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的年代——跟我一起去旅游之45

山岱

<h1>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其领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少近200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br>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被称为“骑在羊背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墨尔本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h1> <h1>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我们熟知的袋鼠、考拉,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和标志。经过近半年的策划,我们一行十三人于2018年3月26日开启了澳大利亚的自驾之旅。26号晚上从重庆飞广州,宿南航提供的免费转机宾馆。27号晚上10:20起飞,28号早上6点到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h1> <h1>珀斯时间与我们相同,没有时差。到珀斯机场后我们去取我们网上租的车,直接到波浪岩。我们仍然是通过租租车网租的赫芝公司的两辆8人座商务车,一辆坐7人,一辆坐6人。由于事先大家都约定不带特大的箱子,因此,7个人的行李箱都能够放下。</h1> <h1>波浪岩在珀斯北边,从珀斯到波浪岩有330多公里,很长一段是高速公路。澳大利亚西部所谓的高速公路不如我们的高等级公路,路窄且路况一般般,又没有护栏什么的。行车大约4个钟头就到了波浪岩。公园没有围栏,也无人售票,只有一台自助购票机,上面有购票标准和金额,买票全凭自觉。通过刷信用卡,我们一辆车买了13.5澳元的门票。</h1> <h1>澳大利亚西部巨型的花岗岩点缀着中部和南部的荒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其顶部突出的彩色波浪岩,这也是我们第一天直奔这里的原因。</h1> <h1>波浪岩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巨大岩层,位于西部谷物生长区边缘的海登城附近。说是海登城,其实就是一个小镇,一路上有人烟的村庄都很少。这个向外悬伸的岩体之所以被称为波浪岩,是因为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波浪岩高出平地15米,长度约100米,站在波浪岩下,感觉大浪袭来,马上要把你吞没一般。</h1> <h1>据说波浪岩形成于6000万年前,经过风化和流水侵蚀后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其颜色来自流经此地的富含矿物质的当地泉水。经过千万年大自然力量的洗礼﹐将波浪岩表面刻画成凹陷的形状﹐加上日积月累风雨的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渐渐的侵蚀成像波浪一样的形状。整个侵蚀进化过程虽然十分缓慢﹐但是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观却如此的壮观﹐叫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威力与神奇。<br>波浪岩是一块巨大的整块石头或者说是一座石山,从上面看没有一点特别之处,但在侧面你会发现侧面的岩石是波浪形的,而且表面是光滑的,就像巨浪排山倒海而来,非常奇特。</h1> <h1>到澳大利亚第一天,印象最不好的并不是秋季仍然炽热的天气,而是时时来袭的苍蝇。不知是不是缺水的缘故,这里的苍蝇并不是那种很大的绿头苍蝇,而是比较小的麻黑苍蝇。这些苍蝇直接扑面而来,有时在你脸上,有时在你耳间,甚至你张口时飞进嘴里,真是可恶之极。澳大利亚是一个盛产苍蝇的国度,当地人似乎早有准备,都像这小伙一样,戴上一个防蝇罩,虽然看风景少些乐趣,但也免了苍蝇的骚扰之苦。</h1> <h1>波浪岩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圆石和有棱角的石头,有的表面被风吹蚀得 已经十分光滑。这些石头大小各异,既有巨大的砾石,也有小卵石,当地人称之为砾石荒漠。这些石头的颜色有些与众不同,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黑灰色,而是多为金黄色。更为奇特的是有些石头能够反射太阳光。