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离开故乡浙江海宁已有59年,最近的一次回去也己34年。这次在爱人的陪伴下回了一趟故乡。30多年的変化实在是大了,我也只能从记忆中的塘河 桥名 道路上加以回忆辩认,我们沿着30年前的行走方向寻找⋯</h3> <h3>从硖石(海宁县城)出来第一站是袁花镇(如今已是镇)解放初我们是属袁花乡管辖,后改为黄湾乡(镇)管辖直到如今。</h3> <h3>袁花(新袁村)是文学大师金庸(查良庸)先生的故乡,查家在当地很有名望,他家的石库门大院故居保存完好,近年又进行了修缮。</h3> <h3>闸口,是座落在塘河旁和40年代修建的沪杭公路旁的一个小集镇。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塘河由于水位高低不同,要在这里通过船闸进行调整,闸口也因此得名。</h3> <h3>从闸口沿塘河向西步行约三华里便可到我们原居住的村和李家木桥。 塘河岸边过去的小路如今已修成了水泥路并通了公交车。塘河岸边也进行了绿化修饰。 江南水乡的交通运输全靠塘河来完成,塘河与京杭大运河相通,形成了发达的水运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塘河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h3> <h3>这是回家最近的一条路,新修建的桥可以通行汽车。在原被拆除的大庙处设了路标。</h3> <h3>儿时的记忆,这里原是桑田和水稻田,如今已经全部改造成了旱地,现种植的是小麦。𠄘包种植的是四川宜宾人,他们举家住在被承包户的老屋里,辛勤地耕耘着这里的田地 。 很多四川人都在这里扎根落户了。</h3> <h3>在我记忆中的老屋都没有了,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翻造和新造的房屋。</h3> <h3>这座房是在原洋房的位置上翻造的房子,我看出了大门还是用的原洋房的门,并得到了确认。</h3> <h3>说起村里的洋房还有一段历史。 洋房是我们本家的秉章爷爷在日本留学行医回村后建造的,洋房建造的很气派在远近是出了名的。日本侵华时,日军把附近的村庄全部烧光,我们村由于秉章爷爷出面调解,才使洋房和全村的房子得已幸免。秉章爷爷是保家功臣,大家都很尊敬他。</h3> <h3>洋房是紧靠河塘修建的还有个小码头。与洋房并排的东面是本家的祠堂,儿时在祭拜时进去过。</h3> <h3>我背后是原老房石库门的正门处。</h3> <h3>这水塘的对面是老宅地基,也是我的出生地方,在我离开这里后的七、八年里我每年暑假都会回来,直到石库门大院的房屋全部被强行拆除后,也就很少再回来了。</h3> <h3>石库门大院老宅的房是沿河塘修建的,河塘边全部是竹林(现已全部挖光),在当地只有我们这个大院的大门是朝北开的,院落也是当时村内最大的石库门院子。</h3> <h3>水礅头,过去都是用石条铺的,如今都是水泥浇筑的了。洗菜,洗衣服都在这里完成。小时曾在这钓鱼钓虾,那时的钓钩是用缝衣针在煤油灯上加热烧红后握制而成的。</h3> <h3>李家木桥,是个小集镇,也是村子的行政中心。学校也设在这,我是在这里上的小学一年级。学校在去年已被拆除,如今一片空地。 现在这里仍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 从李家木桥直向南步行约三华里穿过40年代修建的沪杭公路后,便是钱塘江的魚鳞梯形海塘。海塘边修有镇海铁塔 镇海铁牛,这里是最佳观潮地段。</h3> <h3>现今的村委会大楼。</h3> <h3>在儿时的记忆中,毎年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海塘边摆满了各种吃的用的小摊位,一直摆到了尖山脚下,而山上的庙会更是热闹。 如今的尖山已建成了别墅区。</h3> <h3>海盐沈荡老街道,道前的塘河,儿时奶奶和母亲常带我去的亲戚家。</h3> <h3>练市老街上的房屋</h3> <h3>盐官镇,(海宁老城)。 在这里座落着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居(石库门院落 )。还是文学大师查良镛先生的金镛书院。</h3> <h3>王国维大师故居石库门院落。</h3> <h3>金庸大师故居的石库门院落。</h3> <h3>金庸书院。</h3> <h3>儿时记忆中使用过的</h3> <h3>灶头,做饭用的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