以长城文化闻名于世。</h3><h3> 陕西省政府公布了省内42处长城保护名单及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榆林长城保护名单及其保护范围就占有36处:4处建于战国时期,3处建于隋朝,29处建于明朝。</h3><h3><br></h3> <h3><br></h3><h3> 榆林市在战国时期叫做“上郡”、“肤施”。境内的这些长城遗址,从东向西绵延700多公里,至今还留有遗迹、遗址并能分辨出模样的有:</h3><div> 一、魏长城。据《史记·秦本记》记载:“孝公元年(前361年,即魏惠王九年)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魏长城有两道,作为秦魏分界线:一是西北防秦和防戎长城的河西长城,一是西南的河南长城。现榆林境内长城遗存,属于河西长城,主要分布在今绥德、米脂以北至鱼河堡之间。</div><div><br></div> <h3><br></h3><h3> 二、赵长城。今存榆林境内的赵长城遗址,系赵武灵王所筑的云中、雁门、代郡长城一部分,分布在今府谷、神木靠黄河岸处。</h3><div> 三、战国秦长城。按照《六国表》上所记,在惠文王更元初年(前324)设了义渠县,开始修筑长城,到秦昭王时才修完。这条长城在南段沿用魏长城,在北段沿用赵长城。现存遗址主要分布在神木、榆阳、横山、靖边等地。</div><div><br></div> <h3><br></h3><h3> 四、秦长城。秦灭六国后,大将蒙恬率领30万将士,用了9年时间,修筑了历史上有名的西起甘肃临洮、东到辽宁山海关的“万里长城”。现在留存在榆林境内的与战国秦长城的分布走向大体一致。</h3><div><br></div> <h3><br></h3><h3> 五、汉长城。汉代长城较秦更有发展,为了防御匈奴,汉武帝在大破匈奴之后,首先将秦始皇所修长城进行了修缮,接着又新筑长城,其工程规模远在秦长城之上,长度达到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度最长的一个朝代。那次“复缮”包括榆林境内的长城,其主线以外的障城、墩台,亦为此时新筑。现已发现在榆阳区芹河乡政府南5华里处即有秦、汉长城遗址,其它遗存情况尚待实地考察。</h3><div><br></div> <h3><br></h3><div> 六、隋长城。隋朝时曾多次修筑长城,史载先后共修7次,大多是就原有长城进行修缮,基本上没有增筑。隋文帝、隋炀帝都曾集中人力物力于朔方、灵武、绥德、榆林、府谷等地修筑长城。自榆林谷而东,榆林地区境内至今看到的明长城,基本是在隋长城基础上修缮完备的。</div><div><br></div> <h3><br></h3><h3> 七、金长城。金代曾大筑长城,其规模超过秦、汉以后的其他朝代。榆林一直是边塞城市,境内历代修筑长城,主要是汉民族防御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那里作为金、元代统治者的生活繁衍之地,长城的防御功能原本意义不大,但为了防御汉民族和其它族类的起义反抗,检查过往客商,对一些关隘险处也进行了修缮。</h3><h3> 因此,金代新修的明昌新城以及对原长城修缮工程,在榆林地区北6县均有,具体遗址尚待考察。</h3><div><br></div> <div><br></div> 八、明长城。明代的200多年中,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一些个别的城堡关寨直至明末还在修筑。<div> 明长城东起辽宁的鸭绿江,西到甘肃的嘉峪关,全长14500多里。榆林境内的长城,属于这道长城的西北段,称延绥镇(亦称榆林镇)长城,全长1300多里,划为东、中、西三段,分段守御。<div><br></div></div> <h3><br></h3><h3> 纵观历史和榆林的特殊位置,这些长城既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民族融合、边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h3><h3> 特别是明朝开国之初,元朝的势力退回到了漠北,但始终对明朝构成了军事上的威胁。而在冷兵器时代,内地的农耕民族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伐,内地以步兵为主体的部队战场厮杀,往往不如游牧民族的骑兵的攻势那么机动伶俐,所以不得不修筑万里长城进行防御。</h3><h3><br></h3> <h3><br></h3><h3> 明正统初年,由于北方游牧部落渡河入套,延安、绥德、庆阳等地经常遭到骚扰,于是开始营建榆林等屯兵城堡一类的防御设施。成化七年——十五年间,巡抚延绥余子俊挪移增建城堡,使长城线上的城堡由正统初的24座增至36座,至万历年间又增设了两座,变成38座。</h3><h3> 延绥镇长城沿线的城堡建设早于长城主体建设,对于长城线上扼守险要之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3><h3><br></h3> <h3><br></h3><h3> 从榆林到神木县有一条老路,基本是沿着明代长城的走向修建的。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烽火台和山上的城堡。 这些城堡大都和长城一样依山而建,往往都在山顶上,易守难攻。</h3><h3> 堡里屯有重兵,四周的城墙和城门修建得相当坚固。 