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家老街——轧面

茫溪愚人

<h3>文字:愚人</h3><h3>图片:网络</h3><h3><br></h3><h3>钮家大桥远眺</h3> <h3>在我还没有念书的时候,农村多数人家粮食不够吃,我家也不例外,每天晚饭不是稀饭、菜粥(咸粥)就是面条,当时家里吃面条都是妈妈自己手擀制作,妈妈首先会把面粉放在搪瓷盆子里用适量水调和,反复搓揉,揉成面团,然后用擀面杖把面团有由中间向外一点一点均匀压扁,到一定厚薄的时候裹在擀面杖上用力擀,让面皮越来越大越来越薄,期间还要用干面粉作几次,防止面皮粘连,当面皮擀到足够薄时,妈妈会会把面皮一层一层折叠在桌子上,然后拿菜刀把折叠好的面皮切成面条。自己家擀面不光费时费劲,而且擀的面条劲道不好,容易糊。</h3> <h3>轧面机压面皮的滚筒</h3> <h3>轧面条的压槽</h3> <h3>第一次去轧面是什么时候,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每次轧面条都是拿搪瓷面盆,挖二三碗面粉,有时一个人,有时会约上同村的伙伴一起,我们会沿着北溪河南岸河边,端着面盆走着去,一路上经过杨舍三队的猪舍、医院、新街上、电影院、钮家大桥,老街有两家轧面条店,李家和邓家,李家在轮船码头的皮匠店西边,邓家在老桥旁边。而我习惯去李家轧面,长长的轧面机靠墙摆放,另一面墙角放着和面的大缸盆。 去轧面条的人会很多,每次都要排队,所以没有两个小时是回不来的。如果排在我前面的人多的话,我会让面盆替我“排队”,人则跑到轮船码头林伢婆的小人书店去看小人书。</h3> <h3>和面粉</h3> <h3>轧面皮</h3> <h3>以前的轧面机都是纯人力手动的,大飞轮子边上,安装有一个铁的把手。通过摇动把手,带动齿轮,把和好的面团倒在上面的斗子里,一点一点压成面皮,边压边用木棍卷起来,反复几次,并且每次调节滚轮间隙,使面皮越来越薄,越来越长, 面皮压好后,拿到另一端轧成面条(一般可以选择宽面和细面), 轧面店的老板娘每天摇面很辛苦,我们男孩子在排队的时候经常会帮老板娘摇面机,一方面是可以快点轮到自己,另一方面是老板娘会表扬奖励我们——少收几分钱或者奖赏一颗奶油糖。虽然手臂会很累,但心里很开心。</h3><div><br></div> <h3>作粉</h3> <h3>轧面条</h3> <h3>一般我们几个一起去的人,也会一起回家,夏日里天气多变,外出轧面条最怕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倒不是人怕被雨淋着,而是担心面粉或面条受到雨水浸泡变糊。有一次端着面条往家走,,走到半路,雷阵雨说来就来,我们只能一边慢跑,一边猫着身子前倾,护住面盆,活像一群猴子,幸亏那雨只是一阵,要不然面条非成了“水泡面”不可。</h3> <h3>那时,一年里面也会去轧几次馄饨皮子,夏至和年三十中午一定会吃馄饨,其余一般是家里来客人了,轧馄饨皮子要带一块湿纱布蒙着面盆,防止皮子变干,每次都高高兴兴上街,开开心心回家,高兴的不得了。</h3> <h3>成品面条</h3> <h3>时代不断发展,不知什么时候,轧面店的轧面机用上了电动机,再也不用手摇了,效率提高了很多,省时又省力。</h3><h3>再后来,粮食够吃了,家家户户晚餐都吃米饭了,我们去轧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平时吃面条,也是吃挂面(筒面)。轧面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记忆中的往事却历历在目,深深地刻在脑海中。</h3> <h3>愚人的微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