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孩提时代蒙瞳记事以来,北麂岛是个很亲切而又遥远的地方,因为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驻扎北麂岛从事张网捕捞作业,每年只有在停秋(休渔期)才能回到家乡,那时候没有距离慨念,也想不出父亲的小渔船四个多小时能开多远,所以脑海里一直保持着对北麂岛的神秘憧憬,直到小学三年级的那个暑假,因父亲这边缺人手,母亲也到北麂岛帮忙父亲打理海货收成,实在不放心把我一个野孩子留在家中,所以我也随家属队伍来到了北麂岛,开始一个月的撒野历程。</p> <p class="ql-block">35年后的今天洞头至北麂岛没通航班,要上岛只能自己租船或拼船,这季节是海钓季,来北麂拼船很方便,可惜要起早摸黑的,凌晨三点就要到码头等船出发。</p> <h3>我们坐的海钓船</h3> <h3>天开始蒙蒙亮了,日出的前凑来了。</h3> <h3>回程时抓拍了二张,可惜没带300头。</h3> <h3>临近北麂岛时日出景色不错,可惜为了准备上岸工作把相机收起来了,临时用手机应付一下。</h3> <h3>登岛的第一眼大岙,既熟悉又陌生。</h3> <h3>只有它最熟悉了,因为那时候供销合作社是整个大岙最繁华的地方了,而今己成闲置房。</h3> <h3>东联村全景</h3> <h3>壳菜岙村,好形象的叫法。</h3> <h3>似乎看到父亲当年的身影!</h3> <h3>整个北鹿岛的最高处,国际航标灯塔。</h3> <h3>灯塔守护者生活区的一副画,好有创意。</h3> <h3>带自行车来北麂岛是最明智的选择,特别是越野车。</h3> <h3>寺庙到那都少不了</h3> <h3>北麂岛大黄鱼养殖基地</h3> <h3>大岙街边村民在摆滩卖特产。</h3> <h3>过水屿风光</h3> <h3>过水屿马上要开发了,老者夫妻俩原先在过水屿岛上养羊的,现在受雇开发商从事海面及岛礁保洁工作。</h3> <h3>老者夫妻俩在焚烧垃圾。</h3> <h3>过水屿上荒废的石厝</h3> <h3>海水退了点,礁石边的海藻生态保护得很好。</h3> <h3>山顶上的立公村少有几户居民居住,留下的几乎都是恋家恋土的老者,大部分房子是大门紧闭。</h3> <h3>石厝房里的家伙什</h3> <h3>早上十一点就被赶出了宾馆(周末暴满),等待回程的船实在无聊,又去过水屿转了一圈,退潮后,水底的礁石藻类生态环境一览无余,用慢门玩个够,烈日下暴晒几小时几乎中署的前奏。</h3> <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21日父亲节,和父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6日父亲节,72岁的老父亲仍然闲不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