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 缠簸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像缠簸箕、绑笤帚、打席、编箩筐、捏瓦罐等等这些民间手工,确实是数千年中华文明优秀智慧的结晶,当应世代相传,可惜的是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些手艺。但愿这些民间手工艺能够传承下去,使其不断发出熠熠之光。</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这些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守艺人”!</p><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采访拍摄)</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 老篾匠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山西芮城县磨涧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篾匠,名叫郭全斌。老人家属牛,已年逾八旬,四世同堂。由于该村地处黄河边的沟壑低洼地带,水分充足,盛产竹子,故而当地人用竹子编制生产生活用具,已是习以为常。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老人家一生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从小就跟着大人玩竹子,练就了一手编制竹器的绝活。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尤其利索,至今还在为家庭和社会创造着财富。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编制竹篓,要经过劈竹、破篾、压模、编织等数道工序。几十年他坚持与竹子打交道,大拇指的指甲已是伤痕累累,这就是一双典型的劳动人民的手。据老人说:他现在编制的是装酱菜的小竹篓,一个竹篓能卖一块五,一年可以为家庭创造数万元的收入。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郭全斌老人,不仅手艺高超,为人也朴实和善,休息之余,与我们攀谈,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 愿老人健康长寿! 愿民间手工艺绝活代代相传!</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6年11月采访拍摄)</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3. 【 打 席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编席,晋南地区又叫打席,是指农民用芦苇或者秫秸(高粱收获后的秸秆)加工编成的炕席。晋南地区多用自家种植的芦苇(竽子)来打席。</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打席关键是劈篾子,这可是个手艺活。弯弯的篾刀,在芦苇与左手虎口中运行,“咔咔”声响,整棵芦苇一分为二或是一分为三,宽窄一致。篾子劈好后放到背阴处,洒上水让它湮透,然后再用碌碡反复碾轧,等到篾子轧的拿在手里像鞭子一样能够甩起来,再用篾刀把轧熟的芦苇瓤子刮掉,整个篾子就算完成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编席一般是先纵向铺好经蔑,而后挑二压二从席子的中心对角线开始以次横向编织,两边依次递减形成直角三角形。待半个席子编好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编织另外那一半,最后收角、压边,一领席子就算完成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席子,在晋南农村的用途很广:做炕席、晒粮食都用得着,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已逐渐被其它物件所代替,以此,民间打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夏县东浒村村民张师傅,年逾古稀,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一生练就了打席的手艺,每逢农闲时节或阴雨天,就在家里地板上编篾打席。张师傅做起活儿来,那娴熟的技艺、劳动的快乐和喜形于色的成就感,无不从指间和心间涌出!张师傅老俩口独居,安度着晚年,席子卖出去的收入,足以贴补他们的生活。</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张师傅为人和善,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时常也喜欢到他家里来坐一坐,唠唠家常。愿张师傅身体健康、晚年生活快乐幸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4年8月采访拍摄)</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4. 【 绑笤帚 】</h3><h3><br></h3><h3> 绑笤帚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笤帚是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打扫卫生的工具,用于常年的扫炕、推碾扫粮食等。</h3><h3> 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笤帚,它可是成千上万家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不少地方,人们还赋予笤帚一种神圣的责任,在年轻人新婚大喜之日,村里的妇女长者在新娘上轿之前,总会拿一把笤帚把花轿扫一扫,象征着把妖魔鬼怪扫掉,可见笤帚在人们传统的习俗中有多么重要。 </h3><h3> 如今,笤帚已被先进的塑料品或机械加工所替代,而作为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传统制作的笤帚的工艺也即将消失。庆幸的是,在我们周边的乡村里,还能找到仍在手工绑笤帚的老艺人。 </h3><h3> 绑笤帚的材料主要是高粱秆。先将高粱秆用力在地面上摔打,将高粱穗里的粒摔打出来,做出成品使用时便不再掉粒。随后,将摔打后的高粱秆放在木板上,用一个小铁片将剩余在高粱穗上的黑色颗粒刮掉。这一步骤叫刮苗。然后用水将刮完苗的高粱秆浸泡两个小时,直至完全浸透。加工时,拿出一把高粱秆,用麻绳绕一圈勒紧,用脚踩着“T”型木桩固定。然后拿出一根线绳,压到麻绳下,将高粱秆捆绑在一起。按同一道工序再绑出四把,加芯,再将这五把合并一起捆绑,这就是所说的“五把一笤”。最后,用刀子将做好的笤帚把削平,一把笤帚就成型了。</h3><h3> 夏县李庄村吴庚辰大爷说:绑笤帚是一个工夫活,如果没将芯撂顺,就卖不出去。在集市或街道上卖笤帚的,大都是年老的人,年轻人没有几个愿学习这门手艺的,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 </h3><h3> </h3><h3> (2015年10月采访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