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五月,花开的季节、挚爱的季节、感恩的季节、劳动的季节同时也是炎热的季节,刚过完五一劳动节,5月9日早上我们便迎来了龙华小学具有特色的数学组第二次点穴式教研展示活动。</h1> <h1><font color="#010101"> 在教研活动开展之前,四年级的老师摆放好摄像机,全体教师依次抽签按座位号入座,李华主任主持。</font></h1> <h1> 8:20由一、二年级组的盘老师给大家上数学组第二次点穴式教研展示课——《认识人民币》</h1> <h1> 盘老师上完这节课得到了全体老师的一致认可,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之间出现了思想的碰撞,钟文峡老师说这节课他打90分。</h1><h1> 其实一节课下来,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还看到了老师们愉悦的心情和老师专注地眼神特别是陈校,从而可以感受到这节课上得不错,让我们为这年轻的盘老师点赞。</h1> <h1>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虽然韩徵秋老师不是数学组的老师,但几乎每次都看到她在那听讲,学无止境,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h1> <h1> 陈校表扬了这次教研活动做得好,体现在以下10点:</h1><h1> 1、盘老师对教材理解到位,简明易懂。</h1><h1> 2、教学方法准确,教学效果好。</h1><h1> 3.教学过程强调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民主,老师尊重了学生。</h1><h1> 4.数学素养比较好,难得可贵地是认真、勤奋、善于学习、教学细节的处理、课堂的调控力。但是语言表述①评价语言单薄②过渡语言没有。</h1><h1> 5、教学设计合理、清晰、教学手法多样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h1><h1> 6、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生活紧密联。</h1><h1> 7、练习设计比较合理。</h1><h1> 8、上课注重面向全体,有反馈,留给孩子空间和时间。</h1><h1> 9、教师教态自然、从容,但是风度不够,幽默感不够。</h1><h1> 10、注意上课时间。</h1><h1> </h1><h3> </h3> <h1>以下是陈校的评课: </h1><h1> 1、课的导入,出现孩子们喜欢的商场。 </h1><h1> 2、教学的深浅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壹元跟1元要讲透,文化程度的传授,要有取舍,主次之分。</h1><h1> 3、盲人认识具有人性化。</h1><h1> 4、1角钱说成1元钱具有趣味性,让孩子亢奋,发现错误。</h1><h1> 5、元、角、分进率没有深度。</h1><h1> 6、缺乏感染性。</h1><h1> 7、取币活动环节,孩子兴奋、欢呼,不要制止孩子的欢呼性。老师注意处理纪律,该给了孩子自由发挥,做到收放自如。长进不错。</h1><h1> 8、非常注重学校的统一性管理,比如:坐姿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h1><h1> 9、设置“想买一只价格一元的红笔,该怎样付钱?”这个问题很好,非常好教学。但“你们验证他摆得对不对。”提问成人化,可以改成“看够不够。”</h1><h1> 10、缺乏生生评价,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说,老师语言单薄,没有激励性。最欣赏一点就是孩子讲完蹦蹦跳跳下来了。</h1><h1> 11、练习设置合理。另外练习的设置要有以下几点:①针对性②层次性③递度性④开放性⑤趣味性</h1><h1> 12、板书挺不错,利用板书让学生小结很了不起。建议让孩子按黑板读,要注重读,突出课的重难点。</h1><h1> 13、课的结尾不太好,参考杜海玲老师的提议,比如:妈妈买猪肉、电视……还用1元、1角、1分吗?</h1> <h1> 以下是老师们的评课:</h1><h1> 1、肖银华老师:这节课生活经验变成了数学课堂,有许多的生成资源,要是我在购物环节设置我会设置开放式的买法,总之这节课上得很不错。