堡的名字大部分都有平安祥和的意思,如保宁堡、怀远堡、建安堡等,一个军事设施能起这样的名字,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安宁的祈盼。 </h3><h3><br></h3> <h3><br></h3><h3> 明成化年间,随着边关指挥中心从绥德搬到榆林后,一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里不仅担负着军事防御和作战任务,也承担着商贸交往的通关任务。</h3><h3> 因此,军事设施、关口设施、商贸设施和民居设施便先后营建了起来,使得榆林成为一个明代北疆九边重镇之一。</h3><div><br></div> <h3><br></h3><div> 正是由于榆林千百年来一直是处于战国时期魏、赵、秦国的边界,也是塞外进入中原的边关要道这样一个特殊地理位置,才有了那么多条不同时期的长城修筑在那里。</div><div> 这些长城历经岁月风雨的磨蚀,大都踪迹皆无,剩下的也基本上都不成样子。今天我们在榆林所能看到的有型有样、支离破碎的长城遗址,大多是明长城;而那些城堡遗址,则都是明代建筑了。</div><div><br></div> <h3><br></h3><h3> 在榆林全长近七百公里的明代长城和众多城堡中,有一个“城堡”既庞大又著名,它就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及其旁边的《款贡城》和《易马城》。</h3><div> 据史料记载,镇北台修建好后,那一带的长城驻军达到了五万人左右,分布在榆林境内36座城堡内。</div><div><br></div> <h3><br></h3><h3> 其实镇北台就是一座巨大的墩台,它坐落在榆林城北的红山之上。</h3><h3> 镇北台的名字就是威镇北方的意思,它是明代长城上最大的了望台,也是榆林重要的军事设施。它的东侧和西侧与长城相连,站在墩台上放眼望去,视野开阔,方圆几十里一览无余,可以清楚地俯瞰榆林城内外情况,并能看见远处的墩台、烽火台和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土长城。</h3><h3><br></h3> <h3><br></h3><h3> “远镇大荒,近抱绿洲,四层古隘雄天地;东邀山海,西连嘉峪,万里长城壮画图。”此副前人书写的对联,形象地道出了镇北台在长城中的雄姿和榆林防卫中的作用。</h3><div> 然而,镇北台为什么会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至今也没有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要说其宏伟壮大,怎么也比不上东头的山海关和西头的嘉峪关;要说其位置重要,那么万里长城之间的重要关隘很多,比如雁门关、潼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等,哪一个都不在它之下。充其量它就是一个地区级的重要的大型军事瞭望台,也可以说是一座个头巨大的烽火台,是那个时期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div><div>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呢?</div><div><br></div> <h3><br></h3><h3> 但不管如何,这样一座高大挺拔、 雄伟壮观的“烽火台”,居然和山海关、 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实在让人费解。</h3><div> 不过,如果对修建镇北台的历史过程及其后来起到的作用做一个回顾和了解,那么理由似乎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div><div><br></div> <h3><br></h3><h3> 据史料记载,在明代中叶以前, 榆林还只是一个边塞卫城, 叫做榆林卫,明王朝的军事治所延绥镇设在 200多里外的绥德州。</h3><h3> 当时蒙古族不断侵犯榆林边关,榆林和绥德相距较远,等警报传到绥德后再发兵增援,善于骑射、行动迅捷的蒙古兵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h3><h3><br></h3> <h3><br></h3><h3> 明成化年间,时任延绥巡抚的余子俊在亲自巡视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上书朝廷,提出了解决榆林卫军事布防弊端和缓和朝廷与关外少数民族矛盾冲突的建议并获得了朝廷的批准。具体内容是:</h3><div> 1.把延绥镇治所于 1473年迁到了榆林卫,同时扩建城池,增兵设防。</div><div><br></div> <h3><br></h3><div> 2.为了满足军民的生活需求,缓和朝廷与关外的民族矛盾,改建位于红山与红石峡之间始建于嘉靖四十三年的【易马城】交易市场,使之变成一个“开放搞活”的全方位市场,与蒙人开展多方贸易活动的同时,安抚边民、稳定边关。</div><div><br></div> <h3><br></h3><div> 3.为了营造和巩固蒙汉官方友好来往,消除敌对情绪,在红山脚下新建一座“官市”【款贡城】,作为蒙汉双方官员敬献供品、赠送礼品、洽谈边关事务的专门场所。 它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长城线上唯一的一个“官市”。</div><div> “款贡”实质上是“归附进贡”的意思。明相张居正《番夷求贡疏》中表述为:“待其既败,而后抚之,则彼之感德愈深,而款贡可以坚久。”