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浑源县北岳小学,座落在恒山脚下,与恒山主峰遥相映衬。</h3> <h3> 初夏时节的校园,柳绿花红,草长莺飞,欢声笑语不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h3><h3> </h3> <h3> 五月的清晨,阳光柔媚。微风轻拂,如一泓清澈的湖水,让人心情舒畅。</h3><h3> 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以点带面 ,引领辐射,共同成长的目标,北岳小学在县科教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校长杨宏业高度重视下,迎来了第三次“名师结对”教研活动。</h3><h3> 东关小学的王艳玲老师作为徒弟为大家讲授的是三年级语文《心中那盏灯》。她谦虚好学,勤奋踏实,课堂教学诙谐幽默,秉持用爱心唤醒孩子的梦想的教育理念,展现了青年教师独有的精神面貌。</h3><h3> 北岳小学尚迎香老师作为师傅讲授的是三年级语文《课文中生成的写作》。她“热情洒教坛,初心育桃李”,一“勤”一“真”概括了她的教学人生。</h3><h3> 鑫源小学的李素娟老师作为徒弟讲授的是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她乐学善思,积极探索,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h3> <h3> 三(2)班的孩子们早已静静坐在教室里,等待王老师的到来。端正的坐姿,琅琅的读书声,表达着对“新”老师的欢迎。</h3> <h3> 教师板书课题时 ,同学们伸出小手指书空,王老师还不忘记提醒孩子们“盏”字的书写笔画。</h3> <h3> 王老师温柔可亲,全身散发着一位语文老师独有的魅力!她那入境入情地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h3> <h3> 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王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父亲做冰灯时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关键词,让学生研读父亲为儿子做冰灯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句子,理解字里行间所充满的浓浓的亲情,感受父爱的温暖。</h3> <h3> “父亲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h3><h3>一边读一边想象父亲打磨冰灯的样子,最让你心疼的是什么?是双手!孩子们,此时此刻,父亲仅仅是在打磨冰灯吗?不只如此,父亲还在打磨孩子的心愿,乐趣和享受!</h3> <h3> 洞析人物的刻画,同学们读懂了父亲做冰灯的艰辛和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h3> <h3> 王老师善于借助课外资源创设情景,课件出示了《背影》一文,不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h3> <h3> 这是一盏最美的灯,凝聚着浓浓父爱的灯!它感动了作者,打动了读者,触动了听者,此时此刻,我们都想对自己的父亲道一句:“父亲,您辛苦了,您是我永远的骄傲!”</h3><h3> 王老师眉目传情,用教师自身的魅力,素养吸引着、激励着、引导着学生,在读中发现,学习,挖掘,发挥。整节课,王老师始终处于课堂的切点,使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能力,更真正感悟到了父爱的伟大!</h3> <h3> 把书读薄,把书写厚。</h3><h3> 尚老师常对我们说:“写作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难,我们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篇课文,挖掘教材,寻找读写结合点。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段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h3><h3> </h3> <h3> 看着本班的孩子们在第一节课的出色表现,尚老师特别满意并期待本节习作课能和孩子们再次愉快合作!<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尚老师从三年级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十二次微笑》一文作引子,道出了今天的习作范围并板书文中的主人公空姐、乘客。 孩子们通过回顾课文,感受到了空姐微笑、真诚的服务所带来的理解和信任。再加上尚老师的适时点拨,孩子们很快明白了文章略写了飞机飞行过程中空姐的第三次3到第11次微笑服务。</font></h3> <h3> 孩子们反复品味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乘客的挑剔和空姐的真诚歉意。</h3><h3> 老师 抓住孩子们的每一点感受,每一丝体会,找出课文习作的切入点,举一反三,补白省略的一次次微笑服务。</h3><h3><br></h3><h3> </h3> <h3>小组成员讨论激烈,老师亲临指导。</h3> <h3> 小组展示:乘客翻白眼,噘着嘴,把头扭到一边</h3><h3> “孩子们 ‘翻白眼’是一种病,应该怎么样修改呢?”</h3><h3> “翻了个白眼。” </h3><h3> </h3><h3> </h3> <h3> 师生共同对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作点评。老师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并鼓励他们写下来。</h3><h3> 其中还特别强调了提示语的妙用。</h3> <h3> 瞧!这位满脸挂着笑容的小姑娘在示范空姐的服务过程中,动作是多么标准,话语是多么温柔亲切,服务是多么周到,真令人心生欢喜!</h3><h3> 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也感受到她的老师——尚老师是一位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表达生活的人。</h3> <h3> 和孩子们一起写作文。</h3><h3> 尚老师不是给孩子们讲作文,也不是带着孩子们学作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着每一个孩子。 </h3><h3> 这堂习作课,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课堂是真诚的交流,课堂是真实的生活,课堂是生命的对话。</h3> <h3> 短短的四十分钟,尚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和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她的课堂真是“入课喜人,讲解引人,内容迷人,效果惊人”呀!</h3> <h3> 第三节课,李老师带领四(3)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古典,接受古圣人的文化熏陶。</h3> <h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样一位世界级文化名人通过李老师直观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完全置身于与伟人直面对话的情境中,拉进了学生与课文人物的距离。</h3><h3> 你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李老师将课堂气氛把持得积极但不张扬,活跃但不作秀,学生在课堂上鱼跃鸢飞。</h3><h3> </h3><h3><br></h3><h3> </h3> <h3> “孩子,慢慢来。”、“老师来帮你。”“不要慌,错了也没关系。”一句鼓励,一个眼神,化解了孩子紧张的情绪。</h3> <h3> 李老师将孔子学琴时的语言、神态和动作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朗诵,总结孔子学琴的四大阶段(学会曲谱、掌握技巧、感悟思想、知道作者)并体会他琴艺的炉火纯青,最终能感悟孔子的执着和精益求精。</h3><h3> 接着学生品读师襄听琴的感受,理解“如痴如醉”等词语的意思,学生便进一步领会侧面描写的作用。</h3> <h3> 播放乐曲,营造一个充满古韵的语文课堂。孩子们在充溢着书香古韵的情境中朗读思考。</h3> <h3> 李老师声情并茂的带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课堂,孩子们听说读写、圈点勾画,收获颇丰,整节课下来可谓“高潮迭起,精彩不断”!</h3> <h3> 课后,王老师和李老师各自介绍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及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对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了反思。随后,尚老师对她们的课堂设计作了一一点评,并对她们的教学水平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h3> <h3> 领导们的加入,给本次教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欣喜地看到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取得可喜进步。科教局姜主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直夸她们勤学善思,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创新,艺术。</h3><h3> </h3> <h3> 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整个活动洋溢着浓浓的教研氛围。</h3><h3> 杨联长最后说道:“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希望徒弟们在名师尚老师的带动下,将其一个人的智慧化成一个集体的智慧,一个人的气质塑造一个集体的气质,以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带动一个集体的信仰,最终走向明亮的前方!”</h3> <h3>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h3><h3> 我们相信,在名师的带头垂范下,更多的青年教师定会大胆创新,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最终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