石头上也有一些松树之类的植物,但石头保水能力弱,加之澳大利亚西部比较干旱,有的树已经枯萎死亡,留下铮铮铁骨造型优美的干枝,倒也别有风味。</h1> <h1>澳洲波浪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如今在西澳洲已成为地标。波浪岩名副其实就像一片席卷而来的波涛巨浪,令无数的旅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片仿佛滔天巨浪高高掀起并在瞬间凝固在半空中一样的怪石,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一睹为快,亲身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h1> <h1>波浪岩景点不远处,有几个小湖,由于干旱少雨,有的已经干涸。大批的树木已经死亡,只有比较耐旱的桉树仍然在与天抗爭。桉树原产地绝大多数生长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br>桉树的快速生长同时伴随着地方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大面积的桉树会导致当地底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降低,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地板结甚至土壤沙化。桉树对于土壤中的肥料需求量巨大,凡是种植过桉树的地区,土地肥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乃至枯竭,桉树也被人们冠以“霸王树”的恶名。不知这片死亡之海是否桉树所为?</h1> <h1>湖水在蓝天下依然蔚蓝,但湖水已在逐渐干枯,湖边白茫茫的一片表明土地已经逐步盐碱化。</h1> <h1>另一个小湖可能是一个盐湖,湖边都是一些结晶体,有的缠绕着树枝,形成亮晶晶的一个晶棒,有的则围着一些砂石,白茫茫的一片。</h1> <h1>澳大利亚地 处南半球,虽然时差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只有2-3小时,但是季节却完全相反。12月-2月为夏季,3月-5月为秋季,6月-8月为冬季,9月-11月为春季。我们是乎来早了点,这里秋季还像我们夏季一样热。澳洲跨2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气候,每年4月-11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澳洲内陆是荒芜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相反在沿海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这次澳洲行从西到东,几种气候都要领略。</h1> <h1>干涸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枯死的树木,有的似老者头颅低垂,有的像斗士依然挺胸,千姿百态就像我国内蒙额济纳的怪树林一样。</h1> <h1>大家正在湖边选景照相,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袋鼠,袋鼠”,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往附近小树林搜索,只见六七只袋鼠三三两两的分布在林子周围,眼睛也警惕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试图靠近他们,它们立马蹦蹦跳跳的越过不太高的铁丝网跑向干涸的草地,不见了踪影。这是我们到澳大利亚后第一次看见野生的袋鼠,心情都比较激动。</h1> <h1>游览了波浪岩之后,即驱车赶回珀斯。太阳也早早的落下了山坡,让月亮的光辉来照亮大地。夜幕下的西澳一片宁静,听不到鸡鸣狗叫,也看不到袅袅炊烟,只有无边的麦茬和稀稀拉拉的树子,装扮着这如诗的风景。</h1> <h1>到了珀斯我们预先订好的民宿,已经七八点钟了,我们赶紧赶往超市,赶在它关门之前买好了这两天的生活用品。澳大利亚商店超市都关得早,不像国内很晚都能买到东西,更莫想有24小时营业的商店。所以,要计划好买东西的时间。</h1><h1>也许是累了,也许是饿了,也许是我们的生活主管手艺高超,这晚的饭菜真的特别香,觉也睡得特别好。</h1> <h1>第二天,我们精神抖擞地向粉红湖进发。西澳拥有数个粉红色的湖泊,其中最著名、吸引最多游客到访的有两个,一个是位于杰拉尔顿 (Geraldton) 的北粉湖——赫特泻湖 (Hutt Lagoon),另一个是位于埃斯佩兰斯 (Esperance) 的南粉湖——希利尔湖 (Lake Hillier)。我们的目的地是北粉湖,在珀斯北边,足足590多公里。