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汶川

杨芳裕

<h3>岁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离开灾区已经十周年了。<br></h3><div>灾区如今怎么样了?各方面发展得好不好?当初援川医疗队抢救过来的重病号,康复得怎么样了?当初并肩战斗的五院战友们,事业发展得怎么样了?林林总总,医疗队员们总是魂牵梦挂的!十周年了,我们是不是该重返灾区,带去特区新的慰问?!</div><div>想当年,当我们听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不幸消息后,我们都毫不犹豫地报名,我们一定要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去!听到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我们心如刀绞,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受苦受难的同胞身旁。经过层层筛选,我们有幸成为了勇敢的援川医疗队队员,于是,我们奋不顾身投身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div><div>抗震救灾的一幕幕情景,在我们的脑海里深刻记忆着,想起在摇晃的无影灯下做麻醉,开颅清除血肿;想起在微弱的手电筒灯光下、在简易担架床上开腹切除破裂的脾脏;想起用简陋的器械做截肢手术;想起在柳街街头巡诊发药,帮助消毒防疫;想起在磁峰半山上冒雨搭建我们的临时帐篷;想起步行十几公里挨家挨户查找受伤的灾民;想起连续几天几夜转场运输大量伤员的画面,还有我们队长给队员王东明买来的生日蛋糕……一桩桩,一幕幕,不用查看旧日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催人泪下!</div><div>“就把我们当工友来使用,有什么脏活累活,尽管分配给我们!”老队长张振清掷地有声的申明,让我们医疗队赢得了许多重任,这是我们的光荣!和这样豁出去的张副院长一起做抗震救灾的伟大事业,我们再怎么样都值!老队长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挑选最苦最累的活干。这样的榜样,时常激励着我们成长!</div><div>一起手术,一起查房,一起研究治疗方案,还一起蹲着吃盒饭,一起躺在地板上休息,成都五院的战友们,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后续的交流中,我们欣喜地得知,五院已晋级“三甲”!</div><div>当老队长张副院长提出重返汶川的构想时,我们积极响应,踊跃报名,都想去再看一看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五院的战友们,还有我们救治过的伤员们。</div><div>受医院领导委托,我们将强化和成都五院的业务联系,增进友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医院晋级“三甲”比较早,我们愿意把我们的医院管理和各自专业的一些经验向五院战友们分享一下,做一场学术交流,从而开启双方的长久往来,并把五院变为我们远方的亲戚,变为我们中山医院的精准帮扶对象。</div><div>此行中,我们将参观崭新的成都五院,和五院的同行举办学术交流会。我们将重返彭州磁峰和都江堰市,重温当年的战斗场景。当然,我们还将参观一下美丽的成都市区。</div><div>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基金会十分关心我们此行,交给我们增进双方友谊,开启精准帮扶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圆满完成老领导交给的任务!</div> <h3><font color="#010101">十年前,从出发到归来,随队记者给我们拍下了一组一组的照片。电子照片不会褪色,记起来更加清晰,好像昨天的事一般。</font></h3> <h3>出发前,我们在卫生局门口参加了简短的誓师大会。局领导深情托付,给我们后勤保障。队员们都精神饱满,意志坚定,都恨不得立即出现在灾区,投入灾区的救援工作中!</h3> 到省会集中,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说实在的,是浪费时间……后来才知道,成都机场太繁忙了,我们福建的,只能排后面。<div>和其它队队员的长衫比,厦门队用120急救服装是短打的,显得干练!