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的成本

宁静的海

<h3>  我时常把求学看做是一种投资,既是投资,就有成本与收益的问题。一般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希望买到的东西性价比越高越好,即使想奢侈一把,也要一分钱一分货。花大价钱买了垃圾货,这种投资就是失败的。</h3><h3> 几年前,在实验室里捡到一张学生扔掉的购物小票,上面列着几样饮料零食,一共二十多元。钱不是很多,不知道这样的小票出现的频率有多高,如果一周几次,一个月下来也不是小数。即使一周一次,一个月也要百元左右。这对富裕家庭不算什么,但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负担。之所以会关注那么一张购物小票,是因为对于经济没有独立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一定要买那些饮料零食,家里的父母会不会去买这些东西吃,都是值得商榷的。在我看来,那些饮料零食,完全可以用性价比更高的白开水和主食代替。</h3> <h3>  遇到不爱上课的学生,我总爱板着脸说教几句:想想你的父母现在在干什么(那个时候,大多数父母肯定都在劳作)?吃着最好的穿着最好的用着最好的,却不好好学习,是不是没良心?这样的说教对于那样的学生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确定许多学生是不爱听的。社会上似乎有一个共识就是要进行赏识教育,即使再不好也不能批评,得想方设法找出优点来表扬。而我恰恰就不想去违心说好话,这在有的人看来就很不讨巧了。</h3><h3> 应该说,整个社会的经济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即使是农村,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辛苦。更何况,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宁愿自己累点苦点,也不愿意孩子受苦,因为孩子就是希望,且不说这希望实现的成分有多大,至少有希望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孩子呢?也是自己惯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成了名正言顺的习惯。穷家富二代就这样产生了。</h3> <h3>  出现这种现象是很可悲的。因为穷家富二代培养的不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创业者,而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说是寄生虫可能严重了些,说是少爷小姐当不为过。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张天翼的小说《包氏父子》就写了包国维这样一个典型,明明是一个佣人的儿子,却跟着东家的少爷耍阔犯浑谈恋爱,终致被学校开除。而现在看来,包国维并不在少数,可能到不了开除的地步,但也是在浑浑噩噩度日。更可悲的是,家里的父母还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在勤奋的学习。</h3> <h3>  也可能是以前穷日子过多了,我总是提倡力所能及的消费,寅吃卯粮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家庭富裕就可以随意消费了吗?也不尽然。我在大连上学的时候,学校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家庭富裕的学生偷了同宿舍另一个同学五百元钱,被查出来后直接在学校开了公判大会。三十年前,五百元基本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自然不是小数。而偷东西的学生却并不是因为穷,他每月消费九十多元(我91年毕业后的工资才97元),差不多是普通学生的两倍。可即使这样,还是不够花,人富也未见志长。人的欲望就如一只老虎,自己不警醒,不加以控制,就会后患无穷。</h3> <h3><font color="#010101">  买同样的东西,如果比别人多花了钱,心里肯定不爽。但是,这事放在学习上可能就是另外的状态。因为眼睁睁的看着许多学生天天无忧无虑的消费着,无忧无虑的玩着,就是不肯动动脑子学习。真不想学那就不学吧,干脆学也别上了,早点找工作挣钱也不失为一种勇气和担当,可是不!我不学也不工作,就是要一天天的混下去。这种人现在有一个新词,叫“巨婴”。我天天看到许多巨婴在晃动,却无能为力。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不认为苦口婆心的教育是百分百有效的。面对这样的学生,可能惩戒是最有效的方法。</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