</h1> <h1>在去北粉湖的路边,有许多并不高大的树木,上面开一种花,像剥开的玉米棒一样,金黄金黄的,比较好看。在简易停车休息区,树上挂有一个英文牌子,说这种花叫“死去活来”。看这种树,叶子在太阳下已经焉了,要死要死的样子,可第二天又活得尚好,也许这就是这花名的由来吧。</h1> <h1>西澳大利亚的粉红湖有着非常浪漫的美誉,叫“上帝遗落的小玫瑰”,作为西澳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来到西澳,想要一亲芳泽,想要血色浪漫,那就到粉红湖吧。</h1> <h1>开了六七个小时的车,下午3点左右才到达北粉湖。不过此时阳光明媚,并不直射的阳光使北粉湖看起来更加漂亮妩媚。赫特泻湖(北粉湖)紧邻格雷戈里港 (Port Gregory),是一个盐湖,长14公里,宽2.3公里,湖水中富含可产生胡萝卜素的杜氏盐藻,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呈现出迷人的粉红色。据说中国的一些著名艺人都曾来这里取景拍摄节目,甚至吸引了一些国际知名时尚名牌前来拍摄宣传广告。由此可见,粉红魅力果然势不可挡。</h1> <h1>赫特潟湖的成因缘于湖中的嗜盐藻类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β-胡萝卜素,让湖水泛着一层淡淡的粉红色。β-胡萝卜素(Beta Carotene)也使湖水的盐性增大,赫特潟湖比一般的湖泊还要咸。巴斯夫公司在此建了一个厂,从粉红湖提取化工原料。 此外,雨季里湖水盐度会下降,旱季时盐度则飙升,这都会影响嗜盐藻类的繁盛程度,于是湖水的颜色就随着盐度的变化而改变。每年的1-2月,炎热的夏天,湖水大量蒸发,赫特潟湖甚至会变成一片白色的盐田,影响观赏。还好,现在已是秋天,粉红湖碧波万倾,在阳光下粉红一片,展示着她独特的风姿和魅力。</h1> <h1>赫特潟湖(Hutt Lagoon) 是最容易到达的粉红湖泊,可以自驾和坐直升机观赏。 粉红湖仍然是全自然状态,没修专门的步道,只有一个简易停车场,从公路到湖边要穿行一些树林和草丛。北红粉湖位于西澳大利亚中西部,印度洋沿岸,距离卡尔巴里国家公园(Kalbarri National Park)的集散地卡尔巴里(Kalbarri)以南约50公里。距离赫特潟湖最近有一个小镇,是位于海洋和赫特潟湖南岸之间的格雷戈里(Gregory),以捕鱼和种植而闻名,常住人口只有50人左右,镇内有旅馆可供住宿。</h1> <h1>据说乘坐飞机空中观光是欣赏粉红湖的最佳方式。从杰拉尔顿的机场出发,沿着海岸线飞行大约30分钟便可来到粉红湖的上空,在一片蔚蓝的海岸边,粉红湖如同娇羞的新娘,依偎在大海之畔,上演着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激情碰撞。飞机是远观,是看大场景,要看细节,要照相留念还是自驾比较好,不然只能拍些风景,难以看见自已的身影。漂亮的粉红湖让资深美女们兴奋不已,不断的变换着姿势,挥舞着中国大妈标志性的纱巾,照照照照个不停。就连主驾龙先生,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粉红湖边与夫人上演了一场标准的泰坦尼克式的激情与浪漫。</h1> <h1>尽情的潇洒浪漫之后,天色已晚,我们驱车100多公里,宿杰拉尔顿,因为这里离明天要去的尖峰石阵景点比较近。</h1> <h1>尖峰石阵 (Pinnacles)位于柏斯北面 260 公里,乃南邦国家公园 (Nambung National Park) 的一部份。这个身处沙漠的奇异活化石原始石林,有数以千计独立或连体的石灰岩柱,矮的你可以一脚跨过,高的可达 5 米,一片接着一片,一座山头接着一座山头,蔚为壮观。</h1> <h1>尖峰石阵的石灰岩石由蚬壳组成。这些蚬壳与沙粒混合后,被风吹到内陆,形成类似圆顶的石头,再经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构成较坚硬的石灰岩石柱,形成今日的尖峰石阵。在金色的夕阳下,尖峰石阵被拍成很美的照片,成为西澳旅游的明信片。可惜我们到达正是晌午,阳光强烈得使人睁不开眼,照的照片多多少少都有点过曝,拍不出明信片那种效果。</h1> <h1>来到尖峰石阵,恍惚之间以为来到了火星,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沙丘间,成千上万鬼魅一般的石灰岩柱从四周的平地上拔地而起,仿佛大批僵化的外星军队正在集结。</h1> <h1>尖峰石阵虽然没有国内云南石林等那样伟岸壮观,但石阵形态也千奇百怪,有的如利刃向天,有的如石牛卧海,有的则如春笋出土。你看这一个石柱造型,像不像性崇拜民族的图腾?</h1> <h1>作为澳大利亚西部最有特色的景观之一,尖峰石阵沙漠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许多珀斯旅行社都提供前往尖峰石阵沙漠的一日游项目。一条环形道路穿越其间,汽车可以在尖峰石阵内单向行驶。