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品质 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萍乡市校本课程建设交流展示会胜利召开

峰枫

<h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为全面分析全市校本课程建设形势,分享全市先进典型经验,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5月11日,萍乡市校本课程建设交流展示会在湘东区萍钢中学隆重召开。</h3> <h3>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李奭萍同志;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总督学叶波同志;湘东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李浩然同志;市教研室主任黄萍同志;湘东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谭悍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各县(区)教育局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领导、市直学校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校长,湘东区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各县区教研室主任,以及全市部分学校优秀校长、教师代表近500人。</h3> <h3>  和风送暖,草木欣然。深化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千校一面的格局,多样化、个性化的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品牌,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已的内涵,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价值。</h3> <h3>  美轮美奂经典诵读《湘东赋》拉开了大会的序幕。</h3> <h3>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湘东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李浩然同志致辞。</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项议程为六个单位作校本课程建设经验交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湘东区萍钢中学在语文拓展课程、阳光体育课程、信息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校本课程上做足做细了文章,让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打造智慧型学生。</font></h3> <h3> “一人一叶舟,千人千帆竞”的登岸精神,“精彩六年,登理想之彼岸”的幸福课程、理想教育,经济开发区登岸小学让每一位学生人生出彩。</h3> <h3>  芦溪县上埠镇中的创新教育,成果显著,获得国家专利的就有6项,国家督学吴正宪教授也是称道不已。学校“换道超车”的策略实现了跳跃式发展。</h3> <h3> 用心研究学生所需,用力精编校本资料,全市高中生最多的学校——上栗中学作了有益的探索。</h3> <h3>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每一步棋”的教育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棋文化,让农村的孩子乐在棋中、棋乐无穷。湘东区庙岭小学在校本课程中出“庙”招,有“棋”效。</h3> <h3>  芦溪县教研室重品质,求创新的态度,重特色、抓落实的行动,创新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的实施,实现“学校有品牌、教师有品质、学生有品性”。</h3> <h3> 六个单位分享了鲜活的经验后,全体与会人员欣赏获得2017年江西省首届精品课程评选一等奖湘东区实验小学带来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太极扇表演。</h3> <h3>  “一杯美酒、一杯甜酒、一杯香酒……”甜美的歌声代表了湘东人民的浓浓热情和美好祝福。</h3> <h3>  市教研室主任黄萍同志围绕《校本课程重建设,提高认识再出发》做全市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报告。</h3> <h3>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总督学叶波同志讲话。强调课程建设一要深化认识,明确目标;二要把握要求,明确定位;三要强化实施,突出效果。</h3>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李奭萍同志围绕《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品质&nbsp;走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作重要讲话。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多方位阐述了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对全市校本课程建设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div>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性;</div><div> 二、把握校本课程的本质,挖掘地方资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div><div> 三、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深化课程改革。</div> <h3>  为深入推进全市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实现学校优质而有内涵的发展。下午的“校本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与会人员热情不减,全国知名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专家,上海市课程教材审核专家韩立芬精彩开讲。</h3> <h3>  韩老师围绕《在课程天地间寻找育人之道》主题,站在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高度,以生动形象的故事,丰富具体的案例、前瞻高位的理论和精深独到的见解,向我们多视角、全方位的解读了特色学校建设的深刻内涵,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更使我们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课程建设的道路和方向。</h3> <h3>  交流展示会掠影</h3> <h3>  交流展示会后,市教研室黄萍主任陪同韩立芬专家来到开发区登岸小学,余小芬校长汇报了学校课程建设工作。韩立芬老师肯定了学校特色凸显,在学校定位哲学、学生发展目标、课程结构整合进行了专业指导。</h3> <h3>  &quot;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quot;。课程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教育的本色,才能有教育的特色。愿萍乡教育人共同努力,以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行动,努力实现我市课程建设有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重大转变。<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