</div> <h3><font color="#010101">灾区惨不忍睹!许多学校、民房,成片成片倒塌,许多村庄,就剩几栋裂缝的小楼!废墟中不时从废墟中飘出腐烂的气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某村长给我们看了一张生死录,那几个村民去了哪里就没有回来了,那几个村民在家里午睡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差不多一半的村民在地震中牺牲了。</font></h3> <h3>这场大地震来得突然,破坏力这么大,造成的伤亡这么严重,难道就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吗?</h3><h3>让我们来看看这张三维地图,从这张地图上,我们或许可以解析几个为什么。</h3> <h3><font color="#010101">印度板块原来和亚洲大陆板块不是一伙的,它从南面漂移而来,插入大陆板块的下面,拱起了青藏高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却又是运动着的,就是说还在延续进行着。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就会比高原之上的西藏承受更大的顶起的力量。地球由西向东自转,由南向北的力和由西向东的力合二为一,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地带就比其它边缘地带承受更大的压力。当积累了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势能一旦释放,就会带来高烈度的地震,造成重大灾难。</font></h3> <h3>本地的青壮年医生赶赴前线,外地来的医疗队填补到二线医院。我们队到了成都五院的时候,大量的伤病员被安置在院子里面。余震不断,预报又不可能都准确。每当预报一来,病人就得搬出楼房,待预报解除,又要搬进房子。病人病床,还有监护仪、氧气瓶、吸引器等器械,这程序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谁能说不搬?谁也无法保证安全!</h3> <h3><font color="#010101">夜班护士露天值班。她们都已经加班再加班了。她们说,在家也休息不好,因为多数市民有房也不敢进,房子总是在抖动中!</font></h3> <h3>手术还是得在手术室里面做,无影灯摇晃得厉害,那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来这里就是要来救人的。</h3> <h3>脑科伤员该手术的很快就做完了,陆陆续续转来的病人也少下来了。心理紧张程度明显得到放松。可是在骨科,还积累了较多的手术病例,一些可疑坏疽病人也需要截肢手术,因此,骨科医生还十分繁忙。</h3> <h3>陈玲炫和蔡小波护理陈浩同学。</h3> <h3>地震时,陈浩奋力把一个女同学推了出去,而自己被倒下的楼板压伤,是个小英雄!刚入院时他因为几个同学去世而抑郁,加上伤情十分严重,暴露一侧肾脏的伤口化脓感染,还有腿部骨折,营养不良,他一直高烧不退,血压不稳定,已经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边缘。医疗队非常重视陈浩的抢救工作,委派了陈玲炫和蔡小波两个护士轮流照顾他,齐忠权齐院长每天几次查房修改治疗方案。当陈浩的病情有所好转,血压稳定后,我们果断将他转送广州条件最好的医院进一步治疗。</h3><h3>听说小英雄车祸受伤,我们又为他担忧起来。还好,这次有惊无险,陈浩很快康复过来了。</h3> <h3>长高了,帅气了,真高兴陈浩能够恢复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有什么后遗症。重返汶川,我们要去看看陈浩!成都五院已经联系到他了。明天,我们应该可以见到他!</h3> <h3>五院神经外科护士长,科室主人。</h3> <h3><font color="#010101">各省市派送大量的救护车到灾区,为了缓解灾区医院的压力,这些救护车正好派上用场。我们第二个任务就是转运伤员。</font></h3> <h3>护送到沈阳,韩伟才发觉冷,五月的东北,怎么还没有转暖呢?回到成都,下半夜了。每天都有任务,送深圳,送广州等等等等。</h3> <h3>推迟婚期的刘伟明</h3><h3>120刘伟明是推迟婚期赶赴汶川的。按计划他和杨芳丽已经发出了婚礼请帖,突然得知汶川大地震,夫妻双双报名参加医疗队。伟明来了,他爱人没被选进医疗队。</h3><h3>赶赴汶川路上,他默默地说请帖的事怎么办。</h3><h3>对于有着高度新闻敏感性的我来说,我不会放过这样的新闻线索。