但是徒步游览更为有趣,尤其是在日暮、满月或黎明时,光线照在石柱上形成梦幻般的效果,而且也不会有熙熙攘攘的人流。</h1> <h1>出了尖峰石阵,我们便打道回府,回珀斯。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忽然,有人尖叫,快看,白色的大石头!果然,远处绿色树林中,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静卧其中,十分抢眼。等汽车开到跟前一看,并不是一块大石头,而是一片雪白的沙漠!</h1> 只听说埃及西部法拉法拉以北45公里处有一片白沙漠,不曾想来澳洲也遇到了白沙漠,这真让我们喜出望外。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样的雪白色,和尖峰石阵的黄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白茫茫的沙海中,无论如何也要来秀一把,不然真对不起这美景,对不起观众。 <h1>踩着松软的白沙子,沐浴已经温柔了许多的阳光,呼吸着海风吹来的湿润而新鲜的空气,我只想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拥抱这美的世界!</h1> <h1>资深美女秀丰姿,男同胞秀什么?三剑客以大无畏的气慨登上白沙漠之颠,以气壮山河之势向全世界宣告:“白沙漠,我来了!”</h1> <h1>从白沙漠继续回珀斯。看看天色尚早,我们顺道逛了一下珀斯北边的怀特曼公园。公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游人在林间漫步,或在大树下野餐,轻松而惬意。我们并不在意溪边的野鸭,目标是澳大利亚著名的袋鼠和考拉。高大的桉树上爬着几只考拉,一动不动且离得太远,难睹芳容。这只虽然很近,却对不远万里前来看它的我们这些老外斥之不理,背对着我们继续做它的美梦。无论你如何呼唤,无论你如何挑逗,它依然我行我素,一忱黄樑。</h1> <h1>袋鼠是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在澳洲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都有袋鼠在活动。公园里的袋鼠已经习惯了与人生活,即使你靠得比较近,它还是自顾吃草,好像忽略了你的存在。</h1> <h1>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60公里以上,跟城市里汽车速度差不多。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同时,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被袋鼠尾巴打着了非死即伤。</h1> <h1>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据说,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据说,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而成年袋鼠的身高有1.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增长好多倍!</h1> <h1>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h1> <h1>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种的袋鼠会单独生活。<br>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野生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公园里的袋鼠已经随着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改变了习性。</h1> <h1>经过三四年,小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斤的大袋鼠。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澳大利亚袋鼠有6000多万只,平均每个澳大利亚人拥有3只袋鼠。袋鼠已经泛滥成灾,高速公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五六只甚至十来只被汽车撞死的袋鼠。</h1> <h1>回到珀斯,我们仍然住前天晚上住的那座民宿。太阳还未下山,接班的月亮却已经登场。</h1> <h1>今天是3月31号,我们从珀斯飞艾丽斯斯普林,飞行需要4个小时,为了赶去看艾尔斯岩的日落,我们清晨6点便赶往机场还车和登机。