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求真 创新 县第二实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王艳红

<h3>  5月9日下午三点,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在录播室举行。此次教研活动分为两大主题:外出游学老师学习分享和小学数学教材梳理展示。</h3> <h3>  贾红霞老师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落实核心素养 聚焦5C模型”,贾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2l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h3> <h3>  贾老师分享的《核心素养 聚焦5c模型》让与会的老师们耳目一新,瞧,老师们听得多认真。通过贾老师的分享,老师们明白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共五个方面。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中的4C,即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团队合作四方面。</h3><div><br></div><div><br></div> <h3>  贾老师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方面权释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h3> <h3>  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及核心素养教育如何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请听贾老师的分享。</h3> <h3>  贾老师不但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又结合平时的教学以及核心素养在我校的实施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h3> <h3>  谈起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我们一线老师最有发言权,请听孙九丽老师在综合实践课上是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h3> <h3>  总之把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置于核心素养的统领位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涵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成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一个中国人具有中国根基、打下中国烙印的体现。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其他各方面素养提供价值指引。重视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培养,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明确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大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五大素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h3> <h3>  教研活动的第二个主题是“教材梳理"展示环节。每个年级都想把自己年级组精心准备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可时,时间有限,怎么办呢?为了公平起见,大家一致同意抽签决定花落谁家,最后四年级数学组有幸中奖。四年组代表李丽革老师与大家分享《观察物体》这一模块儿的教材梳理。</h3> <h3>  《观察物体》主要分布在人教版二年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三》。李老师分别从单元分布、单元主要内容、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编排特点、实施策略六大块与大家分享。</h3> <h3>  李老师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教材梳理"使老师对教材能够更明晰的把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h3><h3> 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有效的教研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的教研活动打破了常规,把每一次教研活动做细做实,愿每一位老师借着“教研的路”向着广阔的天空飞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