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h3> <h3> 又是一年春草绿。</h3><h3> 故乡的三月,遍地花草,满树芬芳。</h3><h3> 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山茶花开了……</h3><h3> 一片片,一朵朵,像彩色的云,飘浮在村前屋后,点缀在原野山坡。</h3><h3> 叽叽喳喳的鸟鸣,此起彼伏的蛙声,伴着家禽的啸叫,儿童的笛声……组成一支欢乐的春天交响曲,响彻乡村,激动人心。</h3><h3> 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道精彩纷呈的风景。竞相开放的花朵,锦缎一般原野,让人心花怒放,思绪万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 <h3> 从当兵开始,我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好好亲近过家乡。</h3><h3> 客居他乡的日子,梦寐以求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从容淡定地感受故乡的春天。</h3><h3> 幼时的记忆里,春天是最美丽的向往……</h3> <h3> 小时候,总喜欢躺在绿草如茵的沙滩上,闻着花草的清香,幻想着外面的世界。稚气未脱的年岁,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茫然,对现实的懵懂与无知。</h3><h3><br /></h3><h3> 青黛的近岭,浅蓝的远山,屏帐式地环绕,形成一个一成不变的生活空间。固步自封的一方天地,落后守旧的乡风民俗,约束了人们的生活,约束了思想。 </h3><h3> 这道屏障,让我觉得自己像一只仰望天空的井底之蛙,感觉压抑。幼小的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走出山村,走向远方。</h3> <h3> 幻想联翩的少年时代,一切充满诗意,总以为远山背后就是辽阔的草原,草原尽头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h3><h3><br /></h3><h3> 想着想着,懵懂少年慢慢远行;走着走着,懵懂少年渐渐沧桑。</h3><h3> 现在,总算知道群山背后不一定是草原,草原尽头不一定是大海,历尽艰辛,依然困惑: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感觉有些不真实,鼻端尚且缭绕着当年春草的清香,眨眼之间,岁月流转,恍如一梦。</h3> <h3> 孩提时代,总嫌时间过得慢,盼望着春天,盼望着过年,长大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h3><h3> 少不更事的年岁里,时间冗长而拖沓,就像一辆老牛拉的车,越是着急越是慢。如今,一年就是那么一瞬间,稍纵即逝,让人心慌,真切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迅疾与无情。</h3><h3> 置身于城市,时过境迁,随着身份与思想的改变,乡村少年的记忆已经久远,丝丝缕缕的情愫却又掀起挥之不去的乡情。</h3><h3><br /></h3><h3> 许多时候,我似乎一个迷途已久的浪子,遥望家乡心生念想,回首来路却是陌生苍茫; 牵挂故土痛苦纠结,心怀向往却滞步不前。</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h3> <h3> 家乡于我来说,是一种伤痛。<br /></h3><h3> 每次回家都想痛痛快快哭一场,为曾经苦难的家庭,为散落已久的亲情; 为母亲荒草掩没的坟㙇,为父亲孤卧田头的凄凉;为衣胞之地无门可进的无奈,为流落他乡的悲哀。</h3><h3><br /></h3><h3> 从有记忆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整个成长过程满是痛苦与忧伤。</h3><h3> 曾经极力逃避,十分抗拒,但这片让我伤疤累累的土地却始终让我无法舍弃。不论走多远,不管身在何方,牵系的依然是这一片土地,尽管每一个回忆都是伤痕。</h3> <h3> 曾几何时,在车流滚滚的107遇见返回家乡的大巴,竟然鬼使神差地跟随。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辆普通的客运大巴吸引着我,平静的心境突然起伏。想靠近,想看看司机,想看看乘客,尽管不认识。</h3><h3> 大巴愈行愈远,就像亲人离别,空落落的心,莫名伤感。</h3><h3><br /></h3><h3> 行色匆匆的人流中,依稀听到家乡的口音,不由自主地掉转方向,一路搜寻,直到说话的一家三口上了公交,才停下失落的脚步。</h3> <h3> 对于家乡,虽然矛盾,但我明白,不管愿不愿意,我都会回去,那是我的衣胞之地,永远无法放弃的地方。</h3><h3> 我就像一棵树,不管长多高,枝叶有多长,我的根在这里。这片土地支撑的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有我的思想与灵魂。</h3><h3><br /></h3><h3> 少小离家老大回,站在面目全非的院子里,看着只剩几根柱子的老屋,我似乎闻到时间流失的味道,时代造成的悲苦淡了,却多了岁月无情的悲凉。</h3><h3> 回首往昔,常常有种苍凉、苍茫的孤独,有时举目四望心生悲怆。纵使有千万个不愿,千万种情感,我还是要接受事实,如同年岁渐增,故乡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从前的生活印记逐渐在岁月中消失。