</div><div><br></div> <h3><br></h3><div> 4.同时,为了更好地监控敌情和市场,便于屯兵,在款贡城旁的红山顶上原秦长城“红山墩台”原址,扩大修建了多功能、多用途的巨型烽火台——“镇北台”。</div><div> 这样,镇北台、款贡城、易马城,一台两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堡”,实证了榆林在历史上为蒙汉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的重要地位。</div><div><br></div> <h3><br></h3><h3> 这样,镇北台就成为明长城全线上最大的一座烽火台,但其作用却不仅仅是烽火台那样单一的功能。它的修建,充分展示了它集瞭望、防御、监视、屯兵、作战和见证为一身的综合作用。</h3><h3><br></h3> <div><br></div> 这从镇北台的建筑地点和形态上即可得到验证。<div> 镇北台建设在距离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制高点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它依山踞险建设,分上下四层,通高30余米,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近可俯瞰台下“易马城”“款贡城”草末之微;远可望方圆数十里浩浩大漠之遥,能够发挥观敌瞭哨和监察控乱的最佳功能。</div><div><br></div> <h3><br></h3><h3> 镇北台平面呈正方形,其上下4层每层都筑有女墙、垛口、望孔、射口,形如宝塔。 内部用黄土逐层夯实,外部以条石作基础,用长 40厘米、宽 20厘米、厚 8厘米的大砖砌筑而成,砖缝则用白灰加明矾糯米汁黏合,上下浑然一体、结实异常。<br></h3><h3><br></h3> <h3><br></h3><h3> 台四周围以墙垣,内墙高 3.66米,外墙高达10米,墙顶部宽度为 1.7~11.2米不等。东墙南侧的城门是登临镇北台的唯一出入口。东南内侧设有砖铺马道,骑着马可任意上下巡视检查。在东北边曾建有戍边驻军营房,现在遗址仍然清晰可见。北墙与款贡城西墙体相连又与明长城相接,构成了长城与款贡城和镇北台相连接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能够起到“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的攻防作用。 </h3><div><br></div> <h3><br></h3><div> 站在镇北台上,明代诗人唐龙发出这样的感概:“鼓角山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红石峡,斩将到神京。”</div><div> 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巡视镇北台后而赋诗《镇北台》:“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div><div> 说明这里曾经是是著名的古战场,在这里我们仿佛领略到了当年烽火报警、战马嘶鸣、刀剑相拼的历史画面。</div><div><br></div> <h3><br></h3><h3> 在镇北台东北脚下,连接着款贡城遗址,西北侧一公里处有易马城遗址。</h3><h3> 镇北台其实是款贡城的一部分,款贡城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是明长城全线上唯一的一个官市;同时,也与镇北台一道,构建了完整的榆林关防御体系。</h3><h3><br></h3> <h3><br></h3><h3> 易马城,俗称买卖城。据史书记载,它是在明嘉靖初年鞑靼首领与明朝议和后开放的最大的贸易市场,1564年改称易马城,占地约6.5万平方米。</h3><h3> 当年,易马城每年正月十五以后择日开市,一次为10日。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骆驼、马和各色皮毛到易马城,与长城以南的汉族商人携带的各种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交换自己所需的商品,当时这里牛羊成群、驼叫马蹄、人声鼎沸,一派繁荣景象。</h3><h3> 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他的《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br></h3><div><br></div> <h3><br></h3><div> 镇北台、款贡城和易马城,一台两城,共同见证了榆林在历史上为蒙汉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的重要地位。</div><div> 镇北台既是蒙汉两地交易场所的保护神,又是榆林长城段的瞭望哨。</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 <h3><br></h3><h3> 随着榆林军事经济文化地位的确立,来自各地的将士移师榆林,来自全国的商贾游客云集这里,使得榆林人口迅速增长,区域不断扩大,民俗文化也形成了兼容并蓄。 </h3><h3><br></h3> <h3><br></h3><h3> 榆林人习惯把城墙以内叫老城,老城如今只占整个榆林市的二分之一,重要的商贸中心已经在老城的西边形成了规模。</h3><h3> 走在榆林老城的街上,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榆林这样一个塞外边关之地,人们习惯住窑洞的地方,却又有不少精致的四合院。它们的布局和样式与北京的四合院非常相象,据说它们是驻防部队中一些京津将领们在此安家后,所带来的变化,所以人们也就把榆林叫做“小北京”。 </h3><h3><br></h3> <h3><br></h3><h3> 穿梭于榆林这座靠近沙漠的北方城市的街巷里,时不时地会听到一种带有江南丝竹风味的乐曲。据当地人说它叫榆林小曲。据说清康熙年间,一位浙江嘉兴人在榆林任职期间把家乡的丝竹音乐带到这里,受到南方官民的喜爱。</h3><h3> 榆林小曲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地域性的化妆表演曲艺,它的唱腔婉转悠扬,每逢节庆的时候,整个榆林大有“半夜曲声听满楼”的景象。榆林小曲在2005年的时候,被国家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h3><h3><br></h3> <h3><br></h3><h3> 榆林还有一个奇观,那就是街巷里中药铺子比比皆是。这是因为自从明代榆林被定为九边重镇以来,明王朝曾下诏在全国各地招募中医药人员从军。因此,榆林一下子集聚了许多大江南北的中医药大夫,这些大夫在为士兵们疗伤外,还为当地百姓治疗疾病。久而久之,在这里定居的大夫们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榆林城内中药房的兴盛不衰。</h3><h3> 如今,榆林百姓仍然对中药深信不移。 </h3><h3><br></h3> <h3><br></h3><h3> 榆林还有一大看点,就是英男秀女多。</h3><h3> 米脂和绥德都是榆林市属辖县,“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那可不是白叫的,到大街上随便溜一圈,在那些男人女人的面容上,都能发现一些历史印迹。据《米脂县志》记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米脂人;《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武艺高强的吕布是绥德人。且不论这个记载是真是假,但一部三国演义出来的故事,让人们宁愿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h3><h3> 事实上,宋朝的两个真正男子汉、抗金英雄杨继业(杨家将)、韩世忠,都是纯纯粹粹的榆林人。还有历史上闻名的赫连勃勃、李自成、张献忠,近现代的李鼎铭、邓宝珊、杜聿明、胡启立、刘澜涛、张达志、安子文、路遥等等,都是从榆林走出去的“男子汉”!</h3><h3><br></h3> <h3><br></h3><h3> 从历史上和榆林的地理位置上看,这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也不奇怪。一定意义上说,榆林就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里曾是多个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争夺、交流、融合、栖息的交叉地带,至今仍有匈奴赫连勃勃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后裔繁衍生息;这里也是全国各地南来北往人群集聚、定居的地方。</h3><h3> 现在的榆林是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12个县(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的融合与繁衍,在人的相貌上也留下了特别的印迹,瓜子脸、高鼻梁、双眼皮、大眼睛,皮肤细嫩、五官端正的“婆姨”“汉子”也的确大有人在。</h3><div><br></div> <h3><br></h3><div> 榆林又被称作“天下雄镇”。《明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div><div><br></div> <h3><br></h3><h3> 榆林民风既纯朴又彪悍,在遭受外侵时敢于拼命抵抗、绝不投降。</h3><h3> 《明朝那些事儿》这样写榆林:“我曾查阅明代兵部资料,惊奇地发现,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陕西榆林。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h3><div><br></div> <h3><br></h3><h3> 清康熙皇帝曾亲笔赐喻榆林为“两守孤城,千秋忠勇”,以示对御林军民两次守城壮举的褒奖。</h3><div> 一次发生在崇祯16年,榆林精兵被调走造成“榆林益空虚”,榆林城被李自成大军包围,但榆林军民坚决抵抗,坚守12天,无一人投降,最终陷落,全城殉国,《明史》记载:“其忠烈又为天下最”。</div><div> 另一次发生在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周世民叛军围攻榆林城,榆林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城池3个月,迫使敌军退去。