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后来的我们》

德哥

<h3>因为免票、也因为风声水起的炒作,今天下午我走进了久别二十年的电影院,静下心来观看因一首歌名而起、又由原唱刘若英主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h3><h3><br></h3><h3>说实话,之前对这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名人处女作我并不了解,只是感觉有些好奇。先听说票房收入几天过6亿、10亿,骤然感觉这是一部不平凡的大片;后又传闻“退票风波”,更觉得此片神秘,有一睹为快之冲动。</h3><h3><br></h3><h3>由于免票(有企业买单),容纳几百人的影院可谓座无虚席。时长2个小时的电影,尽管听到周围的女士们不时发出的窃窃笑声,但丝毫没影响我看得比较认真。大片吗,必须认真,这是一名观众对导演、对演员的起码尊重。</h3><h3><br></h3><h3>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学过文艺理论,但对电影评论一窍不通,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不能乱放炮。但对这样一部票房收入十几亿的大片,有必要谈一下观后的感受,权当回味咀嚼,加深印象吧!</h3> <h3>这是一个关于一对“北漂”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十年前,见清和小晓偶然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但命运似乎已经开了一个诡异的玩笑。曾经为了梦想走在一起的情侣,早已因为挫折分道扬镳。见清事业有成并且妻儿承欢,而小晓虽然仍然单身,光景也胜似从前。期间的欢喜悲哀,便是剧中之情,也是支撑2个小时片长的故事情节。</h3><h3><br></h3><h3>评论文学作品,不外乎题材取舍、结构布局、情节设计、人物刻画、主题意义、文字驾驭能力等几个方面,而评价一部电影,似乎还要涉及灯火、色彩、音效等艺术化处理等要素。在这里,我试图顺着作者或导演的思路,去捕促剧中的点点滴滴。</h3> <h3>先从题材来说,电影取材于十年前后北京打工者的现实生活。“北漂”,这是一个都市恢弘的时代背景与印记。剧中主人公不是建筑工人,更不是拾荒者,而是拥有大学毕业专业学科背景的一代梦想青年。这对青年的理想是什么,与他们相对应的社会状态是什么,他们从爱情与打拼中收获了什么,我始终搜寻不到。</h3><h3><br></h3><h3>而映入我眼帘的是,极下层人的“胶囊”公寓、地铁通道的摆摊、连调味料都没有的方便面、比拾荒者都要窘迫的追梦生活。而他们的理想与目标,也不过是能拥有一套住房和留在都市生活。</h3><h3><br></h3><h3>不知导演或作者有无真正的体验,真正的北漂、特别是中关村的北漂,生活状态不是这样的。2002年我曾去北京出差,期间接受一位老乡的请客。这位老乡原来在老家的一家小企业上班,中专毕业,三年前只身前往北京闯荡,开始跟着别人打工,后来自己租了个摊位,在中关村电子城卖电脑。由于干得还行,二年后就把妻儿接了过去,并且带出去几个兄弟跟他一起干。虽然没挣多少钱,但日子过得还不错,几个小兄弟混得也没那么惨。所以剧中的状况大概源于新闻杜撰,乃闭门造车所出。</h3> 再说剧情。无端的一见钟情、无目的的聚合离分、无厘头的浪漫戏谑,是这部电影的跌宕情节。作为六十年代的人,我实在不理解这种随性的恋情和放浪的个性展示。而更不理解的是,为爱而走在一起,却又因爱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因贫被迫分手却又因分手而收获理想。让人不禁要问:这是爱情吗?有了爱情就能有幸福吗?幸福到底是什么?反正我是无语。<div><br></div><div>在剧情的展示上,有一点可以说是导演的匠心独运,那就是屏幕色彩的变化,但我又不敢说这是艺术创新、剧情需要、还是一大亮点?电影从头至尾贯穿了现实与回忆的穿插互应,有错落而无悬念,有变幻但不新奇。故事中所有的回忆都是亮丽的彩色,而所有的现实都是灰暗的黑白。我想导演之所以这样处理,极有可能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爱有你的日子既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是幸福的、美好的、灿烂的,而无爱无你的日子再富裕、再舒适也是昏暗的、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悲伤的。这一寓义可以从男主人公所设计的一款动画片中两个小精灵的对话中明显看到,那就是“伊恩如果找不到凯莉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再也不会有色彩了”,意图显而易见,足以说明导演对爱的推崇。但令我遗憾的是,分手后七八年的时间里,伊恩并没有去找凯莉,而是另寻所爱、娶妻生子、过上了富足的绅士生活,而凯莉也已往事成烟。这是歌词中所唱的“一旦错过”吗?爱需要坚持吗?爱是灿烂的吗?悲惨的结局是爱的归宿吗?直教我神经错乱!</div> <h3>再顺便谈一点社会意义,或作品的导向性。文学作品具有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但绝不可脱离现实社会。好的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更会带给人们向往美好、激发潜力的正能量。纵观古今中外,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体现的社会价值皆是如此,与政治无关。</h3><h3><br></h3><h3>那么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受到了那些启迪呢?我看有两点:</h3><h3><br></h3><h3>一是不再相信奋斗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作为同时期“北漂”一族的缩影,作者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拼博创业的成功者而不见,任由二个年轻恋人绻缩在一个繁华大都市的阴暗角落里,几近疯狂地挣扎,毫无前途可言,并决绝于热恋。即使后来一夜之间“换了人间”,也无幸福可言,请问他们是“北漂”还是“白漂”?吃苦为什么??奋斗有何用???</h3><h3><br></h3><h3>二是不再相信真正的爱情。剧中主人公的爱恋真挚而又狂热、浪漫而又奔放,相信这也是作者心中对爱情的诠释。但爱情不当吃喝,爱情换不来房子,爱情阻碍了成功。当失去爱以后,他们才拥有了一切,只是没有了对方。试问爱有用吗?他们“我来了”式的爱是真爱吗??真爱了以后岂不是世界末日吗???</h3> <h3>当然,分析这些、疑问这些也并非代表这部电影一无事处。导演的细腻、演员的投入、抒情叙事般的描述、用心策划的情节转换与场景,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恰到好处的画外音、精致的对白,尤如一碗碗清亮醇香的鸡汤,让观众喝的十分舒坦。</h3><h3><br></h3><h3>所以,纵观此片,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应该是一部小清新式的、伤感类的、带着呻吟之声的长体抒情散文,它不一定适宜所有人看,但一定适合炒作,因为它有它生存的土壤。</h3><h3><br></h3><h3>最后想说的是,真正的好片、大片,观众会用口碑给出最好的回答,也一定能经得起岁月的冲涮。否则,不管什么被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东西,一旦错过,也真的没什么……。</h3><h3><br></h3><h3><br></h3><h3>作者:德哥,原名王德乾,山东泰安肥城人。文学爱好者,1982年毕业于泰安师专(今泰山学院)中文系,多年从事机关文秘行政工作。</h3><h3><br></h3><h3><br></h3><h3>(本文照片来自本人观影时现场手机随拍,由于角度问题可能不够精致,在此致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