幼时的乡土让我牵肠挂肚,记忆中的一切已成乡愁。</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h3> <h3> 小时候,在院子门口栽了一棵树。有时候想念家乡,想起这棵一起成长、寄托着情感的树,颇为欣慰。</h3><h3> 令人惊讶的是,这棵枝繁叶茂的树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从邻居遮遮掩掩的话语里得知,被怀有私心的本家亲戚砍了。</h3><h3> 父母走了,老屋倒了,自己栽种的树木砍了,从此思念空无一物,空洞模糊的家乡形象,让我无法接受。</h3><h3> 端着酒杯,我直言不讳地说: 你把我栽的树砍了,这是断我家乡的念想,让我难过,让我伤心。</h3> <h3> 自当兵开始,受生活所累,我很少回家,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h3><h3> 在乡亲们的眼里,我还是当年那个少小离家的的孩子。说起往事,人们依旧为我们那个散乱的家庭打抱不平、唏嘘叹息,似乎我还未长大,似乎从未离开,像小时候一样安慰我。</h3><h3><br /></h3><h3> "你们这一家人,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受人欺负,但已经过去了。"<br /></h3><h3><br /></h3><h3> "父母可怜,你们总算熬出来了,过上了好日子。人要朝前看,生活才有希望,好在你们后辈争气。"</h3><h3><br /></h3><h3> "你父亲原本就是一个好人,不是坏人。哪有一个坏人这么善良,不做坏事?"</h3><h3><br /></h3><h3> "两个孩子争气,她们能读就尽量送吧!将来有出息,振兴家庭,让去世的爷爷奶奶有个安慰! "</h3> <h3> 一群诉说过往的乡邻,安慰、鼓励着我,当中有伤我至深的人。尽管对他们欺负弱小的曾经记忆犹新,但事到如今,我却无法怨恨起来。</h3><h3> 看到他们老态龙钟的样子,现在一张古道热肠的脸,我心软了。其实他们只是思想简单的农民,并非大奸大恶,曾经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大都社会原因。他们身上那股衰老、腐朽的气味,让我感觉他们的时日不多了,即便有过错,现在已经良心发现,再恨也毫无意义。</h3><h3><br /></h3><h3> 似乎未经考虑,我已经原谅他们,没有犹豫。</h3><h3> 关于爱恨情仇,时间并不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只是我们思想的改变。关于刻骨铭心的过去,是思想刻意将往事变淡,将心变软,不再有仇恨而已。</h3> <h3> 我知道,宽恕是一种解脱,原谅是一种救赎,放弃怨恨就是善待自己。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被情绪所控制,不能生活在阴暗的心理之中。否则,负重前行,绝对不会走太远。</h3><h3><br /></h3><h3> 乡亲们所说的"熬"字对于我来说过于沉重,为了生活,放下父母,流落他乡。多少伤心落泪,多少彻夜难眠,多少顾盼回首,多少恋恋不舍......一切的一切,除了熬,除了痛苦,毫无选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h3> <h3> 因为年龄差距大,我和两个小的姐姐没有太多交流,我长大了,她们出嫁了,此后为生活奔波,彼此少有交集。如今,我们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再也没有成分的困扰。坐在细姐门口的长凳上,我们晒着太阳,看着春意盎然的田野,谈论着家常。</h3><h3> 春耕还没开始,放眼望去,这里一片新绿,那里一片鹅黄,像彩色的油墨,泼下去就是一片,色彩斑斓。尚未开垦的田地,在和风细雨的滋润下,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春天来了,小动物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以歌唱的方式,表达心底的喜悦,唤醒沉睡的灵魂。</h3><h3><br /></h3><h3> 许多时候,我和细姐在说,二姐静静地听,开心之处,嘿嘿一笑。</h3><h3> 芊芊春草,灼灼芳华,和暖的阳光,轻柔的春风,孳生着温暖,蕴育着幸福。这一刻,时光宁静美好,内心安然舒适。</h3><h3> 曾经苦难,历尽艰辛。星移斗转,时间孕育着希望,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终于迎来了和平美好的生活。</h3> <h3> 说起家庭往事,我们尽量笑,因为苦涩,因为沉重,我们要放松。</h3><h3> 两个小姐姐的年龄和我相差较远,她们小时候的经历我不知道,只知道她们的命运和我一样,与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紧密相连。<br /></h3><h3> 我对家庭的曾经所知甚少,不知道经历过什么,不知道艰难到什么程度。姐弟间聊天,发现姐姐们的遭遇超乎想象,吃的苦头、受的惊吓更多。</h3><h3> 在她们幼时的记忆里,因为父亲的政治身份,没完没了抄家,没完没了游行,没完没了关押审查,鸡飞狗跳,惶恐不安。</h3><h3> 二姐说, 阶级斗争年代,父亲动不动抓走了,稍微懂事、尚且幼小的她就要承担送饭的责任。每当看到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总是吓得心脏狂跳、眼泪长流,觉得遍体鳞伤、身陷囹圄的父亲特别可怜。