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下乡五十周年世纪行 (武汉六中老三屇知青回乡踏访纪实)

老渔翁

<h3>五十年前的1968年,我们都还是不足20岁的小青年,就插队落户到襄阳县、薛集区、马集公社、张岗大队后陈生产队。为纪念我们下乡插队五十周年,我们一行十人于2018年5月5日起程到了襄阳,从这里开始寻找我们的足迹。5月7日天气展开了笑颜,我们趋车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马集村后陈家。大家同聚首,翻晒尘封的记忆。在老队长儿子的带领下,寻找我们的足迹,重走劳作过的田间小道和挥洒过汗水的贫瘠的土地,拜访当年厚待我们的乡亲,看望他们的后代。还专门去寻找了当年我们六人居住过的三开间小屋。可惜村庄迁移,我们的小屋也拆除了!对着小屋方向,我们鞠了一躬,因为那里曾经是我们做过梦的地方!</h3><h3> </h3><h3> </h3><h3> </h3> <h3>当年老队长对我们照顾有加,现己駕鹤西去,这是队长的儿子,他见到我们非常高兴。</h3> <h3><br /></h3><h3> 令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是,这里的乡亲们都非常的纯朴、善良、厚道,对我们的到来十分热情和亲切。与我们年龄相仿或比我们小一些的半老人,那时还是小孩,现在都是爷爷奶奶了,见到我们大都能叫出我们的名字!特别不能忘怀的是我们去拜访村里唯一健在的已经86岁高龄的队长老炮和他的8O多岁身患脑卒中的老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能一一叫出我们的姓名,堪称奇迹,我们都激动的热泪盈眶!我们信了,信我们在这里扎的根,也确信找到了我们在这里的足迹和青春岁月的印记!😄</h3> <h3>大家在一起谈往事,谈生活、谈家庭、谈农村的发展及变化。</h3> <h3>大姑娘、小媳妇也来凑凑热闹。</h3> <h3>为大家相聚在一起,留下幸福、高兴、快乐的瞬间</h3> <h3>乡亲们,我们看到你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很多家都盖起了新房,彻底告别了土坯泥巴房屋,真为老乡们高兴。但我们也注意了屋子里太缺乏现代生活的陈设,还是比较贫寒,为乡亲们叹息!相信乡亲们在村长的带领下穷则思变,一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祝福你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br /></h3><h3> </h3> <h3>在曾经劳动的地头留个影</h3> <h3>述不完的往事</h3> <h3>当年的六人与乡亲合影</h3> <h3>触景生情,勾起许多回忆</h3> <h3>当年住的地方门前池塘扩大了,当年的住房己拆了,现己成为麦田了。</h3> <h3>麦子己快成熟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h3> <h3>聪明、伶俐的小帅哥。</h3> <h3>为了感谢乡亲们当年对我们的帮助、关心和照顾,我们接他们到馬集聚歺。</h3> <h3>讲不完的故事</h3> <h3>大家互相敬酒及祝福</h3> <h3>述不完的旧情</h3> <h3>饭后我们在馬集西歺厅门前合影,并互相祝福、道别……于下午3点左右乘车返回襄阳。</h3> <h3>刻骨铭心半世纪,广阔天地炼红心,</h3><h3>今朝探望众乡亲,惟有真情永铭记。</h3><h3> 再见了襄阳,再见了后陈家 ,再见了乡亲们!</h3><h3> 孙东根、吳眀韬、孟宪浩、</h3><h3> 陈小莲、孙莲莲、孙小莲、</h3><h3> (文字提供、浩浩,老渔翁)</h3><h3> 2018年5月5日至5月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