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如今出门,坐飞机已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让国人纠结的反倒是飞机的误点,似乎现在航班不误点倒成了意外。说实话,个人始终感觉距离1000公里以内如果有高铁,还是选择高铁出行比较靠谱。但毕竟这不是今天的主题,可能很多人认为坐飞机途中很无聊很难受,曾经我也有相同的感受。自从玩上摄影以后,坐飞机(除了夜晚的航班)就变得有意思起来。只要条件允许,我会选择靠窗的座位,然后在航行的途中透过悬窗拍一些景象。后来,玩上了红外摄影,由于红外穿透雾霾的能力以及其独特的成像效果,让飞行中的航拍变得更加有趣了。坐飞机对于我来说不再是无可事事的煎熬,而是乐在其中。</h3> <h3> 从重庆飞拉萨的航班上,飞机刚离开重庆市,用传统相机拍摄窗外的景象,灰蒙蒙的很不如人意。换了红外线680nm拍摄,后期作通道转换,感觉很梦幻。</h3> <h3> 以上两张照片是从大连飞往黑龙江伊春的航班上拍摄的。当时是正午,所以光线比较硬,但是对于红外摄影而言,正是大好时机。两张均为红外线590nm拍摄。第一张作了通道转换,下面的湖泊非常像一只巨大的蜥蜴。第二张未转换通道,感觉像是到了阿凡达的蓝色星球。</h3> <h3> 以上两片均系680nm拍摄,1p摄于上海飞汕头的航班,当时是傍晚逆光,未作通道转换。2p摄于返程的航班上,时值下午顺光,后期转换了通道。</h3> <h3> 以上三张均摄于重庆飞拉萨的航班上,680nm未转通道。后期稍作色彩对比度调整,感觉很异样,像是到了火星。</h3> <h3> 以上两片,1p为680nm原片,2p为转换通道后的效果。摄于重庆飞拉萨的航班上,从时间、航线以及山型来分析,图中的雪峰应为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h3> <h3> 以上两片摄于上海飞往天津的航班上。下午逆光,红外线590nm拍摄。1p中的江是长江,在建的桥是通锡大桥。2p中的河流就像一条丝带,很有特点。</h3> <h3> 以上2p摄于拉萨贡嘎机场上空,红外线680nm拍摄,后期转换通道。</h3> <h3> 上海飞往大连的航班上,陆地、海洋、天空泾渭分明,云朵像是洁白的棉花糖。红外线680nm拍摄,后期转换通道。</h3> <h3> 上海飞兰州的航班,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水库,形似一只巨大的蝙蝠。红外线680nm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