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77年的春天,在山西的一个小城市,有这么一帮子来自不同的地方小年青,侯马。城市虽小,但操着不同的地方方言,以当年铁三处子女为多,侯马,曲沃,襄汾。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共计20人..,开始了离开候马,背上了当时较为时尚的军旅大提包,乘坐上冒着白烟的内燃机火车。去湖北当时的襄樊市求学,这一去也就注定了我们各自的命运及缘份。</h3><h3> 当时学校有着三个专业,主要是给全国的新线铁路建设培养一线的专业人员,我们也是幸运的第二届学生,当时是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曾记得我们是由国家给予每月13.5的生活费。这就足够了每月三十天的活食费。</h3><h3> 从此在无忧无虑的校园里开启了两年的生活,学习!</h3> <h3>今天是2018年的五月十号,也是我们离开学校的近四十载,在同学祁宝才的感召下,也是他们当年下乡知青从全国各地回到了这里,同时也萌发了我们这同车求学的二十人见一面的想法。这是多么的不易。我们来自不同的省份,而又到了花甲之年,有不少的同学毕业后,因工作的调动都失去了联系,今天共计来了十五位同学,大部分同学头发己花白,眼角的细纹也清晰可见,然而一见面的那一瞬间,真的是立刻回到了四十年前,大家相拥而泣,眼里含着热泪,紧紧的拥抱,不用多的语言来形容这难得的相聚,迟到的相聚。见面之情难以言表。</h3> <h3>这是我们的男同学,个个还是那么的帅气十足,在我的家乡也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侯马的中心广场,来一张休闲照。</h3> <h3>内燃专业的五位帅哥男同学</h3> <h3>也是内燃专业的,只是加上了俊英美女。</h3> <h3>很高兴关吉利和高思义今天的到来,毕业后的分开各自一方,由于各自的原因一直和大家失去了联系,今天想见很是高兴。同时也期待着和我们机三班下次珠海的大聚会时和同学团聚!这也是我们全班的期待!</h3> <h3>宋卫东在给大家照相。</h3> <h3>这是电机班的几位。</h3> <h3>这是机床的四位,高思义因家里有事迟到了,一会儿来了再来一张合影。</h3> <h3>加兰,我们和不减当年帅气十足的卫东合个影。</h3> <h3>我们是一个小组的,调回临汾后竟然做起了财务工作,记得当年他的高等数学可是不怎么地哦!但是,他一定是个踏实,可信的好人吧!</h3> <h3>关建平毕业后就调离了中铁,一别四十年,今天我们大家也是第一次相见。</h3> <h3>加兰用她娟秀的字迹留下了自己的签名。</h3> <h3>瞧瞧,宋书记那潇洒自如的签名就是有那么个领导范儿。</h3> <h3>这幅有力的大字是关建平同学送给大家的礼物。每个人都留下了笔迹。也是永久的记忆,回忆!</h3> <h3>他们当年是一个小组的,是要合个影吧。</h3> <h3>当年见女同学都会脸红的男生,今日己快到了花甲之年,我们合个影!</h3> <h3>记得当年我们一行二十人,每年的寒暑假都要买着总计十多元的半票往返于侯马一襄樊,路途的遥远要转两次火车。洛阳。孟源。</h3><h3> 女同学一到假期前的一个月就要准备着往昔日的侯马背大米,今日说起来像是笑话。可是当年真的是每个假期必要给家人带的大礼物的,那是每个月在13.5元的饭票里节约下来而后又换出现金,好像还兑现不少呢,买大米还真是够背的了呢。</h3><h3> 这可真是个力气活,同时也害苦了我们的男生。帮着背,还要挤车,同时在孟源转车时负责看护,爬窗户,挤上车。当年真是可历害了,我为我有这一帮子男同学而自豪!</h3> <h3>因大家都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及生活的不易,使得我们还有五个同学没能前往,在这里我祝愿我的同学没退休的工作顺利,退休在家的过好咱们自己的晚年生活,虽然我们现在出门回家再也没了扛着大米当礼物的场景,可是在各自的家庭生活中仍然承担着孝敬父母,教育子孙。扮演者主要角色。</h3><h3> 在这里我问一声没来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想念你们,牵挂你们,下次有机会一定相见哦。</h3> <h3>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明天大家又要回到各自居住的城市,俗话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的亲,愿我们的同学情,兄妹意源远流长、希望大家保重身体,永保年轻的心,平时多多联系,来年我们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