</h1> <h1>飞机上,不时看见一些纹身的澳大利亚人,既有男人,也有女人。也许,纹身是澳大利亚人的时髦或者民族传统?</h1> <h1>在艾丽斯机场租车后,已近中午,我们便到一个商业区超市买东西,吃午饭。澳大利亚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尤其是像艾丽斯这样的小城市,商业区则集中超市、饭馆、商场之类的业态,居民驱车来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居民生活差别不大,但也有手牵宠物狗的富婆和失去双腿、靠流浪卖唱的老者,天堂和地狱的界限似乎并不明显。</h1> <h1>从艾丽斯到爱尔斯岩有460多公里,开了5个多小时才到。5点左右的太阳光线依然强烈,远处巨大的爱尔斯岩像一个大馒头,土黄色的岩石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有些苍白。</h1> <h1>澳大利亚中部最知名的观光胜地莫过于爱尔斯岩,它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的沙漠地区,距离爱丽斯泉西南约340公里。“爱尔斯岩”用原住民的语言称为“乌鲁鲁”,远看好像它并不大,但实际上它周长9公里,海拔867米(地面高度34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独立的岩石。</h1> <h1>地质学家们认为,乌鲁鲁(爱尔斯岩)形成于大约五亿年前。它虽历经亿万年但却初心不改,可光影造势却又变幻万千。在不同的季节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乌鲁鲁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甚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它也会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幻霓裳。</h1> <h1>天色已近黄昏,日落时的爱尔斯岩美景已经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h1> <h1>乌鲁鲁刚好位于澳洲的中心,当地的阿南古人便认为这块巨石是澳洲的灵魂与心脏,是一块不容侵犯的圣石。除了举行成年仪式或祭祀活动外,他们不希望人们随意攀登这神圣的巨石。</h1> <h1>当地对乌鲁鲁岩石的传说有很多,根据原住民的传说,乌鲁鲁是两个男孩在雨后玩弄泥巴所创作的杰作。这个传说很有想象力,很难想像这两个小男孩是如何做到的,除非他们是天生的巨人族。</h1> <h1>爱尔斯岩在落日余辉中慢慢地改变颜色,从土黄、金黄到暗红,让人大饱眼福。今天刚好是旧历的十五,月映爱尔斯岩又是一出好戏。在拉起的长长的隔离线边,汽车排成了长排,摄影的长枪短炮到处都是。一个外国哥们没带摄影的三角架,就把手机固定在皮鞋上,皮鞋又捆绑在隔离桩上,要把这美景好好地拍下来。</h1> <h1>乌鲁鲁(爱尔斯岩)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它在红土中心的沙漠地带屹立了上亿年,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心脏”。爱尔斯岩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唯有爱尔斯岩拔地而起,令人称奇。爱尔斯岩陡峭得接近垂直的岩壁,硕大无比的体积,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渺小,敬畏之情在第一眼就油然而生,难怪当地土著把它视为神山。</h1> <h1>乌鲁鲁巨岩(爱尔斯岩/Ayers Rock)被人们称为“世界中心”,亦是阿南古土著人精神的信仰。爱尔斯岩岩壁上的原始壁画据考证也已有近五千多年历史,不过现在拉起了隔离线,我们无法一睹芳容。</h1> <h1>爱尔斯岩的美丽名不虚传,因此,以前很多澳大利亚本国和国外的游客都经常徒步游览甚至攀爬这个风景胜地。不过,离奇的是,数年来,但凡游客攀爬巨石并顺手捡回小石头之后,回到家不是发生交通意外,就是家人死亡或者失去工作,各种倒霉事连续不断。这种现象导致澳洲政府决定禁止民众攀爬爱尔斯岩,违反禁令者无需等神灵惩罚,就会接到罚单。所以,澳洲国家公园很早就在巨石前面立了“不可攀爬”的字样。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游客不听劝说非要一试身手。</h1> <h1>夜幕下的爱尔斯岩犹如一个害羞的姑娘,低着头,红着脸,任柔美的月光和游客炽热的目光横扫在她的身上。只有不远处的那棵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好似她在不停地拨弄它一样。