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

南在东边

<h3>三呜之后,当是三转了,转心,转念,转情绪。</h3><h3><br></h3><div>一转,转心。昨天朋友找上门谈心,聊到《菜根谭》的这句,“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朋友说,国人意重前句,其实该着意后句,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害人。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认同的。所谓的善良,最低之要求,也就是心底之要求当是不具害人之心。不免想及佛佗的英文单词“buddha”,谐音“报答”,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应是善良的高线要求了。</div><div><br></div><div>二转,转念。一念生,一念死,道理就在念字本身。念字有两种拆解方法,一种是心上之今,我们的心要想着今天,也就是当下,不能好高骛远、虚无飘渺地总活在明天的梦中,努力地把当下事摆妥干好,人不苟且,哪来远方;另一种拆解之不过换个方向,从上往下看,即今下之心,活在今天该有怎样的心,要有一颗向往明天的心,说实在,在我以为,无诗和远方的苟且,生不如死。其实,苟且与诗和远方如“道”的一体两面,不冲突,无矛盾。具此一念,处处吾乡。</div><div><br></div><div>三转,转情绪。人总归是肉身,孰无情绪,只是不能情绪化,活在情绪中。转心转念旨在转情绪。孙美女对你我的关注有过简单的五分类:身体层、情绪层、思维层、价值层、愿景层。这样的分类告诉了你我走出情绪化的方法,要么往低层走,关注身体,这个方法我是经常用的,当我明白自己情绪化时,就会选择跑城,在拼老命的流汗中化解自个的情绪,此方法很管用;另一种是往高走,走向思维、价值、愿景,想想念念自己的“诗和远方”,站高览山小,大事也屁了,此手段颇有效。</div><div><br></div><div>转山转水转佛塔,转心转念转情绪。朋友,转吧,愿你和我一切都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