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普诺是位于秘鲁东南部的一座城市,座落于的的喀喀湖岸边,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承载航运的湖泊,海拔 3,860 米。<h3><br></h3><h3>普诺也是普诺大区和普诺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它于1668 年由总督佩德罗·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德·卡斯特罗所建,以作为Paucarcolla省的首府,原名圣胡安包蒂斯塔普诺。</h3></h3> <h3>玻利维亚和秘鲁是以拱门的标志为国界,从教堂的这一侧的玻利维亚跨过拱门就进入秘鲁了,两国之间只有加盖出入境章而设的海关,穿越两国的边界就如同从自家厨房走到饭厅一样随意,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已经完成盖章这道手续了。<h3><br><h3><h3>拱门地面上我们终于发现了这块镶嵌在地面上斑驳的铜牌,这是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国界识标,但也是一块连起码的尊严也没有的识标。</h3></h3></h3></h3> <h3>进入秘鲁国境之后,我们途径这个连名字也记不起来的小镇,眼前这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不难现象这个小镇历史上曾经的辉煌。</h3> <h3>秘鲁曾经孕育了美洲最早人类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自从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方面都进行了大洗牌,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天主教堂,就是西班牙人在印加神庙的基础上推倒重建的建筑。</h3> <h3>秘鲁属于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为中等水平,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尽管如此,整体经济还是明显优于玻利维亚。<h3><br><h3><h3>秘鲁妇女的传统服饰和玻利维亚相比较,虽然有些神似,但明显要简约很多。我猜想这些传统民族风的服饰之所以历久不衰,很大程度上与高原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小圆帽可以是用来阻档烈日当空的紫外线,而厚重的衣服与披肩则是抵御早晚时段的低温。 </h3></h3></h3></h3> <h3>普诺城里有多座典型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的教堂建筑,这些教堂的兴起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时期,他们被建来用于服务西班牙人和向原住民传教,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宗教庆典。</h3> <h3>我们到普诺的期间,恰逢当地几个大教堂同时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身穿节日盛装的教徒们沿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的场景让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是遇上了狂欢节。</h3> <h3>贯穿秘鲁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现五百年前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使土著居民聚居在一起,紧跟其后的非洲黑人、亚洲人及欧洲人的不断涌入,使秘鲁不仅是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汇集之地,同时成为了民族大融合的代表。</h3> <h3>秘鲁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许许多多的节日和宗教仪式体现了天主教的狂热和古老的前西班牙文化的神秘,也反映了秘鲁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多样性。</h3>