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今年是艺芳女中建校100周年,回忆我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我仍忘不了在艺芳母校的美好时光。我是1946年至1949年在长沙艺芳女中读的初中,后考入省立一中读的高中。老师们不仅传授给我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美德,为我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打下了基础。</b></h1> <h3>艺芳校园一景</h3> <h1><b>1946年秋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长沙正在恢复建设,我也由小学升初中学习。在参加了几个中学的入学考试后,我母亲饶仲英为我选择了艺芳女中。我母亲是1920年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该校校长即为曾宝荪先生,与我母亲同班的同学中还有李淑一(毛主席诗词"蝶恋花"中答李淑一)。而艺芳女中是由曾宝荪先生和曾约农先生共同创立的,校长也是曾宝荪先生。</b></h1> <h3>母亲的毕业证书</h3> <h1><b>曾宝荪校长早年留学英国,学识渊博,立志回国,融合中西文化,以教育济世的思想创办学校。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精神令人敬佩。母亲素仰曾宝荪校长办学严谨的高风亮节,决定送我就读于曾宝荪校长门下,使我感到非常荣幸。</b></h1> <h3>初中时期的我</h3> <h1><b>艺芳办学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宗旨有独到之处。以艺芳为校名,是发扬治学之道;以"忠恕"为校训,是要明确做人之理。"忠"-- 重在修己,"恕"-- 重在待人。培养学生们要在读书与做人方面双修,要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要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b></h1> <h3>艺芳校园一景</h3> <h1><b>那时艺芳女中已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行初、高中六年一贯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加强外语学习的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古文观止》是我们主要的语文教材。学校设立了书法课,暑假还留书法作业,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也使我本人受益匪浅。</b></h1> <h3>我的暑假书法作业</h3> <h1><b>艺芳母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不仅是传道授业,而且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学校对学生如父母关心子女,师生关系亲切和谐。回忆进校第一学期的冬天,一天夜间我突发高烧达40℃以上,浑身酸冷。曾校长得知即亲自来到宿舍探望,并立即送我入校医室紧急治疗。由于及时救治,病情逐渐好转。为了稳定病情,曾校长决定将我留在校医室病床治疗休息。我家在河西远郊。第二天,母亲接到校方通知赶来探视。此时,曾校长认为我身体虚弱,应留在校医室继续观察治疗为妥。当得知我母亲也是她当年在省立女师的学生,曾校长非常高兴,并留我母亲在学校共进午餐,师生交谈甚欢。</b></h1> <h3>艺芳女中的校长教员室</h3> <h1><b>我后来在校医室又卧床休养了十天,每天早晨即见曾宝荪校长推门进来,探望询问病情、服药等情况。至今我仍记得她那慈祥的面容,温暖亲切,令我长久难以忘怀。经校医室治疗,我恢复了健康,顺利完成了学业。曾宝荪校长爱护学生、治病救人的崇高精神,使我永远铭记在心,是我终身难忘的师恩。</b></h1> <h3>艺芳女中的教室</h3> <h1><b>曾宝荪先生的教育济世的奉献精神,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并带动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为教育事业献身,使学生认识到除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自强自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b></h1> <h3>高中时期的我</h3> <h1><b>我在省立一中高中毕业后,于1952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后服从分配,转入土木系学习,两年后提前毕业参加国防工业建设,分配到北京的四机部第十设计院(现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土建室、工艺室任技术员、工程师。在工作了11年后,我又调到七机部第七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参加航天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设计,曾任设计室副主任、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工作了23年。</b></h1> <h3>大学毕业时的我</h3> <h1><b>在七机部第七设计院工作期间,我60年代曾在三线建设中参加工程现场设计施工任务;70年代参加了湖南邵阳地区航天工程现场设计;80年代负责长沙市河西航天068工程现场设计施工及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二期改扩建工程设计。</b></h1> <h3>荣誉证章</h3> <h1><b>由于在国防工业建设工作中成绩优异,我于198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三十四年的荣誉贡献证章。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为自己能学有所用、报效祖国感到自豪,也为能在家乡的航天工程建设中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荣幸!我非常感谢艺芳母校当年对我的教育培养。</span></b></h1> <h3>现在的我</h3> <h1><b>1988年退休后,我继续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及老年大学学习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出并获奖。目前我还是中华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这些收获和我在艺芳母校接受的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b></h1> <h3>和枫林书画院画友们在一起</h3> <h1><b>纪念艺芳母校百年校庆,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要深情感谢曾宝荪校长和曾约农先生教育思想对我的人生启迪,要感谢艺芳母校的学习生活充实了我的人生感悟和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各位尊师的高尚品德,教育好我们的后代继续发扬艺芳精神。</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这是我母亲近日为纪念艺芳女中成立100周年写的一篇回忆,我略作修改。值此2018年母亲节来临之际,谨以此篇祝我母亲节日快乐!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