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妈⑧

麦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8)</h3><div> 我妈的勤俭持家。在我小的时候,对我妈的印象就是抠门。让我去小卖店买肉,买一块五的,窄窄的一条,回来竟然还能够吃三顿!蒸包子怕素馅的我不爱吃,竟然把酱豆腐搅到茴香里!从来不去商场给我买衣服,都是自己做!我觉得她为了节俭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她挨过饿!</div><div> 这日子节流没人能比我妈做的更好。当时为了照看妞妞她在我这儿住过几个月,对我的生活习惯非常反感。不让我刷碗,因为我是开着水笼头冲洗;不让我洗衣服,因为我把衣服往洗衣机里一丢就不管了,她要每次把洗衣机里用过的水接到盆里擦地,再剩下的留着冲马桶;我们家晚上除了有人的屋子所有的灯都是关着的;剩下的菜一定要反复热到直到吃完;土豆不削皮,用小钢勺只刮掉表皮……诸如此类,因为这些习惯我们总是吵,我说的她不听,她做的我理解但不支持。她还热爱储蓄,整日琢磨怎样把小钱攒成大钱,放在哪家银行利息高,我妈的钱很值钱,也很扎实,没有跑冒滴漏,逢大事银行小本一掏全都OK。我对她最崇拜的事情就是这辈子她没跟任何人借过钱。也正因为她如此节俭,我们一家四口才能够靠着我爸的工资过的衣食无忧。</div><div> 在日子开源上,我妈也有一套。她不懒,除了农忙时伺候地、平日里照顾一两头小猪三五只羊十只二十只鸡鸭,种瓜种菜。她还卖过冰棍、卖过土豆、卖过布头………用我爸的话讲,她是一个什么买卖都想做但什么买卖都赚不到钱的人!此处应该有掌声——可怜老太太做了那么多的小买卖,她老公竟然是这么评价她的!问题是我爸特怕娘们孩子受苦受累,所以我爸特别勤快,而且什么事都不愿意让我妈做。但我妈有过日子的雄心壮志啊,拦不住。</div><div> 记得我小时候她天天带着个泡沫箱子出去卖冰棍,晚上我就总得喝她剩回来的冰棍汤。她骑着铁驴车子挂着筐去卖土豆,摇摇晃晃,我爸就帮她把车子骑到指定地点,让她固定在一个地方卖,然后我们家就天天吃炒土豆、炖土豆、蒸土豆!她从天津捣腾布头,天天在家里又洗又涮又烫,加工好了带到市场,带100块布头丢40块,还得星期天靠我爸帮忙才能卖出去。然后剩下的布头什么的确良、朱立纹、柔姿纱各种面料各种花色的布头给我和我弟以及七大姑八大姨表弟表妹们做了五年的衣服都没用完。虽然我妈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贩,但她的做法还是值得标榜,敬礼!</div><div> 我妈对钱的热爱是由衷且发自内心的,惟有钱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她卖冰棍时我们家抽屉里一抽屉毛票儿,我一看,哇天天这样在里面撒着肯定是可以随便拿啊,我就拿了两毛,买了几张郭靖黄蓉刘德华戚美珍的粘画。晚上回到家还没新鲜够,我妈劈头就问我,从抽屉拿钱了吧?我说没有,上来就一巴掌。是不是拿了两毛? 我说没有,上来又一巴掌。拿钱不告诉我话儿是臭毛病知道不?我低下头哭了。这回没打巴掌,抬起我脸来说,抽屉里有多少钱妈都有数,花钱一定要告诉我。此事大概算是我人生中关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第一课。</div><div> 我妈虽然一辈子节俭但在我长大以后给我花钱的事儿上,一点都不含糊。我出去求学的时候,只吃食堂菜谱上头三个菜,因为最贵。实在馋了还和同桌出去买个肘子放到方便面底下开开荤。我的生活费每个学期都会剩下,因为她老寄钱。我上学的时候就穿着七百多一件的皮衣,当时我爸的工资是一个月一百六十块钱。我参加工作后她刚盖完四间新房子,用剩下的所有钱给我买了一辆大包车,嘟嘟地开在大街上也很拉风。我结婚时她给了我四万块钱,说不给我瞎买了,让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我结婚后,数次跟她借钱,她眼都不眨一下,借多少给多少,有的时候还半借半送。要知道她可不是什么腰缠万贯的大款,她就是一农村老太太,在她所能负担的范围里已经竭尽所能。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爱。所以我教育我闺女:宝儿啊,知道妈妈最爱的是谁吗?她眨眨眼:当然是我啊。我说:不对,不是你,是你姥姥!所以你应该最爱我!她根本似懂非懂。</div><div> 她当然不懂,我最爱的其实是她,就像我妈最爱的是我一样。</div><div><br></div><div><br></div><div>后记:这些日子想起来就啰嗦一段,基本上是想到哪写到哪,回头一看竟然写下了一万五千字。本意是想把我妈妈这样一个老太太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要知道她可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个这样的老太太。她有过物质匮乏的童年、有过吃苦受累的青年、有过风华正茂的壮年,岁月的风霜和馈赠把她变成如今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她是我最亲的妈。在写的过程里往往刚发布就突然想起还有件事情忘了记在里面!我这么一个伟大又平凡的妈岂是一万五千个字就能够概括的?只盼在未来的时光里能够和她一起书写更多有趣的故事。借用一句话,当儿女的孝顺父母不要自己感觉好,要让父母感觉好那才是真孝顺。我也在此祝愿全天下的妈妈,爸爸全都儿女孝顺,健康快乐。</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