</h3> <h3> 在外孙眼里,外公是一个讲究民族大义的人。细姐的儿子告诉我,有一年和外公上南岳朝圣,上山之前,父亲带着小外孙首先去了衡阳战役纪念碑,拜祭抗日英烈。说那一仗打得很惨,死了很多人,一撂一撂的,把水库都填满了。</h3><h3> 细姐说,解放初期,因父亲是读书之人,被政府安排在厂矿做文笔,煤矿、酒厂、造纸厂,哪里需要哪里去。后来物资奇缺,物价飞涨,一个鸡蛋一块二毛钱,生活窘迫。妻小在农村,父亲那点工资养不了一家人,于是放弃工作回到农村,开始令人叹息的人生。</h3> <h3> 细姐刻骨铭心的是饥饿,经常饿得受不了,哭哭啼啼。</h3><h3> 大哥有时候给人挑柴换饭吃,细姐饿得慌,又胆小,待到主家开饭时,就守在大门口,希望主家发现,希望哥哥看见,能给点东西吃。但谁都没有注意这个饥饿的小女孩,哥哥吃完出来,才千般痛苦、万般无奈地跟回家。</h3><h3><br /></h3><h3> 邻居看这一家人实在撑不下了,告诉山上的大姨妈。山上一样艰难,但有地,杂粮多。大姨妈心疼,带话称第二天送两升红薯米下来。</h3><h3> 第二天一大早,细姐守在井边的石头上,眼巴巴盼到太阳下山,也没把大姨妈的红薯米等来。</h3> <h3> "那时候,最怕你娶不到老婆。"</h3><h3> 细姐尴尬地笑了: 还好,自己争气,娶了老婆。</h3><h3> 事实上,身处低谷时,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想自己的事情,生活难以为继,任何要求都显得不切实际,甚至奢侈,所谓的抗争无非忍辱负重,默默承受。</h3><h3> 有人说: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大约是天无绝人之路,你得相信生活还有明天,别绝望。</h3><h3> 庆幸的是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风雨,我们都过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血缘相亲的时候,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看到了希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h3> <h3> 回乡的日子,顽固地住在二哥家里,虽然条件一般,但紧邻老屋。</h3><h3> 在这里,我可以缅怀父母,可以回味过去。老屋凝聚着少年时代的所有情感,见证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思念因此而起,所有的眷恋因此而生。守着老屋,就像守着曾经的家,守着一段不了情。住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内心安定、平静。</h3><h3> 二哥一家在株洲,得知我返乡后,连夜赶了回来,让我有了固定的住所。虽说条件有限,但兄弟情深,我已经很感激了。</h3><h3> 至于吃饭问题,二姐、细姐距离不远,我谢谢她们住宿邀请,但吃饭还要搭帮两个姐姐解决。院子里的其他亲邻知道后,也上门邀请,所以问题不大。</h3><h3><br /></h3><h3> 每天早上,门一打开,邻家婶子(并非血亲)就像候着似地凑上来,要我去她家吃饭。问我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嘘寒问暖,关怀入微。</h3><h3> 不管怎样推辞,婶子都会热情无比地邀请。一旦同意,她会乐呵呵地忙碌,好像领到一件大喜事。</h3><h3> 婶子说,父母不在了,家里又没人,回来就像一个孤儿一样,住没住处,吃没吃处,我不管你谁管你?以前你家那么穷,受人欺负,你妈还一片菩萨心肠关心我、帮助我,做人不能忘本。</h3> <h3> 婶子是邻居,童养媳。她经常念叨七、八岁来胡家的时候,母亲对她的各种好。</h3><h3> 无庸置疑,这世界上,一群相互依偎、互相取暖的人,才知道关爱的重要、温暖的珍贵; 只有经历苦难的人内心柔软而善良,拥有感恩之心,因为知道了人间的苦,人性的恶。</h3> <h3> 常言道: 无事一身轻。离开深圳,身心清静,整个人放松下来。只要不外出,每天早晨和黄昏,我会在二哥的堂屋里泡杯咖啡,听听音乐。</h3><h3><br /></h3><h3> 坐在母亲的遗像前,想起以前的伤心往事,不禁泪流满面。泪眼朦胧时,感觉母亲跟着一副难过的样子,我连忙擦泪一笑,似乎母亲也笑了。</h3><h3> 离开家乡的那天早上,我向母亲的遗像告别,母亲似乎恋恋不舍、无限深情地看着我,不由心头一酸,眼泪顿时涌上来了。</h3><h3> 我走了,把母亲留在家乡的土地,任凭茅草掩没,任凭思念疯长。就如曾经远行,每一次挥手相送,碎裂的依旧是无法舍弃的心。</h3><h3> 时间周而复始,生命生生不息,人生只是生命表现的一个过程。母亲呕心沥血地陪着我走了一程,剩下的只能自己把握,好好活着,才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h3> <h3> 返回深圳时,自邵阳取道娄底去株洲,沿途春光明媚,一树一树的梧桐花,一片一片的油菜花,从平地到山丘,漫山遍野,形成一片花的海洋。旖旎的家乡风光让我感慨,这片土地没有给我快乐,但给我生命,让我成长。我在这里生活的时间不长,但一往情深如血脉,与生命同在。</h3><h3><br /></h3><h3> 半个月的乡居生活,乡邻的交往,亲情的融洽,原本生疏的故乡逐渐熟悉,一草一木都萌生了感情,深入骨髓的乡土情结让我心生留恋,不忍离去。耳畔,似乎又响起乡亲们的殷殷呼唤: 回来吧,建栋房子。这里出去的人,不管走多远,心还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