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印记(原创)

King

<p class="ql-block">从俄罗斯进入芬兰的赫尔辛基,天气阴沉沉,空气中虽然有些轻雾,但是却透着一股清凉清新,好像来到一个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世界。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是“最不北欧的北欧”。</p> <h3>赫尔辛基小城不大,可以夸张地说,仅在市区的话,全部步行估计一天也可以玩得差不多。城里面有许多日耳曼式和俄式精美建筑,处处透露着一种淡淡的古典美。市区内的湖泊很多,植被率极高,路上行人很少,给人感觉无疑这是一座安详的城市。</h3> <h3>赫尔辛基有著名的红、白两座教堂。白教堂就是那座最为高大洁净的赫尔辛基大教堂。红教堂则是俄罗斯风格的乌斯潘斯基大教堂。两座教堂的简称也自然是根据颜色得来的。</h3> <h3>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出自德国建筑师恩格尔之手。大教堂矗立于游客聚集的参议院广场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腊式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十分醒目,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也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性建筑。</h3> <h3>教堂白色的色调非常的醒目,墙壁上纯白洁净。站在教堂台阶顶端可以看到赫尔辛基码头。或许因为位置高,或许海风较大的原因,站在这里,总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h3> <h3>海风吹在身上,时间长了确实有些寒意,于是我们便围绕着白教堂转了一圈儿。进到教堂里面,有少许信徒在祈祷诵经。</h3> <h3>大教堂前是参议院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南面不远处是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厅所在地。在铺满古老石块的参议院广场中心,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从参议院广场到赫尔辛基大教堂,只需要百级石阶,却也正是这百级台阶,尽显教堂与俗世的不同,赫尔辛基大教堂的美和神圣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h3> <h3>赫尔辛基大学,始建于1640年,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高等学府,也是芬兰第一所国立大学,世界排名为第60位。</h3> <h3>乌斯潘斯基教堂是斯堪的纳维亚岛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岛上,建成于1868年。由于其红砖塔尖,被称为红教堂。教堂圣坛后方有道纯金圣墙,4根大柱由整块花岗岩琢成,教堂内葬有芬兰民族英雄卡尔古斯塔夫元帅(抵抗苏联的进攻),客死瑞士后遗体被接回隆重安葬。</h3> <h3>因为我们刚从俄罗斯过来,所以看得出来赫尔辛基有着俄罗斯的印记,有些东西欧夹杂的味道,东欧西欧元素常见,风格交织,对比强烈,经常可以看到俄国样式的大型建筑和深红色的色调。红教堂也不例外。</h3> <h3>赫尔辛基市政厅是很有特色的地方,一进大厅就发现这里是开放式办公场所,环境优雅安静,办公人员彬彬有礼,使人感觉这个地方既严肃又温馨。</h3> <h3>大厅里面的科普常识令人目不暇接,各种摄影艺术品让人耳目一新。</h3> <h3>总统府坐落在艾斯普那帝大道的东端,向西与其相邻的建筑分别是芬兰央行、瑞典大使馆和赫尔辛基市政厅。在艾斯普那帝大道南侧码头边有有赫尔辛基最大露天集市广场,终日市民蜂拥,游客如织。</h3> <h3>从总统府到岩石教堂,路途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出人意料的是岩石教堂很矮很小,甚至有些位于半地下的意思,位置也很奇怪,是在一堆六七层建筑中间空出来的一个圆形环形岛上。这个诡异的建筑确实是用石头堆砌起来的。看上去像是用大石头依傍着小土丘堆成的一个圆形的堡垒,然后半下沉地挖出一个圆形的礼堂。</h3> <h3>岩石教堂顶部则是玻璃的。站在小土丘上还能居高临下看得见教堂里面。教堂里面给人感觉很空旷,不像是个教堂而像是个礼堂。</h3> <h3>西贝柳斯公园坐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西北面,公园内绿荫成林,青翠欲滴。公园里有两座雕像,除了由600根钢管组成的类似管风琴抽象塑像外,还有芬兰著名音乐大师西贝柳斯(芬兰国歌《芬兰颂》作者)的头像雕塑。这两座充满浪漫色彩的雕像都是芬兰著名女雕塑家艾拉·希尔图宁的作品。</h3> <h3>西贝柳斯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政府公开征集纪念碑方案,希尔图宁方案入选。但是这座有600根钢管做成的管风琴雕像当时对芬兰来说实在太超前了,这里的民众要求作者再完成一座作曲家的头像,这使雕塑家很不快,她认为钢管雕像足以反映西贝柳斯的贡献,但是最终她还是同意再制作一座人像。</h3> <h3>第二座雕像于1967年西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际完成。所以在西贝柳斯公园内,有两座纪念作曲家的雕像。西贝柳斯雕像表情奇特,让知道这座雕像产生历史的人产生很多联想,它的小型复制品被作为国礼送到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h3> <h3><font color="#010101">沿着街道缓缓而行,人员稀少,街道整洁干净,看上去感觉很舒适。</font></h3> <h3>或许出于保持历史的元素和环保的需要,这里的公交很大一部分是有轨电车,给人感觉在这个城市里,历史与现代元素交织颇有特色。</h3> <h3>波罗的海的女儿雕像,又叫做阿曼达铜像,位于芬兰赫尔辛基露天码头市场的花市旁,是一座少女青铜塑像。</h3> <h3>这座少女托腮凝望芬兰湾的青铜像,如今已是赫尔辛基的象征。墨绿的雕像,浑身散发着一股沧桑的味道,似乎在诉说着赫尔辛基那沧桑长久的历史。</h3> 这座雕像最先是在巴黎于1906年塑造完,1908年这座铜像被运抵赫尔辛基,安放在现在的位置上。设计者瓦尔戈仁表示,从海上浮现的年轻女孩形象象征着赫尔辛基的诞生。从此,这座简单的雕像成了赫尔辛基的象征。<h3>雕塑之美这座青铜少女像的少女名叫阿曼达,她被四头海狮环绕在喷泉之中。她一手托腮,静静地凝视着芬兰湾,所以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波罗的海的女儿。”</h3> <h3>当晚,我们就要离开这座“最不北欧的北欧”的城市,乘坐游轮去瑞典了。大家都模仿着“海的女儿”的姿势拍照,干脆我也拍几张留作来到赫尔辛基的纪念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