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趁着五月份的天气还不算热,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h3><h3>也许是岁数的缘故,时常想念哪些朝夕相处的老同事。就连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时常出现在梦中。</h3><h3>虽然知道曾经工作过的维尼纶厂已经改制并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停产了。可还是阻挡不住想去看看的想法。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出行。</h3> <h1>早上驱车来到了离别二十六年的石家庄化工化纤有限公司(原石家庄维尼纶厂)。<br>走进生活区,那些熟悉的布局即刻浮现在眼前。它几乎和四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那也是破旧、脏乱、荒凉了。</h1> <h1>曾经的十、十一、二和十三号楼已经不见了。所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草。</h1> <h1>街里两旁有一些做买卖的小贩,在那期待着光顾的居民</h1> <h1>过去的粮店,还是用那几块熟悉的木板,把门窗严严实实的遮挡着。</h1> <h1>回头看到了那高高的水塔。在这生活的十几年里,都是由它给大家提供饮用水的</h1> <h1>生活区的室外戏台,它记录着生活区职工、家属的欢笑与期待。</h1> <h1>翻新后的十九号楼。它比起十号十一和十二号楼要幸运的多了。</h1> <h1>(长岗新村)占据了北山与生活区之间的仅有的那点儿"平地"。</h1> <h1>球场依旧,打球的人已各奔东西。看到了它,不觉又想起了那些打球的(球星们)。他、她们曾经给生活区带来了太多的生气和欢乐</h1> <h1>微矿路学校……。这也许是该厂唯一留下的一点儿还值得夸耀和延续的部门了吧</h1> <h1>进入校区还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给这片(破落的)生活区一丝生机</h1> <h1>当年为全场职工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职工医院,大门紧锁</h1> <h1>直到现在,梦中还经常在此处洗澡的生活区澡堂。</h1> <h1>幼儿园</h1> <h1>数千名职工为之付出过青春的地方</h1> <h1>办公楼外的钟表还是准确无误的北京时间。工厂的命运已经远远的被冻结在了那里</h1> <h1>涧沟通往维尼纶厂的火车轨道</h1> <h1>由于厂子早已停工,不能进入。我们只好带着那些记忆,来到我们都曾住过的单身宿舍去追忆哪些年的曾经了</h1> <h1>干打垒的小二楼</h1> <h1>一排排的小平房宿舍</h1> <h1>顺便到井陉境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看一看</h1> <h1>“环村皆山”的吕家村是首批传统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众多摄影家、画家和美术专业学生钟爱的写生地,村里的明清古民、红色遗址以及淳朴的村民,深深震撼着艺术家们。近日,井陉县文联副主席马佶带领着志愿者团队开始了对吕家村的田野调查工作。</h1> <h1> 吕家村隶属于井陉县南障城镇,是河北省级贫困村,位于石家庄西南80公里晋冀交界处。<br> 村里除了一外迁户外全姓吕,是井陉境内吕性最为集中的古村落:“据吕氏谱书记载,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1566年)就有人居住在此,后本县南障城洪河槽有吕氏迁居此处,因吕氏家族人丁兴旺,改名为吕家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官房碑记》有‘吕家村,环村皆山,接壤平定,洵正定之锁钥焉,而民风淳朴,风俗近古’的详实史料。”</h1> <h1>长生口战役129师指挥所所在地也是一座石宅。1938年,129师伏击日寇的长生口战役后方指挥部就设在这里。</h1> <h1> “目前村里的明清时代建筑共有76处,最具风格的有12处,吕考勤院、绣楼院、吕聚怀院、吕拴科院、吕玉峰·吕俊庭院、吕兵拴院、福寿古宅和吕增琳院(新院)是保存比较完好的8处。”据介绍这些建筑冬暖夏凉,适宜人居,目前仍是吕家村村民主要的居所。吕家村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石窑结构,当地俗称“靠山家”,这些石头都是村民一块块从山下搬来。目前村里正在对一些旧建筑、旧民居进行维修、维护,竭力保持此类建筑的原样及特点。</h1> <h1>除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晋地建筑外,八路军129师指挥部遗址也在吕家村,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就是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br> 村里的邓小平旧居,是该村第一大宅院的石头建筑,名副其实的“石宅”。据介绍:“1938年2月长生口战役中,邓小平就是住在这里指挥伏击长生口日寇,并取得全胜。四合院坐南朝北,门头从右向左写有“凝瑞气”三个大字,院正中有一个直径约50厘米、高约50厘米的石磨,南上房为石头拱券式建筑,依次为警卫室、作战参谋室、邓小平办公室、邓小平卧室。东西各厢房均为指挥部、科室人员办公室。”</h1> <h1>“吕家村是河北省级贫困村,由于降水较少,村里都是纯旱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谷物等适宜旱地生长的作物,一年一季。村民们过得并不富裕,经济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50周岁以上的村民占大多数。</h1> <h1>“目前,吕家村亟需的是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中,也包括如何延续村里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保护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古树名木等内容,推进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进度。</h1> <h1>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h1> <h1>离“一宅九院”不远处,一株千年古树见证着古村的历史。据考证,这株老槐树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老槐树的树心已经枯朽,仅有部分树皮活着,整个树身向东南侧倾倒,被村民们用一个拱形的小牌楼支撑起来,它又顺势向上生长,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老槐树表皮苍劲皱黑,枝干屈曲虬结。</h1><h1> 据石家庄市文物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大梁江村主要是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h1> <h1>井陉大梁江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武举人”的“一宅九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进一道门,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 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石家庄市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处。2010年12月13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井陉县大梁江村成功入选。</h1> <h1>村内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中街以及5条巷子,总长3700米。宽2至4米。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或用青石或用鹅卵石铺成。方库顺势而建。四合楼院整体布局独特,功能划分明确,是该村民居古建筑的典型代表。</h1> <h1>石家庄鹿泉土门关驿道小镇</h1> <h1>土门关,又称井陉口,位于鹿泉区(原获鹿县)东、西土门村,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井陉东口,是连接晋冀的咽喉要道,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即是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土门重地也,东扼滹水燕赵疆焉。其西南万峰插天,羊肠一线。”</h1> <h1>转来转去,觉得该景点不过是给石家庄建个后花园吧。周六周日,带着孩子到这观景,餐饮或者是小住都是不错的选择呀!</h1> <h1>气势磅礴的矿区政府大楼</h1> <h1>矿区文化广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