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 <u>《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至四项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实体围挡、出入口未进行硬化、对出场车辆未进行冲洗、对裸露场地未采取覆盖等防尘降尘措施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br></u></font></h1><h1><font color="#ff8a00"><u>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将建筑垃圾交给未经核准的单位处置或者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u></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r></font></h1><h1><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39b54a"> 今年以来,于都县城管局等部门共查处违规施工工地15家,累计行政处罚罚款18.95万元;查处违规运输余土工程车14辆,累计行政处罚罚款8.2万元。使城区扬尘防治工作有了明显的改观和进步。</font></h1><h1> </h1><div><br></div> <h1><i><font color="#167efb"> 2018年,于都县在巩固2017年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施工及道路扬尘专项治理成效基础上,持续开展专项治理。严格落实省、市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借助3月1日起《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施行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ont></i></h1> <h1><font color="#b04fbb"> 一是抓好工地督查巡查和整改。按照“施工文明化、工地围挡化、进出道路硬化、物料篷盖化、场地洒水降尘化、出入车辆清洗化、工程竣工场地净化”要求,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建筑施工扬尘。加大对各类施工工地的巡查督查力度,一经发现冲洗平台闲置、场内道路积尘较多、土方覆盖不全、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未达到要求的工地,责令其当即停工整改。</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二是抓好建筑工地扬尘防控。加强工地监管,落实防尘措施,督促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房屋拆除、道路建设等相关管理部门、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和县政府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规范,实行围挡作业,不间断喷水压尘,及时清运废弃渣土。同时,对主要干道的工地围挡进行了以文化墙的形式提档升级,既加强了对工地围挡的管理,又美化了城市形象。</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i> 三是抓好余土运输抛洒滴漏治理。严格实施余土车辆运输许可制度,杜绝无证运输,严禁非密闭化车辆进入余土运输市场;在所有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装置,禁止进出车辆带泥上路;组织城管、交管、交通、公路、水利、工信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查处打击余土、散装建筑材料运输中的无证驾驶、故意遮挡和污损号牌、闯红灯、闯禁行、超速行驶、超载、洒漏、乱倒等违法违规行为。</i></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四是抓好道路保洁扬尘控制。强化城区道路破损路面治理,对破损路面及时进行维护和大修,改造或进行罩面处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扬尘产生。高度重视道路管网建设、改造工程扬尘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好各项扬尘管控措施。广泛推行道路清扫保洁错时作业,依据季节、天气情况及时调整保洁工作时间;多功能抑尘车、洒水车定时对城市主次干道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在大风、干燥天气增加洒水的频次,确保路面清洁和空气清新。</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五是抓好《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逐个到城区各工地施工单位、渣土运输企业及司机进行发放解读相关条文。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从严执行“上限处罚、停工整治、按日督查、达标复工”的管理措施,持续开展综合防治和长效管理,始终保持扬尘防控的高压态势。</font></h1> <h1><i><b>尽管城区扬尘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下步,于都县城管局将建立施工、道路、余土运输扬尘区域联防、部门联控的长效机制,严管重罚,防治并举,全面遏制扬尘污染防控不力和反复回潮现象。</b></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