秋草已经金黄,围绕爱尔斯岩四周,好像给她穿了一条金黄色的围裙一般,使她看起来不仅华丽,而且高贵。</h1> <h1>观看了爱尔斯岩日落之后,宿不远处(十分钟车程)爱尔斯岩度假村的内陆先驱者酒店。一觉醒来便是4月1日,我们前往卡塔丘塔游览。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占地132.566公顷,土地为阿纳古土著人所有。这里具有一系列奇异的地质与地貌特点,其中包括雄伟壮观的独体巨石乌鲁鲁和卡塔丘塔石岩群,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25万。该处由澳大利亚公园管理局与阿纳古人合作管理。<br>门票价格为成人25澳元/人 ,4岁以下免票,门票3天有效。</h1> <h1>卡塔丘塔在乌鲁鲁以西40公里,32块风化的赭色岩石圆顶形成了梦幻迷人的景象。在这里,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步道来探索卡塔丘塔。瓦帕峡谷漫步(Walpa Gorge)是多岩石的步道,缓缓上升,穿行于稀有植物间,最终抵达黑檀林。而风之谷步道(Valley of the Winds)难度中等,沿路景象气势恢宏,全程7.4公里环线将带游人在巨石圆顶间穿行,越过小溪床,远离人群。</h1> <h1>天色依然很热,虽然只是上午,炽热的太阳还是过份热情地缠绕着我们。资深美女们纷纷把纱巾包裹在头上,甚至把脸遮挡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看世界的冷眼。男同胞就只好任太阳强光抚照,把身体晒黑,提前进入西方标准的“有钱人”行列。</h1> <h1>炽热的太阳已经把旅游的热情打压下去了一部分,令人厌恶的苍蝇更让人不胜其烦。看着同行的澳洲美女都戴着防蝇罩,心想,这澳洲人也太不开窍了,如果在这些著名景点开个小卖部卖点防蝇罩、汽水或者面包之类的,既可解决游客的需要,又可赚钱多好哇,可惜啥也没有。</h1> <h1>游览卡塔丘塔有两条路线,风之谷是Kata Tjuta一条是著名的风之谷徒步线路,全长约8公里。在卡塔丘塔巨石阵内,沿着神秘的小道进入峡谷深处,绕行风之谷峡谷约需2-3小时。沿途惊艳的红色悬崖,蓝蓝的天空,各种奇异的植物,使你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如果幸运,还将发现内陆稀有的小袋鼠和很多仅存在于风之谷的稀有植物,但路途比较崎岖,消耗体力和时间比较多。</h1> <h1>到达卡塔丘塔后,我们没走风之谷,而是开始了1小时的瓦帕峡谷徒步之旅。沿著卡塔丘塔最高的两座山峰的峡谷,走过崎岖不平的石道,顺着弯弯曲曲的步道,我们一直走到峡谷尽头。一路上,大家都在谈论这岩石怎样形成、这种树又是什么树等等,仿佛我们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探寻远古的历史,探索峡谷中珍稀的植物似的。 </h1> <h1>卡塔丘塔由36块巨岩组成。地表高度约546米,海平面高度则约1066米,相当于纽约世贸中心1号大楼(One World Trade Centre)的高度。这是奥加斯巨石阵远观照片。</h1> <h1>一个澳洲小伙子正在涂防蝇膏,看我怀疑的眼神,他说:很管用,还叫我试试。我给他拍了张照,连忙说:谢谢,谢谢!</h1> <h1>在峡谷的尽头,又遇见这个澳洲小伙一家人。当听说我们是从中国来,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看来,澳大利亚普通百姓对中国还是友好的。</h1> <h1>沿着红色龟裂状的红色石路走到谷底,就是一汪碧水与绿洲。</h1> <h1>红色的山崖与一潭清水中倒影的蓝天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红的红得似乎热血沸腾,蓝的蓝得平静无声,这一动一静居然在这里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h1> <h1>瓦帕峡谷(WAPA)是个V字形的大峡谷,红色巨岩在两边耸立,直插天空,人就行走在这V字峡谷中间的小路上,在庞大的石壁下显得极其渺小。我们在瓦帕峡谷往返花了一个多小时,也为观赏奥加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h1> <h1>离卡塔丘塔150多公里还有一个著名景点,叫帝王谷,有深邃的峡谷和巨大的山崖,但要去得多花一天时间,只好作罢。</h1> <h1>4月1日,游览卡塔丘塔后便直奔艾丽斯,宿艾丽斯酒店。由于没有民宿那种饮食条件,大家便到商业区共进晚餐。我们一行13个人,分成两个组,一组一车一房,平时都是各组生火做饭,今天在这香港人开的饭店里来了个大团圆。大家频频举杯,庆祝西澳之旅顺利结束,因为明天我们将飞阿德来德,开始新的旅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