</h1><h1> 2、王宏雄老师:课上得不错,课中也提到了盲人、盲文。</h1><h1> 3、朱华老师和黎海卫老师提出商品是否可换成其他学习用具而不是糖果。</h1><h1> 4、王陛博老师:让孩子完整地说,爱护人民币出入时机不对。有个建议:找找相关破坏人民币被抓走的教育视频。</h1><h1> 5、钟文峡老师:这节课上得特别不错,我打分90分。</h1><h1> 6、吴赐义老师:教师仪态好。建议:当这个说完,让别的孩子复述,加深层面印象。</h1><h1> 7、叶成才老师:①老师与孩子之间有默契。盘老师手指指着顺着读、倒着读,孩子一眼可以看出来。②孩子对于进率怎么理解的,今天早上我问了我儿子,1元等于多少角?他很快答出来,但当我问他1角等于多少分?他不好意思摸摸头:好像等于5分。说明孩子对含义模糊,通过数数、课件演示就掌握了吗?感觉整堂课下来很顺,觉得深度不够。想想做做第3题,数据整理、钱包、先分类再数。直接使用,个人觉得孩子没得到整理。③在付款时,建议让孩子互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付钱。</h1><h1> 8、朱秀芬老师:买东西,不要吃糖太多,要保护牙齿。</h1><h1> 9、王绥正老师:生成资源很多,但盘老师没有及时利用。老师统一性管理做得很到位。我个人觉得收尾你可以这么处理,待会交给别的老师来卖,想想是否用支付宝、微信来付钱。</h1><h1> 10、谢越雄老师:教案设计合理,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可以看出你们团队很团结。</h1><h1> 11、朱明蕾老师:孩子们不想下课。①1元=10角,孩子们重复强化,为什么呢?你们明白他的意思,让学生去理解、利用课件,课件提前再强化。在这里我有困惑:认识1元、1角、1分上到什么程度,印刷、图案、编号、展开时间,把握抓住重点。认识1元、1角、1分顺畅,抛出问题孩子就能说,那么学生的难点在哪?(对此陈校解答疑惑:明白1元、1角、1分哪个最大、最小,它们之间的联系要说出来,如:10张1角也就是1元钱。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单薄。)</h1><h1> 7、冯海兰老师:从感知人民币到购物然后付钱的经历,我个人觉得比较疏散,不紧凑,层层不相扣。我个人觉得感知后,让孩子数数钱。没有优化思想,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来当售货员,还有要增加消费、零花钱爱护、存钱的教育。(陈校对此表示赞同,动手操作比课件演示更能感知、加深理解印象。)</h1><h1> 8、杜海玲老师:我觉得课的结尾不好。课的结尾通过买练习本,假设妈妈要买电视机,人民币除了元、角、分还有50元、100元、10元等等,下节课再来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h1><h1> 9、钟泽珍老师:这堂课教得很成功,注意孩子的纪律但是认识钱这一环节有点仓促,也没有看钱的颜色。</h1><h1> 10、陈玉老师:认识1角纸币时,师生互动调动积极情绪。在取币活动时,课堂表扬用语过少。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像我这样每当我要上课,我会预设问题,然后收集相应的表扬用语,这样积累下来,相信会积少成多。</h1><h1> 11、麦晓智老师:建议样品钱换成真的钱币。</h1><h1><br></h1> <h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做好本次科组点穴式教研活动,我们组员拧成一股绳,天道酬勤,这次活动得到了老师们和陈校的肯定和表扬,让我们洋溢着幸福的滋味。</h1> <h1> 我要给我们科组最美的孕妈妈符晓春老师点赞,因为她特殊情况可以不参与,但她全程参与:指导备课、写教案、课件的顺序等等,每一次从未缺席,像其余老师手把手地教,像我们组长那样都是我们的顶梁柱。。</h1><h1> 不过虽然团队的力量虽然很庞大,但是就算课备得再好,上课的老师不懂得把它洋溢出来,那么这课也是不精彩的。可敬的是我们盘老师很善于学习而且很勤劳,大家都知道盘老师上得很不错,却不知他付出了很多很多,从确定课题、备课到试教,每一次他都虚心把我们所要注意所要讲的话一一标下来,甚至还拿手机录下来,回去反复地琢磨。对此我打从心里佩服他,以下是他满满地标注,由此可见盘老师做事很用心很努力。