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那日,在物道看到这个书名,心头一颤,立刻决定买下它。书中画风与几米的漫画相似,很是喜欢,也是看过了才知,此书出自中国太原的青年画家郭婧之手,这个80后女孩用一年的时间画下了这本铅笔画无字书。<br></h3><div><br></div><div> </div> <h3> 她成长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时代,她的创作源于自己幼年时候的孤独记忆和想象,她用画笔绝妙的捕捉到一个孩童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世界,描绘了他们那一代孩子的孤独、渴望、勇敢、爱和快乐。这本书,让每个看到的人内心都能回到童年,不分年龄段。书中的独生小孩,历经奇幻冒险,终于找到回家的路,故事充满诗意和忧伤。书中恢弘大气的分镜图,充满想象的跌宕情节……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充满治愈力的结局,温暖乐观。</h3> <h3> 选书的名字在此作题,源于这本书的温情,也源于自己拥有独生的孩子。一本没有字的书,却有着我们这一代独生小孩和父母的深深情节。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35年,给亿万中国家庭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如今“独生子女”即将成为历史,《独生小孩》用一本书,装下了中国独特“独生一代”的童年。女孩没有呐喊、没有哭诉,只是静静的讲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时光真是不容感慨,独处都不能让它放慢脚步。转眼间,我家的独生小孩也已经26岁,多少人是和他、和书中那个孩子一样,自言自语,自编自导的走过了自己的童年。那个女孩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段心曲,又何尝不是借此机会让长大的独生一代,向童年的自己告别呢。曾经独立勇敢的他们,就在自己逐渐长大的一个个故事和这本书里。</h3><div> 其实无论是否独生,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中国小孩都是。如今他们都长大了,我们却正在老去,这一刻我倒觉着自己像极了那个画中的小孩,满眼的盼望和目送。不久以后,我们最需要的,会和孩童时的他们一样吧,一个有回应的开门,一个不落空的拥抱,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div> <h3> </h3><div> 独生并不孤独,只要相信有爱在。你看,《独生小孩》因为这份温暖和爱,获得2015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绘本。人生漫长,人生也短暂,有时需要回头去看看小时候。</div><div> 孤独与爱,离别与相聚,愿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寂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