于是,我问了伟明推迟婚期赶赴汶川的事,写成了第一篇短信新闻,发给记者。援川事件中,我先后发出50余篇短信新闻,再由记者发表在日报、商报和晚报,让厦门市民及时了解灾区和医疗队动态,同时也给队员家属报平安。由于灾区手机信号不好,我经常得走到高处,举起手机来发送短信。一则新闻往往要分成两三个短信发出,所以别人经常说,天快黑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我在蟠龙村蟠龙桥上举手机了。蟠龙桥是水泥桥,站在上面更清晰感觉到余震。就像弹着琴弦,嘣一下,一次余震过去了,电线晃动个不停。</h3><h3>睡帐篷的好处就是来余震了也不用跑出来,比住招待所时放松多了。但是,下雨天,帐篷湿漉漉的,被子黏糊糊的,不舒服。</h3> 队长十分关心每一个队员,他从购买机票的身份证上得知王东明的生日,在那兵荒马乱的灾区,竟然委托别人买来了生日蛋糕,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馨!吃蛋糕,流眼泪! <h3>城里的事情稳定下来了,在我们主动要求下,五院安排我们到彭州磁峰乡下帮忙。到达的时候,天下着毛毛雨,我们在雨中立起了帐篷。蟠龙桥边,我们挥汗如雨,平整土地,然后我们分别到各个村寨查看伤员。淳朴的农民,不知道山外早已免费医疗,却隐忍着不敢告诉谁自己受伤了。我们查找到骨折的、气胸的,甚至还有脾破裂腹腔出血的病人,及时把伤员转移出山。</h3> <h3>吃泡面怎么就那么容易让人吃怕呢?太不能理解了。以前很喜欢吃泡面的我,几天之后,竟然想要吃饭了。在城里多少有盒饭,可是到了山上,盒饭就不容易见到了!知道医疗队员们想吃饭,厦门的领导送来了自热饭,咱们厦门的自热饭,厦门口味的自热饭!好激动啊!谢谢领导!水污染了,一口井要供应好多灾民用水。我们不好和灾民争水,队长就发明了卫生纸“洗碗”法,应该获得专利!</h3> 列车窗户卸下来,飞机座椅卸下来,一切都为了不在搬运中增加伤害! <h3>用母乳喂养灾民婴儿的民警,英雄!</h3> <h3>百岁老人</h3><h3>看望灾区百岁老人,带来各级领导的亲切问候!</h3> <h3>厦门支援的医疗用品到了,因为箱子上写着厦门字样,我们都觉得亲切。大家帮忙卸车,把各类物品补充到最需要的地方。</h3> <h3>余震中,小伙子被倾倒的墙压伤了,B超显示脾破裂、腹腔积血,需要急诊手术。</h3> <h3>任锐,我们泼辣的麻醉师,熟练地操作着。</h3> <h3>齐院长说,切除脾脏容易,但脾脏的功能就会缺失。回植一部分脾脏到大网膜上,可以保留脾脏的功能。于是,两个医疗队普通外科医生跃全和东明忙碌起来,切了脾脏,又回植了部分脾脏。</h3> <h3>手术是在手电筒光下做的,那条件,没法说。</h3> <h3>部长慰问</h3> <h3>秘书长的慰问。</h3> 老同学郑小兵自驾到灾区慰问,送去了药品和医疗器械 列车上遇到省厅的郑首年老师,好感动啊!真是他乡遇故知!郑老师代表省厅慰问我们和伤员。 <h3>转运250多名伤员回厦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灾区18天,大家都累了,都开始咳嗽了。任务是分头到到郫县还有周围几个县调动救护车集中病人到火车站。</h3><h3>地方配合非常到位,调度有序,病人都按时上车了,有的有家属陪着,有的没有人陪,我们就承担了医疗护理任务。路上,何仁琼颅内感染,病情加重,为了一路上安全,我们还联系了火车路上的站点,必要时中途放下去。还好,她安全到达厦门,进了中山医院。是最后一个出院回成都的病人。</h3><h3>伤员杜晓琴是个小姑凉,地震时她冲出教室,被后面的同学、还有倒塌的教室压伤了,胸腹部受伤。她在直升飞机到达映秀中学操场后第一批被转送到成都,得到及时救治。直升机机组牺牲后,人们从烈士邱光华的口袋里找到一张纸条,上面就写着杜晓琴的名字。这纸条是要别人转告杜晓琴的家长,孩子还活着!中央台转告家属孩子活着的消息时,我看到了那纸条。</h3><h3>列车上,杜晓琴的姐姐在问厦门哪里可以买到生日蛋糕,6.1是杜晓琴生日,她想让妹妹过好灾后第一个生日。被送到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后,医务人员给杜晓琴带来了生日蛋糕,为她举办了生日party 。好温馨的场景!可是,是谁把杜晓琴生日的信息发送给记者和局领导的呢?你们大概已经知道了,因为我是具有“新闻敏感性”的医生通讯员!</h3> 太多太多的荣益了!有点受不了!最喜欢五一劳动奖章了,因为我是劳动者!劳动者获得劳动者的最高荣益,不容易啊! <h3>聚榕小镇,我们小聚了一下。</h3> <h3>飞机的屏幕上出现了上面那幅地图地形图,好像是量子纠缠了,一样的图片!</h3><h3>双流机场,我们又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