</h1> <h1> 以下是我们科组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处处体现出我们做事用心和认真。做到了点穴式教研。</h1> <h1> 教研活动前一天,我们美丽的组长王莉老师在群里强调每个组员必须要再浏览陈校的《一生雕一课》的美篇,做好明天的科研活动。</h1> <h1> 3月28日,在二楼阶梯教室讨论上课内容及组员内分工。</h1> <h1> 4月4日在二楼书吧室,对应教案、教材、教师用书一段话到一句话然后到一个字一个字地备课,一、二年级见习生旁听,学习如何备课。相应的课件PPT由王玉云老师和谢灵英老师共同完成。</h1> <h1> 4月11日,在二(4)班演示上课,把课件逐一过,科组其余老师扮演学生角色。</h1> <h1> 4月19日在一(1)班试教。 </h1><h1> 存在问题:</h1><h1> 1、教师有口头禅。</h1><h1> 2、对教案不熟悉,上课卡带。</h1><h1> 3、走下讲台晃悠次数多。</h1><h1> 4、课堂纪律调控不好。</h1><h1> 5、教师语言口头化,缺乏专业术语。 </h1><h1> 整改措施:</h1><h1> 1、熟悉教案,再加深对教材的理解。</h1><h1> 2、不要随意走动而是要有目的地走动。</h1><h1> 3、把教师该说的话记熟,特别是过渡语言,不要口头化说法,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是1毛,但以数学的角度来我们要说是1角……</h1><h1> 4、贯彻学校的统一性管理,注意课堂纪律,纪律不好不上课,有意识地去调控。</h1><h1> 5、最后一道题设置成购买商品活动。</h1> <h1> 4月20日,在一(4)班试教</h1><h1> 存在问题:</h1><h1> 1、老师过渡语言没有,评价单一。</h1><h1> 2、爱护人民币没有讲到。</h1><h1> 3、不熟悉课件。</h1><h1> 整改措施:</h1><h1> 1、回去好好看教案,好好熟悉教案。</h1><h1> 2、购买商品场景,标上人名。</h1><h1> 3、好好想想如何调控课堂纪律。</h1><h1> </h1> <h1> 5月7日在一(2)班试教后</h1><h1> 存在问题:</h1><h1> 1、时间把握不够好。</h1><h1> 2、课堂纪律不好,老师只讲自己的不管学生。</h1><h1> 3、爱护人民币忘了说。</h1><h1> 4、教师评价语言单一,过渡语言生硬。</h1><h1> 修改措施</h1><h1> 1、不要背教案,要做到心里有数。</h1><h1> 2、注意调控课堂纪律。</h1><h1> 3、练习卡重新设置,贰角的练习去掉。</h1><h1> 4、课件展示买一支红笔付钱后的两种方法。</h1><h1> 课件由谢灵英老师负责修改,王玉云老师负责打印练习,教案由其余老师负责看和提出修改修改意见。</h1><h1> </h1> <h1> 5月8日在二楼会议室试教。熟悉会场、演示使用多媒体、设置好板书位置等。</h1> <h1> 每次的教研活动陈校几乎都会到场,即便有事外出没来得及到场,回来后观看上课以及老师评课的视频。点穴式教研活动是去年陈校提出来的,陈校手把手地教老师们如何上课如何评课,还有如何写好钢、粉笔字为老师们和孩子们呕心沥血,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营造其乐融融的家,还有做事不是做完而是要做美做好……”经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方式,不仅是上课的老师得到了成长,我们这些在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这次的我们一、二年级的教研活动,虽然我不是上课的老师,但一路陪过来,我学到了如何备更好的课、如何上课等等。感谢陈校和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我相信此般活动会做得越来越好,龙华小的明天越来越辉煌。</h1><h1>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陈校听课的专注、看老师们的评课稿、点评老师们每周一次的书法字和以身试教帅气的镜头:</h1> <h1> 最后感谢学校的领导对我们科组的表扬及肯定,我们会更加努力、踏踏实实做事,把事情做好做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