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研讨会

<h3>今天是五一休假回来上班的第一天,我来到了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这里是青岛市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研讨会。</h3> <h3>镜头:研讨会路上<br></h3><div>一路公交畅达,过了青岛大学,雨后的空气变得格外清新,深吸一口气,给肺部减压,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崂山区真是宝地,没有闹市的喧嚣,一切仿佛是一场简单而愉快的清肺之旅。</div> <h3>慨叹实验小学校门外的马路,干净整洁,可以媲美新加坡了,走在如此洁净的马路,心情更加亮丽起来。在这暮春的季节,微风轻吹,粉花飞舞,不经意间,树下已经铺了一层淡粉色的绒毯。(有照片为证)边走边拍,不觉开会时间已到,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会场。</h3> <h3>镜头:研讨会场</h3><div>崂山实验小学音乐厅,赶快找坐坐下,之后走到后排,一位友好的老师为我拍照留念,偌大的会议厅,背景是“青岛市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研讨会”,我同往常一样,微笑着伫立在过道边,顾不得众人的各色目光,被摄影者夸赞,很美~~喜自天降~~~</div> <h3>坐下,抬眼,望见久违的市教研员刘仍轩老师和崂山区数学教研员张云萍老师,慨叹,岁月,并没有在他们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与刘老师四目交视的刹那,刘老师真的如18年前的初见,那时的他还是刚从中学老师走到市教研员岗位,也还带着书卷气,而现在的他自带成熟稳重而散发着智慧。一晃,18年,弹指一挥,岁月留给我的又是什么?在他们眼里又是什么?满目疮痍还是从容淡定?无暇追问~~</h3> <h3>镜头:会议材料</h3><div>气定神闲的坐下,翻看材料,主办与承办单位居然是与教科研有关,让我意外。材料中日程安排,教学设计以及德育经验交流稿均详实地呈现在材料中,让我感到崂山区工作的扎实而用心。</div> <h3>镜头:两节课例<br></h3><div>刘老师简短的开场之后,便是两节观摩交流课。</div><div>先说说崂山实验臧伟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按照“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编排,重点放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过程和简单应用上。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利用学生测量存在误差的矛盾,引发讨论,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折拼和剪拼的操作活动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新课堂理念。臧老师语言平实自然,思路清楚,对学生评价及时准确,教学基本功扎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秀教师。</div><h3>个人意见,之前听过中学对内角和的一节教学,中学里历来是把三个角拼成平角的操作作为重难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用折拼的方法真的稍有难度。崂山实验的学生真的有很高的素质,他们在操作和语言组织上都训练有素,课堂上老师为孩子们的发现点赞,会场下,我同样为学生们的优质点赞。如果是普通学校的学生,可能除了测量的方法,也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去解决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他的方法只能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者教师的提示去开阔思路了吧。这就是学区之间的差距,教育的不均衡在城市里也依然存在,这是在基层学校五年里一直感受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工作室就可以解决的。</h3><h3>练习环节教师设计金字塔的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顶角求底角。如果只是为了做题,就没有必要刻意设计埃及金字塔,这里似乎没有将问题情境用够。与之同样意犹未尽的是关于欧洲简史环节的设计,总感觉没有透!</h3> <h3>下面说说南京路小学王燕老师执教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借助教材呈现的信息窗,以课前微课的形式引入调查表的设计,这一构想在会后得到了刘仍轩老师的肯定。而我个人认为学校用教材教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h3> <h3>还是说探究环节,不得不说市南区教研的功底之深。例如: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运用现场调查、生生调查、师生调查等多种形式,感受统计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比如,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通过对两张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引发把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的需求。动手合作、观察质疑,让学生经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制作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全过程,从而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挖掘数学的价值所在,渗透形式美的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创设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当商场经理,培养应用意识,渗透情感和理性精神。个人感觉驾驭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对老师是极大的考验,王燕老师也的确实属不易,难能可贵。<br></h3> <h3>教学是艺术,也是缺憾的艺术,意思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生本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这些“意外”也给教师一个挑战,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事先预设好了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h3> <h3>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所以,无所谓对还是错,记得前几天看过范曾的一段视频里,倡导回归自然的美学意识。是啊,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欣赏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如我欣赏书画一样,几棵树,几块石头,有境界,我也会有一点小的感动;当我修养更高时,感动也会更大。画家画出来的东西,好的画看了以后,令人心灵平静,愿意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然后,若有所思,心有所悟,又有所得,身心为之健康,走上更辉煌的人生,多美好的事。倾听课堂教学,不也如此吗?写至此,不想,我的自然情结已深。</h3> <h3>镜头:市教研员刘仍轩老师大会总结</h3><div>不得不说的是刘老师的总结,作为市级教研会,刘老师的专业引领还是凸显。会上推出两篇文章:2017年9月《小学数学教育》上,徐云鸿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例谈》;2018年2月《小学数学教师》中,徐云鸿老师的《数学品格——数学核心素养应有之义》。这样两篇具有导向性的文章,可惜我没有细读。</div> <h3>就两节观摩课,刘老师做了简要点评,一方面强调吸收借鉴以往研究经验,并进一步进行深化,另一方面,强调本次会议的德育主题。</h3><div>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学习学科德育纲要,撰写教学体会;把学科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德育案例的评选。</div> <h3>还记得四月初,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我喜欢的四月,回首,这个四月,有三个周是上六天工作日,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温熏的春光,桃花已成昨日记忆,五月,就这样悄然而至。今天,五月起始之时,初夏的美好时刻已经来临。岁月更替,四季轮回,莫道岁月晚,不蹉跎,不虚度,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再一次把生活的细节与场景以及生命的感悟、思考、记忆等诸如此类汇成的文字,收拾心情,在最好的时光里,写就岁月留给我的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