康熙皇帝闻报后,于当年闰五月十四日欣然命笔“两守孤城,千秋忠勇”赐榆嘉奖。</div><div><br></div> <h3><br></h3><h3> 官方的景点介绍词最后总结说,镇北台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h3><h3> 它北瞰河套,南蔽三秦,锁长城要津,控关陇门户,为古代边关贸易、民族和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h3><h3> 它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台南塔,六楼骑街”同处于古城的中轴线上,成为榆林市独特的标志性建筑。</h3><h3><br></h3> <h3><br></h3><h3> 经过修缮后的镇北台,少了些历史沧桑,多了些人文味道。它孤独地矗立在被岁月剥蚀得残缺不全的古老长城之间,在接受着南来北往游人的礼赞的同时,仍然见证着新时代榆林城的变迁。</h3><h3><br></h3> <h3><br></h3><div>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榆林人民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榆林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2.4%、37.67%、16.66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反过来造福于人类。</div><div> 如今榆林开发出的天然气已经通向了北京、上海、西安等许多大城市,为祖国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能源的开发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更大的实惠。昔日这个边关重镇,如今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能源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div><div><br></div> <h3><br></h3><h3> 经国家能源矿产部门组织专门机构对榆林开展大规模勘探,榆林全市已发现矿产8大类48种,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且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h3><h3> 为了开发陕北富饶的能源化工资源,国家计委于2003年3月正式批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启动建设,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h3><h3><br></h3> <h3><br></h3><h3> 2012年,国务院批准榆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型加工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和环保产业,将对培育一批增长极、以点带面引领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h3><h3><br></h3> <h3><br></h3><h3> 2016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27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h3><h3> 第一产业增加值162.4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80.70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929.91亿元,增长11.1%。</h3><h3>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9%、60.6%和33.5%。</h3><h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1764元,约合11787美元。</h3><div><br></div> <h3><br></h3><div> 缓步登台,凭高望远,视野依然开阔,心胸依然宽阔,烽火狼烟、马鸣风萧的感觉渐渐淡去,代之而兴起的是一种激荡胸怀。</div><div> 昔日的茫茫沙海变成今日的万顷绿洲;昔日的刀耕火种变成今日的能源输送;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今日优良的生态环境。</div><div> 榆林,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向着现代化工业城市奋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焕发出新的活力。</div><div><br></div><div>(文中部分内容编辑于榆林有关资料介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