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鸿翔《西北写生记》之十七

沐心居

<h1><b>贺兰山遇险</b></h1><h1><b><br></b><b></b></h1><h3>我就像一块充电电池在急剧使用后,电量都放出一样,失去了记忆。怎么也想不起来我从兰州到银川的车上干了什么,一路上我没有画速写。只记得坐在我的对面是一个四川人,背着很大的行李,到银川打工。</h3><h3>早上6点多,到了银川。我想,可能是我在车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因为下车以后没有感觉到困乏,也没有感觉到肚子有多饿,就很想去贺兰山。贺兰山我是熟悉的,来过几次。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来这里的水墨写生作品,天津《新闻探索》曾予以专题介绍。如是,去贺兰山写生的路线,还用问别人吗?不用。</h3> <h3>去贺兰山要先去华西村。银川的华西村和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有着渊源的关系。据说:是在1996年到1999年,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出资300多万,帮助西海固地区四个县一万多农民走出了荒山恶水,来到银川市郊的镇北堡地区开始新生活,是一个新建的移民村庄。华西村距首府银川只有20公里。它北望沙湖、南连影视城、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区内遍布宁夏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颇有风情。的确,去华西村班车票价4元就表明不是很远,一会就到。但是到达华西村以后再去贺兰山就没有班车了,需要租车。</h3><h3>料峭春寒的季节是没有游客的,所以当我在华西村下了车,马上就像一滩鲜血遇到了秋后的蚊子一样——出租司机们都“叮”了上来。我四周望去,没有别的车,都是“三马”,就是有方向盘、有车门、有车窗,新型的那种。后面有两个座位,比较舒适。租车就要讨价还价,“狼多肉少”就要打架。这些出租司机师傅们可能是因为好久没有客人来了,就为了争夺我这块“肉”打起了“口水”仗。有个年轻司机颇具“贺赖部”气质,竟抡起巴掌揍起比他年龄大的司机——我看不下去了,成了劝架者。看得出来这个司机是个老实巴交的、40多岁的西北汉子,属于那种给了他媳妇也看不住的类型。我很同情他。所以不要他们去“争”了,我自己选择了他做我的司机,去贺兰山。我答应给他15元,干得好再加5元。</h3><h3>他很满意的样子,马上就忘记了巴掌打在脸上的疼痛。尽心尽力的载着我奔向贺兰山!</h3><h3>“贺兰山”是蒙古语,黑色骏马的意思,180公里左右,呈南北走向于内蒙古和宁夏的交界处。东为银川平原,西则是阿拉善大沙漠。历史上贺兰山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春秋战国时代,为羌戎所占据。西晋时期,居住在漠北的13万匈奴人南迁,其中一个部落叫贺赖部,在“流沙”以东的群山中游牧,贺兰山因此部落而得名。隋唐时代贺兰山又落到突厥和回纥族之手,为其游牧之地。宋朝末年,这里成了西夏同成吉思汗争夺的要地。元朝,据马可·波罗记载:宁夏是吐蕃族的一部分,首都是贺兰山。清代康熙年间,朝廷念蒙古族将领和罗理归顺清廷及出征西藏、青海有功,划贺兰山以西为牧场,称之为阿拉善额鲁特旗。贺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所重视。贺兰山经历过远古战场的角笳声、嘶杀声和震颤心灵的悲壮。孰是孰非?千秋功罪,谁人评说?</h3><h3>看到贺兰山就如同看到悲壮惨烈的战场,山石结构互相挤压造成的巨大撞击力给人精神极大的紧张感——我敢相信,不要去说年轻的司机,不管是谁,长期的在贺兰山脚下生活,都会在贺兰石的感应下迸发出“突发性”的攻击。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够去理解“远古战场的角笳声、嘶杀声和震颤心灵的悲壮。”</h3><h3><br></h3> <h3>拜寺口双塔,是宁夏唯一的密檐式砖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当时西夏国的佛祖院,供奉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塔顶刹座由一排排施以彩绘的仰蓬组成,转角处各有力士一尊。往远处看,古松立于峭壁之间,残雪留存高山之顶,雄伟险峻,是山水画写生的好去处。我也是在贺兰山石挤压结构的“感应”下“突发性”的攻击了我的画纸,攻击了五次,就画了五张八开速写。意犹未尽,举起照相机又是一阵“狂拍”。我觉得还是不过瘾,要求司机带我到那些树木中去,在我看来那些树木就是古代将士“马革裹尸”的化身,带着英雄灵气。</h3><h3>司机真是老实人,看我在画画,他自己跑到一边敲打石头。我不知是什么意思,没去理会。当我叫他开车拉我去拍照树木的时候,他把几块石头递给了我:带回去吧,贺兰石。我的心一下子歉疚了,心中刚才说他“看不住媳妇”的想法没有了。</h3><h3>“三马”车沿着贺兰山麓行走着,我要去看看贺兰山口,那是我过去采风生活过的地方,很是怀念。透过车窗我看着贺兰山色……。突然,我哎呀一声!感到世界翻转了。刹那时,车门车窗的玻璃全部粉粉碎,车子的钢铁结构也发出折断声……。翻车了!我被整个扣在了地上……。血,手上被碎玻璃划破。司机则是满脸血花。我本能的说:赶快把我弄出去!送出我的大背包,我勉强的钻出了残破的“三马”车。太突然,我一时懵了,不知所措。</h3><h3>幸亏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幸亏我戴着帽子!幸亏我的大背包挡住了许多的碎玻璃!</h3><h3>没有受多大伤,棉衣扎破许多的口子;没有受多大伤,我的照相机摔坏了。</h3><h3>司机道多少歉,都没有用!我的写生活动被迫中断了!</h3><h3>……</h3><h3>“人言为信”,我没有食言。给了他20元钱。没有了车,我只能步行到华西村,坐班车返回银川,再作定夺。</h3><h3>……</h3><h3><br></h3><h3></h3><h3>(旧文新读~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